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熊厚音:《阴符经》第三讲第三节食其时,百骸理。

 秦之过也 2018-12-25

《阴符经》第三讲第三节 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

 

作者:熊厚音

 

  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
  1、内、外无争是“时”之准则,表、里无为是“机”之准则。
  人知天道之生杀,晓窃盗之利弊,当知之修炼且不失其时,所以说要“动善时”,也就是说识时务者为俊杰。
  天欲夺人之好,必先与之。天如果想要夺取人的欲望和爱好使其归于天性,必然先要满足人的欲望和奢求,所以说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物资生活的日益高标准。思想理念的不断更新,新文化现象的日益推出,都证明社会太极的旋转向阳阴两极运动日趋集中。久分必合,这种分离不会长久下去,合则是非常痛苦的历程。
  所以在大的方面,识时务者肯定会积极地进入觉悟并日益增加对大道的修持。
  在小的方面,识时务者一定能够法于阴阳,无心而治,动善其时,百骸应百日,调理应天理。
  大的方面是越早越好,从眼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
  从小的方面是越清静无为越好,上善若水,心善包容,行善不争。
  如此,则动能合天机,静能立造化,如果针对人身这个大国来说,全民的自化自生,则能安其形而统一天下,使全身的细胞都能得到统一的修炼。其机在目,目能藏神,所以练功的机关在于见形与见神,此一阳一阴的共睹,是生化的源泉,因此说天机不可泄,神器不可用。

  2、知天道、万物与人之生杀盗予的关系,就要掌握好时机修炼。
  人的骨头啊,过去说人有三百六十五根骨头。听众说:人有206块骨头,360个窍位。熊老师说:我都搞错了,大大小小加起来206根骨头。那说明百骸理啊,是这个骨头啊,它能够自动的就进行调理。动其机,万化安。动其机啦这个机肯定讲的我所说的那个机啦。是你这个动其机,是你要学会,学会知常曰明,心明就知机了。
  知机呢是你能够调整你的内外的这种协调。这种内外的协调实际上是一个度的问题,这个度呢实际上就叫什么?就叫时。是你要知其时,你知道什么时候该动,什么时候不该动,这个该动和不该动是由什么地方发出来的呢?这个度靠什么地方发出来的呢?这个东西就靠先天的感觉中发出来的。它不是你后天想出来了,你不是想当然的去运动,而是怎么?而是靠感觉去运动。这个我想动的时候,噢,我就随着这个感觉去动了。
  这个时候就叫“食其时,百骸理”。你这个时候,你这个骨结啊,经络啊,你这个生命的精神状态呀你就自动的就得到一种调理。这个调理实际上是靠先天去调理,而不是靠后天去调理。那么动其机啊,动其机呢是你这个机啊是靠你这个觉了以后所得到的,而不是你觉之前得到的。是你这个要知道常态在什么样的状态下,你才是消耗最小的。
  是你不要用心,消耗就最小;你一用心的时候呢,消耗就逐渐逐渐增大,你一用心用得越多呢,消耗就越大。所以说我曾经跟大家举个例子吧,是动脑筋的人,搞脑力劳动的人他老是长不好,老是没有搞体力的人那样长得壮实,我昨天还看了一封那个网络上的朋友们写来的信。他就提到这个问题,他说:熊老师,我这个练功啊最近很想练功,练功了以后呢练得一肚子的气。这个气很足了,但是还发现一个情况,发现呀身体越来越壮实。这个是什么道理啊?他就问我什么道理,我就说:你这个气啊你没有用到神上面,你用到神上面,多少气它都要跟你消化掉。我说你不要担心把这个气呀送到神上去以后没有发挥作用。
  神足了以后,你的精肯定弱不了。当然这个道理是不是啊,跟大家讲起来容易,但是你要它操作起来非常困难。他练的什么方法呢?他练的是天人合一金光法中的第三层“无上交融”,他练了以后就觉得这个气感非常强,而且怎么?而且胸脯的气啊老觉得很充盈,人家年轻人打他呢,他都觉得没有感觉。没有感觉呢,而且身体越来越壮实。所以说他也吃得特别多了。他就问这是什么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就说你气练得多了,然后呢你气没有化神,对不对?你的气呀没有化神?练气化神嘛。
  这个气是什么东西呢?这个气实际上是我们先天所传递的一种物质。我们修炼,练的是什么呢?练的是先天的一种信号和能量,当信号和能量一起在运动的时候,信号就叫觉,气是能量,气是能量。能量在传递的时候,身体再怎么你都不会感到疲劳的。当然这个练,实际上你要靠内在和外在的一同步,但是这个外在和内在的东西同步靠什么东西同步呢?噢,靠五神,是五贼噢。
  这个天地间的精华如果说你不均衡的话,你不均衡的话,你靠目去盗,结果你的精气就丧失了。是不是啊!这样你就,说通俗一点,是你挖东墙,补西墙,你结果挖去挖来,结果没有什么好处。那么怎么办呢?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要怎么?这个时候就要建立一个怎么啊?虚的体系。这是我设计功法啦,以及根据师父的意思啊,或者师父传递的一些功法啦,然后加以修改以后所采取的一些方法,是这些功法为什么会出现,它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是因为这个东西按这个原理来设计的:要建立虚性的体系。这句话说起来是比较容易说,但是做起来呢它非常困难!它非常困难!比方说就像我们说话一样,我们说话要靠气息去运动,这个运动呢,当然你的形体啊,你的思维啊,你的眼神啊,以及你的耳朵啊,五官吧!总的说来五官、肢体啊,再是气息的运动啊,你都要参与,但是这个参与的过程你怎样和虚性的体系联系啊,这个东西它就非常微妙了。
  它只能够怎么?只能够提出一个方向性的概念来。方向性的,这个方向性是什么?大家认为这个方向性东西的核心到底是什么东西啊?是不敢说?是不用心!不用心但是你这个说话你是怎么说的呢?说话是怎么说的呢?说话实际上是先天之气在说,当然这一点大家现在理解还比较困难,是你理解这个先天之气它怎么说话呢?它是你不用心的时候,你这个心停止了,就像打坐一样,比方平常我不大喜欢打坐噢,但是我这个气运不运动呢,我就知道,噢,我不打坐的时候,我的呼吸还在运动。我打坐的时候,只不过是把这个呼吸啊调整到我自己的运动的这个控制的范围之内而已。这个就叫用心,那么你这个用心啊,你既然用心能够练气,不用心是不是也能炼气呢?噢!它也能炼气,那也能炼气,它炼得是什么东西呢?这个时候呢它炼的是先天之气了。
  所以说当你不用心的时候,只要你在说话,只要你在说,你的先天之气你就在动。这一动呢它就怎么?它就和刚才所说的五神,五神这个事物呢就联系在一块了。这个联系在一块了,有两个事物它本身就已经确定了的(那是你的祖辈,一个祖它就分成父母两个⑴⑵);然后呢再有你的志向⑶作基础,还剩下两个,一个是元神⑷噢,它在运用先天之气,它在运用先天之气,元神一用了先天之气以后,你看它在动,然后还剩下一个什么东西呢?还剩下一个什么东西?这个理论概念呢是脾脏中的意⑸!这个时候你就别动,你就别动,这个就叫不(用心)。这样大家就明白了,原来你是这样用功啊!这是不用心的这种妙处。你不用心,然后你的五神它就自动的运转。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先天你只要抱着一份孝心,你说:祖先啊,我干的这个事是有意义的,你要支持我啊!你看他(她)帮不帮你。他(她)时刻都帮你,为什么呢?因为你是他(她)遗传出来的,你的身体中父系遗传密码和母系遗传密码不知道要延续多少代!我如果要是翻一下我的家谱的话,我一直可以联系到哪个地方呢?联系到黄帝那个地方去。大家可能不知道黄帝姓什么?听众答:姓熊。
  熊老师说:他不是姓熊,他是以熊为图腾的酋长。熊的图腾,说通俗一点,是他最原始的姓是熊,他是最崇尚熊的,所以说他是以熊为图腾的酋长。这个酋长我想大家都很熟悉了,他当时本身是一个酋长嘛,他既然是领导,你说他不姓熊姓什么?只不过跟他取了一个名,黄帝是他的名,而不是他的姓。因为那个时候(上古时代)人们一般没有姓的。没有姓是崇尚于怎么?崇尚于图腾的。就像我们人有很多姓一样,包括姓木的,姓金的,都有,这都是以自然之间的生物啊、或状态啊为姓的。你说我扯得那么远,想的那么远,你说我的祖先们跟我联不联系得上去啊?肯定是能够联系得上去的。

  3、动不失时则固性命之本,静能见形神则仰观其机变,阴阳相胜时则自动化生成。
  只要我心念所在,我这个五神就能够借天地之间的任何一种气,去完成我们的那种事业。你这个志向噢,它的确是基础的基础,它也的确是在最底下,我们的肾脏噢是在我们五个脏器中是最低的。最低的呢实际上它是基础。当有了这个基础以后,你其它的所有东西只要你这个意不动,你所有的自然之气它就自动循环了。自动循环都是在这个之前都已经定好了的。它自动就循环,自动就循环。
  这是怎么?这是实际上《阴符经》告诉我们的一种基本道理,动其机,万化安。当然它所说的这个动噢,我们还没有解释,因为它是动啊,我告诉大家的是不用,不用跟动是什么关系呢?不用跟动就像我现在的思维一样,我说我到底在想什么东西呢?我没想!为什么没想呢?因为我没有用心。所以我这个想法意志反映不到我的大脑中来,我还来不及去翻译它,哟,然后这个话就已经出去了。这个就叫什么?这个就叫不用心。你不用心不象怎么?不象现在人讲课噢,现在人讲课一般都是怎么?都是要备课备得非常清楚,然后呢,把所有东西,一般大部分、最起码三分之一的东西他要备下来,然后呢再去讲,然后呢他还要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去讲。他生怕超越了一点,他超越了一点以后他就要犯错误,象我呢,就不顾及这个犯不犯错误的问题,我就随缘而定,想到什么地方,当然这个想不是用心想,而是用先天之气想,先天之气是它那种感觉,你沿着它那个思路,它就会自动的引导你,在讲那一个问题的时候,就出现那一个问题,和它相联系。你就沿着那个联系的方向呢,这个在心理学上叫什么?思维链。但是这个链,象我们一般从有形的角度上来说,考虑的这个链呢一般是考虑到有形的知识上面的链接,没有考虑无形的那种感觉上的链接,所以我们现在修炼呢就要讲究无形上感觉的链接,无形感觉上的链接,这在现在的网络名词中是比较常见的,这个链接它是一种无形的感觉上的链接。这个链接如果说你一旦抓住了以后啊,这个时候你只要坐在那个地方,你只要坐在那个地方,你保持一种非常清静的状态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的思维处在的状态就过去来说有一个名词叫什么?冥想!
  冥想是什么意思啊?冥想是说你没有文化,没有知识,但是这个东西与它不相干,它仍然可以产生,它产生于什么地方呢?你没有文化,没有知识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产生冥想,冥想它的思维的源泉来自于什么地方呢?来自于无形。这个道理它只能说从字面上去这样推导噢。就像上次我跟大家讲课讲到的那个贵州的赵群学,这个人她是个文盲,最多读了小学一年纪,但是她后来非常利害,她看病非常利害,是你给她一张纸,只要上面有一个字,是没有字也行,但是只要小学生做作业的那种印刷过格子的那种本子,你给她一看,她就知道你有什么病、什么病,然后呢你应该用什么药、什么药,她是这样。那么她这个信息链到底怎么链接上去的呢?实际上是无形的感觉链接,在起作用。
  这个感觉链接,我是深有体会,我才这样去想,这样去告诉大家,同时呢也提供给大家一个思路,这个思路的核心呢它就在怎么?就在这个意这个地方,是这个意啊你要无。你要有那就完了。你意一动,你这个意只要一动,那你先天的那一部分全部都停止了。一停止,那么你要想再,再让它恢复活力,这个时候它就越来越弱,越来越弱。那你要花很大的力量才能够把它怎么?压下去。所以人这个后天意识啊,它没有什么好处,但是呢又不得不用它。那么怎么用?我也提出来这样一种方案噢,提供给大家参照,至于大家实践得怎么样呢?可以这样说吧,是平常大家经常反馈一点信息啊,有时候提一些问题啊,有时候把自己的修炼啦提供出来参照一下啦。
  或者交换一下意见啦。这实际上都是一种进步,因为人毕竟各有其长。各有其长,你提出来以后,让人家参照一下意见,对自己肯定是有好处的。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们基本上就把中篇的上半篇讲得有点眉目了。从大的方面来说,越早越好,越早越好是说从修炼的角度啊,你下手下得越早肯定就越好一些。下手晚了以后呢,你后天意识就非常强了,这个时候你要改变起来就比较困难。所以说年青人学个什么东西呢,就容易一些。年老人学起来就困难一些。当然这个是谈学噢。不是谈损,谈损呢也是一种方法,损的方法呢相反不容易接受,学的方法呢也是说以其人之道吧治其人之身。这也是克服这个学而积累的东西太多,而造成的障碍多采取的一种不得已的方法。
  实际上真正的方法还是损,学的目的还是损,是不是啊!是为了更好的去损掉它。这是从大的方面,越早越好,是不是啊!从眼下做起,从眼睛底下,你每一件事情,从现在做起。你不要扯得太远,不要说我明天再开始,你是这一次,你把这个事,你按你的想法你做彻底了,你按人家的要求,提出来以后,你觉得合理,你照着去做,你做彻底了,本身是一种莫大的功德。然后呢,从小的方面你越亲近无为越理想,越亲近无为越理想,这是从小的方面噢。心善包容,行善不争啊,这都是原书上有的话噢。下面一个问题讲一讲《双经和一》中的一句原话,其盗机在五神,故称五神为五贼,这是〈神修金丹法〉的玄理。
  这个玄理无非是有形的无为,有形的这一面它要无为噢,是我刚才说的这样一个图形。有形的无为和无形的有为也即炼神的这一对阴阳的平衡问题。
  这一对平衡问题实际上它是非常关键。至于说炼神怎样做才能成功,那也是一半德行,一半术遇,是你方法上面噢你要有一种机遇,人家要给你点一下,有时候你不点的话,是你不点,你靠冥想是不是也能够成功呢?也能成功。但是呢往往怎么啊?时间可能要拖得长一点,因为你信息量不够啦。所以说我们修炼要以众人为师,是这个道理。是你从众人为师的角度,你吸取人家的信息量,你吸取人家给你的任何一项暗示,任何一项暗示,你就会发现相互之间没有分割的这种存在,它都是联系的存在,没有分割的存在,它只有联系的存在,这是我们的世界!这是道!你只要有缘份,你碰到了一块以后,那怕你不跟他说话,你都是怎么?联系到一块的。这是这个问题的怎么?这个问题的核心。
  另外一个问题呢,是说你有形的无为和无形的有为这样一个平衡的机理在什么地方呢?这个平衡的机理是我们刚才所说的:反之,反向的反,反之则道动之的反。无非是说你有形的你要怎么?无为,要变到虚性的那一面去;无形的呢你要变得有形的这样一面来噢,你要让它有主动造化的机会和环境。那么无形的有为,是我刚才所说的噢你的行为也好,你的作为也好,你的言语也好,你都让它自生,自己去发展,你不要控制它,你不要用你的脑筋去控制它,你不要以为你的思维的发展好像很合理啊,什么东西都要现学到的一些知识啦来判定它或者是压抑它,不要用这些东西去限制它。这是平衡原理。中篇上半节的内容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