对称三角形是投资者暂时摸不清楚价格未来的走向,多空双方看法出现严重分歧,多方有看多的理由,空方有看空的理由,因此价格下跌,多方人士逢低买入,而价格上涨, 空方人士借机离场,虽然一底比一底高,但没有出现多方预期的效果,使多方信心产生动摇,买方力量逐步减弱,相对应的价格一顶比一顶低,但并没有向空方预期的那样,产生大幅下跌。因此使空方对自己原来的判断产生怀疑,致使做空不坚决,因此空方力量同样逐步减弱,这样就出现了多空双方都无法迅速战胜对方,但价位区域却在逐步缩小,价格去向含糊不定,究竟未来是升是跌,暂时没有明确的信号,这便是对称三角形的主要特色。当价格运行到对称三角形的尾端或接近顶点时,多空双方处于一种暂时的平衡状态,双方都无力打破僵局。这时,如有一种力量加入到多方或者空方,天平将马上会产生倾斜,经常是一种外力,如明显的利多,利空消息引发三角形向上或向下突破,突破方向产生后,宣告对称三角形态结束。
对称三角形是一种未明朗的形态,发展到一定阶段,将可以产生向上突破或向下突破。
向上突破:通常发生在价格产生了一段升幅,由于涨幅已大,短线获利盘开始获利了结,形成了对价格的打压,但看多者逢低继续买入,便形成了相互拉锯的三角形整理状态,价格运行一段时期后,将在一个较窄的区域内暂时达到平衡,多空双方势均力敌,这时如果出现一种力量(常是一种外力),加入到多方之中,均衡即被打破,产生向上突破,并指示了向上攻击的方向,一波升势又将展开,
向下突破:通常是在价格产生了较大的跌幅,因跌幅较大,投资者惜售,短线买家进入价格形成三解形整理形态,多空力量暂时平衡,但这只是下跌途中的中转站,一旦新的利空因素产生,稍有卖压,平衡即被打破,产生向下突破,另一轮跌势又将开始。
判断对称三角形是否有效突破,要注意三点:
(1)价位产生明显的改变,有明确的突破方向。
(2)向上突破时,必须有较大成交量的支持,成交量增加幅度越大,突破的可信性就越高,向下突破时,可以有较大成交量增量,也可以没有成交量增量,没有成交量增量突破可以成立,如有大成交量的配合,向下突破就更为有力。
(3)突破后3日内,价格没有重新走回对称三角形之内,这样可以确认价格已走出对称三角形,形成了向上或是向下的突破。
有假突破时,应随时重划界限形成新的三角形。
对称三角形形态内的第一个高点和低点延伸至三角形顶端的这条直线叫颈线力距, 一个对称三角形其突破信号通常产生于颈线力距的1/2或3/4处,在这种距离产生的突破,一般较有力度,理论上如果价格超过3/4长度位置后,仍未产生有效突破,价格会缓慢运行至对称三角形顶端,多空力量相互抵消,价格继续横向运动,但在实践中,也经常出现价格直至运行到三角形顶端时,才产生向上或向下的突破。
对称三角形产生突破后,经常会有一种反抽现象,向上突破产生反抽是一个较好的逢低买入点,而向下突破,投资者应坚决离场,不要死等反抽点的出现,因为一旦下跌趋势产生,经常这种反抽根本不出现。
对称三角形突破后,向上和向下的空间是可以度量的。理论上,对称三角形突破后,其向上的最小涨幅和向下最小跌幅是对称三角的宽,也就是对称三角形形态内,第一个顶点与第一个低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对称三角形的价格变动愈接近其顶点而未能突破界线时,其力量愈小,若太接近顶点的突破即失效。通常在距三角形底边一半或四分之三处突破时会产生最准确的移动。
在对称三角形形态内的投资策略: 虽然对称三角形大部分是属于整理型态,不过亦有可能在升市的顶部或跌市的底部中出现。根据统计,对称三角形中大约四分之三属整理型态,而余下的四分之一则属转势型态,所以应遵循等待,观望,休息的策略,直至产生突破方向时,才进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