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家拳的“意”

 T与N 2018-12-28
内家拳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心是指想法、念头。气指内气,力指内劲。意是什么?有很多人把心与意混为一谈,认为意是心意。其实大错特错。中国古文讲究用字精准。如果意与心同义。武术就不会有意这个东西了。

    

  意,指的是身体的感知与反应。打个比方,下雪天出门,感觉好冷,就是心,不由自主地佝偻起来,甚至打个哆嗦,这就是意。再比如,小时侯家穷,闻到人家家里飘来的肉香,心里就浮现出一碗红烧肉,这是心,不由自主,感觉口水多了,这就是意。借用西方科学定义,是副交感神经控制的行为就是意。任何人都有“意”。碰到时危险,汗毛倒竖。遇到害羞,脸上发红,生气是拉下脸孔......

   心是隐藏着的,你心里想什么,别人不会知道。意,别人是可以感知到的,但又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比如,我们可以从别人的体态语言、表情感知别人的情绪和内心想法。

   意与人体行为的关系分两种,一种是起意,第二种是随意。比如,刚才说的想到红烧肉,口水满嘴,这是起意。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这样。这种反应是能克服的,所以,有个词语叫意志。又比如,我们走路时打电话,电话很重要,所以你全神贯注于电话,但脚下并不会走错路,也不会被东西绊倒,这就是随意。

  心与意其实是可以分离的,很多时候它就是分离的。刚才下雪天出门的案例中,有人是先觉得冷再打哆嗦,而有人是先打哆嗦再觉得冷。但是,涉及人身安全时,一般意在心先。比如,晚上走夜路,忽然看到前面走来一个人,这里你先汗毛竖起,再会想到会不会是鬼?

  在武术中,意控制气,气又是劲之根。那么,意能不能练呢?答案是:能!不过,很难练。比如,在夜晚坟地里练功,就可以练意。站在高楼上或者悬崖边练功也能。还有一些特殊方法.....除了这些办法,还有种不练而练的方法,就是内气练法。当内气打通气血周天后,意的能力会自然提升,笔者通了气血周天后有这样的体会,与人交手(哪怕是友好切磋),与对方接触的肢体部位有类似于皮肤过敏的反应。结束后,皮肤会觉得痒。

    据说,意练到一定境界,对敌时对敌人动作有一定的预判力。敌人动作很快,在自己眼中也不是太快。

    拳练到意了,才是好拳。想想,意气相投、意气风发、意使气转、不怀好意......这些成语并不是成语字典上那么简单的,汉语藏着密码哦!不信,光是足字旁的动词:跑、跳、踩、踢、踹、蹬、蹉、蹚、跪、踏、跃、蹍、践、跌,你能分清吗?分不清的习武者赶快自己面壁去,然后再研究下提手旁的动词......再对比英语,是不是觉得无比自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