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悦读】郑板桥有什么可学的?

 来来永胜 2018-12-22

唐绍喜


郑板桥塑像


郑板桥为清朝“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画、书、诗皆佳,世称“三绝”。其绘画取材专一,独爱竹、兰、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书法用隶体掺入行楷,独创“板桥体”,影响者甚众;他的题画诗也非同凡响,创造了“画因诗显、诗因画名”的独特意境。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郑板桥也提出了许多理论观点,由于“艺术同源”,值得不同创作领域的人去深悟力行。



郑板桥  竹


十分学七要抛三,各有灵苗各自探

郑板桥的艺术成就,得益于他能博采众长、推陈出新。他在一幅题画诗中写道:石涛和尚客吾扬州数十年,见其兰幅极多亦极妙,学一半,撇一半,未尝全学;非不欲全,实不能全,亦不必全也。诗曰“十分学七要抛三,各有灵苗各自探……”充分体现了他师法前人的态度,即创作要有独立意识,不可完全拘泥于前人而不创新。要不断触发自己的“灵苗”,寻找新路。



郑板桥  兰草


以少少许胜多多许

郑板桥的画讲求简淡为高、耐人寻味。这种“以少见多,以简见繁,以部分见全体,以个别见一般”的创作风格,是郑板桥一生都在探索和实践着的“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美学思想,他在《竹轴》中题曰:“始画竹,能少而不能多,既而能多矣,又不能少,此层功力,最为难也。近六十外,始知减枝减叶之法。”他通过大半辈子的探索实践,才达到“笔简意繁”的境界,可谓真知灼见。我们做文章也应朝着“以少少许胜多多许”努力。在“神”与“形”“意”与“言”之间,应力求形神兼备、言简意足。



郑板桥  竹


必极工而后能写意

郑板桥在《题竹》中说:“殊不知写意二字误多少事。欺人欺自己,再不求进,皆坐此病,必极工而后能写意,非不工而遂能写意也。”意思是说,写意必须建立在扎实的笔墨、造型等基本功之上,绝不可绕过极工这个环节去追求写意,那将无异于自欺欺人。可以说,郑板桥所批判的问题,是艺术创造的一种流弊。它警示人们,学习任何创作都得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定力和韧劲,坚持以先“极工”而求后“写意”。基本功扎实了,作品形式或真或幻,都可见到意趣。



郑板桥   墨竹  兰草


意在笔先,趣在法外

创作是心灵的再现,是精神世界的物化。郑板桥在《板桥题画》中谈到:“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定则也;趣在法外,化机也。”对创作的“思”与“行”进行了精辟的阐述。我理解这一“三竹之论”,意指创作要有感而发,谋定而后动,但又要笔随神变,以“此刻的我来完善提升“此前的我”。我们在创作之前,应该做到胸有成竹,而不是“先开腔,后找调”。




郑板桥   丛竹


画到生时是熟时

郑板桥绘画可谓呕心沥血,有记载说他早晨看竹、黄昏看竹、月夜看竹、雨中也看竹、风中还听竹,做到了“胸有成竹十万竿”。对此,他在题画诗中也写道:“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按常理,应是越画越熟才对,但郑板桥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不能熟而生俗,进而实现了创作水平“生-熟-生-熟”的不断突破和螺旋式上升。艺术是无止境的。我们要从郑板桥的身上中汲取力量,保持创作的生疏感。


细细品读,郑板桥还有“读书求精不求多”“师其意不在迹象间”“画以慰天下之劳人”“一枝一叶总关情”等为学、为人方面的观点,深为后世褒扬,可谓德艺双馨的大家。


郑板桥   柱石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