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业化生产是蚕桑发展的必然趋势

 文明世界拼图 2018-12-28

古老而传统的蚕桑业,对国民经济振兴做出过重要的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大力发展蚕桑生产,丝绸出口创汇累计达300亿美元。我国蚕茧生丝产量一直稳居世界首位。但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国际竞争加强,传统蚕桑业的弊端逐步暴露。传统的经营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如何探究一条适应新形势的蚕桑发展路子,是摆在蚕业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1 传统蚕桑生产模式的特点

1.1 家庭副业型产业 嫘祖教民养蚕的传说,说明这个产业自古以来实行的就是一个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农副产品加工业的生产模式。仅四川为例,户平桑树面积在2亩以下的占90%以上,户平桑树面积在3亩以上的,养蚕收入占家庭经济收入50%左右的蚕农不足10%。生产只是小富即安的农民用来作为油盐酱醋的贴补,因而引不起重视,可有可无,一有风险,马上毁桑弃桑,严重制约蚕桑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1.2 零星分散 显著特征是"家家有点桑,户户小而全","溜溜纸、箔箔蚕、兜兜茧"。土地承包到户后,桑随田走,造成家家有桑、户户养蚕的局面,四川325万户养蚕户,户平年养蚕仅0.8张,数量太少,规模太小。

1.3 粗放经营 我国人多地少,粮桑争地矛盾突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采取了"四边桑"、"小桑园"、"间作桑"三结合的种植养蚕模式,现阶段,生产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蚕农经济力量薄弱,由此而产生了广种薄收,粗放经营,使先进的实用生产技术和优良的桑蚕品种得不到推广应用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4 竞争力弱 由于零星分散,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导致蚕业生产率低,比较效益低,单位面积产茧量低,质量差。以蚕桑老区南充为例,八五期间,平均单张蚕种产茧20.4公斤,粒茧丝长916.8米,出丝率31.2%,解舒率51.5%,九五期间不但没有提高,甚至还有下降趋势。蚕桑生产在农村经济中竞争力受到影响,蚕茧市场竞争力减弱,已成为制约蚕桑生产发展的桎梏。

2 专业化生产是蚕桑业发展的历史必然

2.1 专业化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要求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要求各类不同的专业,分别由专门人才去研究、生产、经营,唯其如此,生产关系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才能不断向前发展。蚕桑业作为农业中有比较优势的一块,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才去专业经营,将会逐步游离出来,独立发展。

2.2 专业化生产是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历史必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蚕桑丝绸业的"小而全"、"大亦全"的生产模式将逐步被"大而专"或"小而特"所代替。随着农村双层经营责任制的落实,农村生产力迅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农业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明显。

2.3 专业化生产是蚕业产业化发展的历史必然 产业化是市场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选择,非政府推行的强制变革,这种选择和演变可以做为蚕业实现第二次腾飞的途径,它有以下基本特征: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 专业化生产是实现蚕业产业化的基础。过去四川蚕业未能形成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专业化程度太低。专业化生产是与一定的生产规模相对应的。没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就不可能实现专业化生产,而只能是副业型的生产模式;只有达到了一定的生产规模,专业化生产才可能顺理成章地实现,才能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才可能与市场接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值得一提的是专业化生产并不等于单一化生产。在蚕业专业化生产的同时,选择合适的产业进行交叉经营不但不会影响蚕业生产,反而会使两产业相互促进,实现互补。如蚕桑一湖羊和蚕桑一养鱼这样的生态经营模式就是非常成功的例子。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价值的提高,蚕桑生产如再以家庭副业存在于千家万户,必然会逐渐衰落而遭淘汰,只有培养专业蚕桑村、乡、镇,加强蚕桑基地的建设,才能使蚕桑生产向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生产出高产、优质高效、市场竞争力强的商品蚕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