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中华本草 ] 麻黄汤古今抗流感故事趣谈

 汝州中医王国营 2018-12-29


麻黄汤古今抗流感故事趣谈

比利时仁济医药中心 王仲彬

    

    麻黄汤,出自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一首至今仍然充满活力的著名经方。其主要适应症: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喘逆又称'麻黄八症''伤寒八症'麻黄汤证与后世所谓“流感”常见临床证候相似,因此,麻黄汤常被用来对抗外感伤寒或流感之类病证,且屡获奇效。今趣谈有关麻黄汤的故事数则,以飧读者。


.发生在上世纪的故事


1972年夏秋之间,江西省丰城矿务局下属尚庄矿区,流行性感冒正在这里流行。这次流感病毒非常猖獗,传染非常迅速,整个矿区都被肆虐。甚至有一半多的工人被流感击倒,因病不能继续上工,进而严重影响到这个矿的生产和工作

那时,刚好有两个江西中医学院分配到该矿区卫生所工作的毕业生。他们先是用西药,如抗感冒药及解热镇痛药进行治疗,没有取得疗效;然后又改用辛凉剂银翘散和桑菊饮加减治疗,但也没有明显效果。许多病人的证候反而变得更加严重。怎么办呢?他们两个年轻大夫就重新观察病人,并进行认真思考。左思思右想想,哎呀,这病证怎么看怎么像是个太阳伤寒表实证-麻黄汤证呀?你看,患者多是青年矿工,平素身体壮实,多起病急骤,恶寒发热,或但寒不热,或寒热俱甚,寒战高热达40度以上,头痛身疼,有紧束感,鼻塞喷嚏流涕,无汗,不渴舌苔白,脉浮紧或数,或有咳嗽,呕恶等,不是一派风寒表实证的症状吗?可是,在江西省这南方卑湿之地,能用东汉·张机(字仲景)《伤寒杂病论》里的麻黄汤吗?自己并无运用麻黄汤的临床经验,而当年上学的时候,也没见哪位老师在临床上用过麻黄汤治病呀。

这时,其中一个大夫灵机一动,自己先开了一剂麻黄汤,但并不马上给其他病人服用,而是煮好后给他老婆喝。当时他老婆正发着高烧呢。他想,唉呀,为了保险起见,那我先在我老婆身上试试,看看有效么。万一没有效果,出现什么问题的话,也是由自己家人来承担……,这种奉献精神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啊。他的处方用了麻黄9克、桂枝9克、杏仁9克、甘草6克。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麻黄汤原方,没有任何加减。没想到他老婆吃完一剂麻黄汤后,汗出热退,脉静身凉,全身也不疼了。在自己老婆身上的成功,让这位大夫感到特别的高兴。这次整个矿区得流感的人相当多,证候大多相似,重新辨证一看,几乎全太阳伤寒表实证之类,可以全喝麻黄汤抗流感。这样,他们两位中医师,就在医务室里架起大锅,统一煎煮麻黄汤。而麻黄汤煎煮好以后,就给每个病人每天发一大瓶,让他们分次服用,并作适当调养将息。谁曾想到,靠着大锅煎剂-麻黄汤,次肆虐盛行的流感,居然很快就得到了有效遏制,矿区生产也迅速恢复正常。这两个中医专业毕业生为此感到异常开心,赶紧把这组病例的观察治疗做了一个简要结,撰写成一篇文章-“流行性感冒中的麻黄汤证治验报告”,寄回母校-江西中医学院去了。不过,那个时候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许多专业杂志都停刊了。后只在江西中医学院的内部刊物《新医药资料》1975年第4期上发表过。今通过电子检索得知,相关内容其实在1982年《北京中医学院学报》也刊登过。


.发生在故事之后的故事


这则故事,是我当年在《伤寒论》课堂上,听授课老师万兰清教授讲述麻黄汤证时介绍的。她好像正是该矿区卫生所两位中医师之一。她曾亲身经历过这次麻黄汤抗击流感的全过程啊。更巧的是万兰清老师正是著名伤寒学者、江西名老中医万友生教授的女儿而万老会常常应邀到各地做中医讲座。后来万友生教授应邀到北京中医学院做讲座。他讲的什么问题呢,他讲了麻黄剂的临床应用。万老他在课堂上提出来这么一个问题,说有同学说,麻黄汤临床应用很少,就应该淘汰它,不用再讲了。当时,听课的很多学员附和万老的问说,麻黄汤的确不太用,真的不用讲万老话锋一转地指出,临床事实却不是这样。他就举了上述江西某煤矿麻黄汤抗击流感的例子,强调流感虽多属温病范畴,多用辛凉透表或清热解毒之法,但不可忘记流感也有表现为太阳伤寒表实证的类型,辛温解表之法仍有用武之地。这一案例通过万老的北京讲课及交流,又传到了著名中医专家岳美中教授等其他名老中医的耳朵里。而这些名老中医闻之就像如获至宝一样,从此到处宣讲麻黄汤成功抗击流感的故事。并指出流感不单单是温热疫毒所致,也有可能缘于风寒疫毒侵袭。特别强调临床上必须始终坚持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思想。

后来这个抗流感的麻黄汤证治验报告,不仅被收入过《伤寒论》讲义的附录中,还被许多名老中医在著书立说时引用过。当代中医学者郝万山教授也曾多次听过万老的课,因此他在《百家讲坛》及其他讲座中,也曾特别推荐辛温解表麻黄汤治疗流感的临床治验。另外,郝教授还谈到自己在黑龙江哈尔滨讲课时,学员们听后一点也不觉得稀奇。因为他们自己也经常使用麻黄汤来治疗感冒、流感、肺炎之类疾病。而这些熠熠闪光的后续故事,想必那两位青年中医师当年并未曾想到吧?


.发生在当今的故事


麻黄汤抗击流感的临床案例,并不止于江西丰城矿务局某卫生所的上述报告。近20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对麻黄汤治疗流感做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及机理探讨。如黑龙江的张树峰运用麻黄汤加减治疗流行性感冒120例,均取得良效。只要证属太阳表寒实证者,疗效一般比较确切;河南的吕静对麻黄汤治疗流感9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得出结论为:麻黄汤治疗流感疗效肯定,效果确切,只要证候适合,往往1-2剂即可奏效。北京王国华的临床实践也证明:麻黄汤对证属风寒表实证的流感确有效验。他还指出:非常时之气即为邪,如今空调盛行,故风寒之邪,夏日亦常有之。只要辨证准确,南方人在夏季亦可用麻黄汤。浙江魏文扬、万海同等结题的国家及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麻黄汤体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及机制研究证明:麻黄汤发挥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细胞内流感病毒的复制以及TLR4和TLR7信号通路中的相关基因有关。麻黄汤抗流感的临床实践充分证明:辛温发表法也是一种抗流感的有效治疗方法。但其前提是证属风寒表实证或曰太阳伤寒表实证。如果外寒内热者,则需加用清热解毒之品,或以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如果属于由温热疫毒所致的流感,则非麻黄汤所能胜任,而应按照温病学卫气营血辨证体系进行辨证论治。叶天士在《温热论》里说:“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又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须知流感是一种时行疫病,变化多端,热化迅速,理当及时救治,且要准备应变之策,未雨绸缪,以防流感发展恶化,转为重证危证。更值得重视的是,对抗各种变异病毒所造成的流感,除了中医中药以外,针灸火罐等外治法,也可以大有作为。对付普通流感,单用外治法足矣。而对抗更为严重的流感,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则更好。但不论是风寒型,还是风热型,或夹湿型,或夹瘀型,甚至疫毒型等,也可以大胆结合针灸火罐神灯刺血刮痧等外治法必要时还应实施中西医结合,对流感进行综合性的积极救治需要说明的是,中药麻黄之类在海外已属于违禁品,那么可选用其它辛温发散之品替代,但以外治法为主。


.发生在东汉时期的故事


在东汉时期,麻黄汤是否用来治疗过流行性感冒,现已无从可考,因为当时并无流行性感冒这个病名。如果当年有过流感的话,那么,东汉·张仲景一定是位对抗流感的高手。他曾在《伤寒杂病论》原序中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可见,太阳伤寒之类正是当年流行较广的一种病。而《伤寒杂病论》中许多经方如麻黄汤、麻杏石甘汤等,正是为治疗伤寒之类疾病而设的。

麻黄汤,自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如原文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原文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原文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乃张仲景为太阳伤寒证而设。而太阳伤寒证又称太阳风寒表实证。其辨证要点:即原文35条'麻黄八症'或'伤寒八症':即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喘逆。因本条论症详而未论脉,当与第1、第3条合看,方为全面。其主脉应是浮紧。概括而言,恶寒发热,头身肌肉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或见胸满咳喘、不大便。其恶寒较重,发热较高,多为中、高度发热,皮肤干燥,痛证明显,由于发热较高,脉率加快,脉常浮紧中见数。究其基本病机应为寒邪束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所致。治法当宜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又因麻黄汤具有较强的发汗作用,故又称'峻汗'之剂。 麻黄汤原方: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也就是说,除了不喝热粥以助药力外,其他与桂枝汤的将息法相同。

附:桂枝汤将息法

服已须臾,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归纳一下,无外乎以下几点:温服啜粥,温覆微汗,获效停药,未效继服,或可缩短服药间隙,而病重者可增加服药次数适当饮食禁忌等。


五、未来仍将发生的故事


有位先哲说过:“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中国医药学是国人民长期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为中华民族的繁衍为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出过巨大贡献。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医药学仍将在中国,乃至在世界的防病抗病上发挥应有的作用。作为一首久经考验的著名方剂,经方麻黄汤将与其他方剂一道,继续默默地为人类健康事业努力奉献。


主要参考文献:

[1]成都中医学院主编 伤寒论讲义 上海科技出版社

[2]王琦、盛增秀等 经方应用 宁夏人民出版社

[3]万兰清整理 万友生谈十种重病的经方治疗,选自《当代名家论经方用经方》。

[4]黄海龙 黄海龙中医心路 海天出版社(中国深圳) [5] 陈瑞春 临床应用经方漫话-万友生 全国经方高级研修班讲座节选

[6] 张树峰 麻黄汤治疗流行性感冒120例报告 中医药信息 1995年第4期

 [7]吕静 麻黄汤治疗流感97例分析 《科学中国人》 2015年24期

[8]郝万山 郝万山讲伤寒论 教学资料片

[9]王国华 王国华运用麻黄汤的经验 中医博览 - 临床医话

[10]魏文扬、万海同等 麻黄汤体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及机制研究 国家基金结题暨成果报告

 

(本文核心内容曾由《侨装》刊发)

  

  校核:康力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