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如何理解核心素养?一点最不可忽视

 芳草屋845 2018-12-24
教育|如何理解核心素养?一点最不可忽视

“核心素养”从2016年开始就是风靡中国教育界的概念,如今不仅学术理论上有千千万万的研究,也频频见诸中小学的教学研讨中。那么“核心素养”到底指什么?最终指向什么?对这个问题的了解,或许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更好地理解新课标的理念要求。

关于核心素养,我们首先应该知道,它不是中国专家的发明,不是美国专家的发明,也不是俄罗斯专家的发明,总之,“核心素养”并不是某一个国家的发明,而是由一个国际性的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率先提出。它要解决的问题是: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融入未来的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从这一点大家不难知道,中国“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全球化背景紧密相关。

具有国际背景的“核心素养”,英文叫Key Competencies,或Core Competencies。“Key”在英语中有“关键的”“必不可少的”等含义,“Competencies”可以直译为“胜任力”或者“能力”,结合它蕴涵的意思,国内一般译作“核心素养”。

有一种常见的误会把核心素养等同于核心能力。而实际上,核心素养的内涵要丰富得多。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也就是说,核心素养除了包含核心能力外,还包含另外的核心东西。

另外的东西,主要就是指核心知识和必备品格(基本态度)。那么,是不是我们分别把这三点掌握了就行呢?答案是否定的。核心素养特别强调的,是它的整体性(综合性)。

教育|如何理解核心素养?一点最不可忽视

知识、技能与态度不能兵分三路前进,而是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这种整体状态追求的是“1+1+1≥3”的教育效果。过去课程教学中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分道而行的问题没有解决好,现在提出“核心素养”,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这种分裂状态。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能让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知识,还要考虑到这种知识对培养核心能力的作用,而无论知识还是能力的获得,都离不开学习主体——学生的参与,而学生的参与,又离不开学生主观态度的参与。

在基础教育阶段,国家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确立了六大学生核心素养(见下图):

教育|如何理解核心素养?一点最不可忽视

有的老师一看需要培养这么多“核心素养”,就惊呼难以落地,觉得概念太多,没法一个个培养。确实,单看这些素养,好像我们不是在培养“核心素养”,而是在培养“全面素养”。但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培养的主体——学生身上时,问题就简单多了。比如,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时,人文积淀与理性思维看似关系不大,其实二者关联极大。没有人文积淀作为基础,理性思维就可能成为一堆干巴巴的逻辑,最后自然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也会影响学生的思维兴趣);同样,没有理性思维的导航助推,人文底蕴就极可能失去基本的伦理判断,好的坏的东西都让学生照单全收,后果可想而知。

再如,理性思维与珍爱生命,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也有内在关联。珍爱自己的生命是动物的本性,而让学生学会理性思维,学生就会更懂得珍爱自己,同时也可以帮助TA明白他人生命的重要,甚至帮助他明白一切生物的可贵性;反过来,有了珍爱生命这一主宰,理性思维的价值意义才更加鲜明,倘若学生一心只想着用理性思维为自己的前途盘算,哪里还会顾及生活中必要的人道心肠?……

素养与素养之间相辅相成、相融相生的例子很多,这里随意举例,是希望有助于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走出词语概念的迷宫,抓住教育中最核心的东西。这也正是核心素养的精髓所在。

教育|如何理解核心素养?一点最不可忽视

目前对于“核心素养”的认识,还没有一个一致公认的概念,但有一点却是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教育机构团体的共识,那就是核心素养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始终立足于学生成长的需要。

古人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具体到教育的核心素养时代,教师教有不得,就要反求诸学生了。这是教师理解核心素养,最不可忽视、最该重视的一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