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万法自然的道理

 文苑书店66 2018-12-26


天地万物本是一体,相生相克,循环往复。任你是改天换地的英雄豪杰,还是尘世间的一粒粟,都离不了万物的本源:太极。


太极讲究无根无极,万法自然。世间万物都在这个道理中繁衍生息。太极给予人类的启示,就是一种中庸的思想,一种师法自然的生存智慧。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人类所拥有的精神和物质也正是由自然这种万物本源而变化出来的。因此,万法自然才是人们真正应该追求的东西,而不应该是表象中的金钱、地位。


影片《太极张三丰》想要向世人展示的不是里面精彩的打斗场面和李连杰的帅气身影,而是想要人们从中领悟一些关于太极的道理——太极很简单也很环保,从来都是顺从自然的力量,从而能够运用自然的力量——这股看似无力却是最强大的力量。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树木虽然微弱,但是世间万物的本质都逃不过太极。秋天满树的叶落干枯,但是到春季还是会发出新芽,这就是自然规律。


师法自然,人生也是如此,“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绝境总是出现,但冥冥之中也会有希望。因此,一个人只要懂得坚持,无论身处何境,总会有春暖花开之时,这就是太极。抛开尘世间的一切纷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归根结蒂就是太极,就是万法自然。

世间万物,形形色色,无根无极,一切的真谛就存在于自然界中,万法自然,从一草一木中领悟人生!



无根无尘、万法自然”就是太极的真谛。一切顺其自然,不争亦争,无情亦有情,无根无尘,万法自然。


曾经苦苦寻觅的道理,就存在于自然中,只要心静就能体会到。而现实生活中太多太多的人忽略了身边的事物,迷迷糊糊陷入了自己给自己设置的漩涡之中。顺其自然,一冲出世,车到山前必有路,绝境之处定然别有洞天。


太极提醒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两种思路,一是超脱的眼界,一是深入的精神。治理国家也好,经营企业也罢,或是从事任何一项工作,都要有超越性的眼光,任何一个成功者都不会沉浸在具体的事物中,而忽视对大的发展方向和根本利益的超越性思考。这里所说的“大方向”就是指自然之道。而深入的精神,则需要我们有踏实做事的能力,不能纸上谈兵。



东汉末年,刘备在动荡的时局中寻找一展抱负的机会。然而当时群雄逐鹿,各有各的势力,而刘备只是脱身于刘表门下的“一穷二白”的皇叔。当刘备得知诸葛亮是不可多得的旷世奇才,则不惜三顾茅庐。


诸葛亮见刘备如此虔诚,就推心置腹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隆中对”。诸葛亮先分析了曹操和孙权两大集团,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坐拥百万大军,刘备不能与之对抗;孙权占据江东,根深蒂固,深得民心,刘备需与之结盟,不可算计他;唯有荆州的刘表,占据重要的军事位置,北有汉水为障,西连巴蜀,土地肥沃、百姓富庶,但是他不知珍惜,民怨四起,故而建议刘备可以先夺荆州。


在这段分析中,不难看出诸葛亮胸怀“遵守自然规律”的大智慧,不拿鸡蛋碰石头,既然与曹操、孙权实力相差悬殊,那么坚决打消与之为敌的想法,从已有灭亡之势的刘表下手,顺应自然规律,最终助刘备顺利拿下荆州。


刘备听完诸葛亮的精辟分析后,茅塞顿开,非常钦佩眼前这位大才,极力邀请他共谋大业。而诸葛亮也觉得刘备礼贤下士、志向远大,是难得的理想君主,于是欣然答应了他。事后,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成就了霸业,与曹操、孙权集团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诸葛亮最为人称道的就是未出茅庐,就已知三分天下。在思考这种战略性问题时,诸葛亮出于“常无,欲以观其妙”的思维状态,也就是说他放开了一切世间俗事,综合各种信息,探究事物的本质和根源,借助自然之力,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助刘备成就大业。


西施是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虽然出身并不高贵,却因美貌闻名。后来,西施被选入宫,借以迷惑吴王夫差。西施有一个毛病,经常心口痛,因此她时常会用手捧着心口,同时也会因为不舒服而皱眉。西施的这一动作让她变得更加美丽。


她的邻居东施看见之后,恍然大悟,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捧着心口,皱着眉毛,做出很痛苦的样子。然而,这一举动却截然相反。人们看到东施这副样子,更加厌恶她了,甚至很多人都远远避开他,唯恐跑得不够快。


这就是东施效颦的故事,人们经常用这个故事来讽刺那些盲目模仿的行为。


那么,这个东施到底错在哪里了?


东施错在只看事物的表象,而忽略事物的本质。西施的美丽是事物的本质,而捧心皱眉只是事物的表象。二者结合在一起,顺其自然。而东施装病,做出那种矫揉造作的姿态违背了自然规律,自然会闹出笑话来。



世间的很多事情都有其一定之规,只有顺应其发展的规则,才能让事态变得越来越好。其实,事情的本质本来很简单,简单到让人无法相信,而人们总是喜欢用复杂的想法来看简单的事情。简单到复杂很容易,而摆脱复杂重新回归简单可就太难了。所有的圈套,所有的计谋,看似复杂,但从来没有跳出大自然的圈。返璞归真,重归自然才是事情的解决之法。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作为宇宙之源,原本混沌无形的“道”,在天地万物产生之后,就形成了自然界中的“道”,而自然界中的“道”落入社会之后,同样通用。


《列御寇》里说,“懂得道容易,不说出来就难了。懂得而不说,是通往天然的途径。”也就是说,很多事物的道是没有办法具体说出来的,因为事物在变化,每个人的经历和角度都不一样,“道”是变化的,是因人而异的。我们能做的就是顺其自然,遵守自然道,属于自己的自然道,却又是不属于自己的自然道。


自然道属于每一个人,你看到的与我看到的永远都不会是同一片叶子。“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檄。”人们想要真正看清楚一件事物,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解决问题,要从根本入手,否则只会暂时麻痹。


所谓“无招胜有招”,只有明白本质在哪里,顺其本质的发展规律,才能打败对手,才能主宰自己的人生。其实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太多的人做不到“无根无尘、万法自然”,因此,有太多的人钻进尘世却找不到出来的路。


太极早已经告诉你了,入口即出口,答案就是这样简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