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间醉美知茶香

 昵称52216650 2018-12-24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在古人的八大雅事:“琴棋书画诗酒花茶”中,茶作为雅事之一,在历代国民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位。茶之美好,被文人墨客作诗唱诵,有关茶的诗歌古往今来不胜枚举。中国自古也是礼仪之邦,以茶为礼,也反映了茶之于国人的重要性。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有着的全面系统的茶学知识体系和博大精深的茶之律则。《陆羽茶经》作为世界上的第一部茶叶专著,中国茶道的奠基之作,茶学的百科全书,一千多年来,一直为国人品读茶之经典。

作者陆羽,是唐代著名的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

由于原著是文言文,历代点校、注译和解读的人很多。但是,或因专业知识匮乏或对传统文化认识不够深刻,或个体对原著体悟有限,难免总有不尽人意之处。

《陆羽茶经·经典本》是所有译制读物中,最上乘之作。书中对古文进行复原呈现和句读,配以历代茶画茶具还原图,使读者便于诵读,简明易懂。译者王建荣先生,大学专业学茶,研茶三十余年,师从刘祖生、童启庆、杨贤强等德高望重的著名茶学家,学识丰厚,态度严谨,为各界爱茶人士打开茶学的奥妙之门。

全书共分为三卷,为“上、中、下”,按照原书所记载的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饮、茶之事、茶之出、茶之略以及茶之图这十节进行解读。

全书语言通俗易懂,史料详实。在开篇《茶之源》中,原著从“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至“茎如丁香,根如胡桃”,用四句话介绍茶树茶叶概况,王建荣先生逐字逐词逐句注解来源,引申相关历史典籍典故,以助读者加深理解。一路看下去,每一篇都是如此。

配图精美细致,有现代茶叶茶花和器物实拍的彩色摄影,有古代名家的品茶图拓印,还有茶器,煮茶情景白描手绘图。

古人饮茶,非常讲究,在《茶之煮》中,陆羽提出要用炭用水,炭要火力稳定,不能有异味;水要清、轻、甘、活、冽。煮茶其实分为煮水和煮茶两道工序。先把水煮至第一沸,再加盐后煮至第二沸,最后加入茶煮第三沸。这其中选炭、控火,选水无一不需要讲究。唐代是煮茶法,宋代点茶法,明代撮泡法,如今是冲泡法。

茶的重要性在《茶之饮》被陆羽再次强调,茶的提神作用,不仅是生理上的,更关乎精神。喝茶从最初的药用、食用、饮用逐步升华到精神层面的享受。

我个人感觉《茶之事》是最有趣的一节。茶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故事,其中“以茶代酒、以茶待客,以茶养廉”等。陆羽记载了与茶有关从上古到唐代44人,48个小故事,从中能看出茶的变迁。神农时期确认茶叶药用价值,西周巴蜀一带将茶作为贡品,秦以后茶业中心东移,西汉茶叶作为商品买卖,三国两晋茶叶种植进一步东移,扩散至江南,浙西。到了唐朝,饮茶已是生活常事越来越多书画中出现饮茶描述。从茶的传奇小故事中,作者引申出茶与儒释道的关系颇深。故事里的茶,可以除病,也可以让人长寿。

茶于个人,这是一种美好的意象;茶于国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继承。

陆羽的《茶经》在中国茶文化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让我们都能跟随王建荣先生的笔触,知茶味,品茶香,领略“茶之醉美”。

陆羽茶经:人间醉美知茶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