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扎”沪剧沃土 沪剧节基层演出活动全面开花

 cxag 2018-12-22

第四届上海(浦东)沪剧艺术节

“沪剧达人秀”

40年春风化雨,40年春华秋实。在举国上下共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第四届上海(浦东)沪剧艺术节正在如火如荼的举行。本届沪剧艺术节以“深扎基层,服务百姓”为宗旨,根据上海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发展战略部署,为充分发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具有时代特点、民众喜爱的沪剧艺术,充分展示上海城市精神,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由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和上海沪剧院共同举办的首届“沪剧达人秀”活动昨天在沪剧“东乡调”的发源地浦东川沙举行,经过网络报名,最终选定20位选手到现场参加比赛。沪剧名家沈惠中、徐伯涛、王珊妹、王明达,以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文广党委书记、川沙文化馆馆长、川沙沪剧团团长 闵久福担任此次活动的评委。

活动现场


达人秀的赛场上除了资深的老戏迷,还有不少小朋友的身影。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4岁。他们大多都是受家庭的熏陶学习沪剧,然后慢慢喜欢上了沪剧。有一位小选手的家长表示:“我们希望孩子能通过这样的比赛增长自己的胆量,而且可以学习到其他选手唱腔和表演上的优点,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除了小朋友,还有不少年轻人加入其中。今年34岁的陈益演唱了《芦荡火种·伤员颂》,高亢清亮的嗓音让台下的观众拍手叫好。最终凭借精彩的演唱也荣获了“十佳达人”称号。

比赛最后,由徐伯涛老师上台为选手们进行点评。经过评委的打分,最终选出10位选手荣获了“十佳沪剧达人”称号,并授予奖状和证书。

首届沪剧达人秀“十佳沪剧达人”


黄爱忠《上海的声音—沪剧》讲座

昨天下午,国家二级演员、长宁沪剧团副团长黄爱忠在北蔡鹏飞校区举办了一场以《上海的声音——沪剧》的主题讲座,近百位师生一同倾听沪剧的魅力。

黄爱忠曾在《谁是母亲》《文红老师》《陶行知》《红与白》《梦园曲》《上海屋檐下》《深秋的泪痕》《小巷总理》《恩怨情未了》《两代恩怨》《豪门恩怨》《青山吟》等大戏中担任主演。他嗓音洪亮,音域宽广,以表现沪剧名家袁滨忠的“袁派”唱腔见长,演唱字正腔圆、潇洒飘逸、刚柔相济,令观众过目不忘。



     沪剧讲座是沪剧节的保留活动,从第一届沪剧艺术节开始,每年都会在沪剧节期间举办一到两场的专题讲座,增强老百姓对沪剧的认知。讲座现场,黄爱忠老师从沪剧的起源讲起,就沪剧的发展和流派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在座的师生们对沪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与了解。

送戏下乡 各村居全面开花

 一直以来,沪剧节紧紧围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重点,以“公益”为主题,走进基层,服务百姓,通过“采、创、送、种”多种形式,激活 “上海的声音”的时代内涵,展现传统文化“真精神”和当代戏曲艺术“新风貌”。在往届的基础上,今年沪剧节的慰问演出形式多样,包括了7场折子戏、8场大戏和2场混合折子戏演出。其中大部分都是这两年来各院团创排的新剧目,题材既贴近百姓生活,也紧扣时代脉搏。沪剧节刚开幕,各家剧团就马不停蹄将演出送到老百姓家门口,将“上海的声音”带到百姓心头。虽然天气寒冷,演出设施不完善,演出场地有限,但每到一处老百姓都是热情高涨。各家院团的领军人物和主要演员都主动加入到巡演,大家精心准备,在舞台上一丝不苟,正因为他们心里装着老百姓,对这样能与老百姓面对面的机会大家也格外珍惜。

昨天,上海沪剧院、上海文慧沪剧团,以及各院团的优秀沪剧演员们分别来到了浦东新区泥城镇、曹路镇和川沙镇,为老百姓送戏到家门口。

上海沪剧院 折子戏慰问演出
走进泥城镇彭庙村家门口服务中心
上海文慧沪剧团《四月歌声》
走进金海文化中心剧场
演出现场


“东乡雅韵”混合折子戏演出
走进川沙新镇戏曲艺术展示中心


沪剧节精彩不断,明日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