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房颤

 nygf 2018-12-29
疾病简介
房颤随着年龄增长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搏动的频率达35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
通俗点来说,正常人心跳是“咚哒、咚哒、咚哒”,房颤患者的心跳是“咚咚咚咚哒,咚咚咚咚咚哒,咚咚咚哒”,很不规则,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心房还往往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
房颤患者常表现为心跳加快、体力疲乏或者劳累、头晕眼花或者昏倒、胸部疼痛、在体力活动或休息时感到呼吸困难。
导致房颤的常见原因有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先天性心脏病等。大量饮酒、吸烟会增加房颤的发病风险。
心房颤动,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患者更多。
基本知识

高危人群

各类心脏病病人是房颤病人的高危人群,还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以及进行心脏手术、药物中毒和疾病感染的人都是高危人群。
1.患有心脏病的人
对于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心脏病病人,比较容易出现房颤。
2.生活方式不好的人
一些人经常进行过度的体力活动,酗酒和吸烟、情绪激动、用力排尿排便等,可直接发生或在原有心脏病基础上诱发房颤。
另外,进行心脏手术、药物中毒和疾病感染的人也是高危人群。

遗传情况

房颤具有家族遗传性,如果家族成员中患有房颤,那么其他成员发生房颤的几率高于其他家族。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

内科-心血管内科

预后影响

患者在发生阵发性房颤时,通常能在短时间内终止,而持续性房颤如果治疗无效,它就会成为比较严重的永久性房颤。房颤的预后与患者的心脏病严重程度、房颤持续时间、心室率快慢及并发症程度相关。房颤患者的病死率一般比正常人群高很多。
病因
引起房颤的病因比较多,常见的易感因素如下:
1.心脏结构改变的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等。
2.其他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3.服用洋地黄类药物或者进行心脏手术和其他外科手术。
4.其他原因:家族遗传、肥胖、高龄、不良的生活方式,如精神压力过大、长时间熬夜、大量吸烟饮酒等。
预防
房颤的预防应从病因和诱因进行,开始治疗患者原先患有的疾病,并控制诱发房颤的其他因素。
1.定期体检,特别是出现心悸、胸闷、气短、心脏乱跳等一系列症状时,要去医院进行检查。
2.治疗原有疾病,特别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要按医嘱进行服药,定期去医院复查。
3.房颤患者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包括:戒烟,限制饮酒,一些患者可能需要避免含有咖啡因的物质诸如茶、咖啡、可乐及一些非处方用药。
4.当出现感冒症状时,要谨慎应用某些治疗咳嗽或者感冒药物,最好找医生进行咨询。
并发症
房颤常见的并发症有脑卒中、肺栓塞、心力衰竭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