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整浪形态分类

 一名津人 2018-12-29

                                   作者:国书庆

调整浪错综复杂、变化多端、山雾罩、扑朔迷离。

调整浪是针对股价运行的主趋势而言,

即牛市中向下的调整及熊市中向上的调整。

众所周知,推动浪的5浪上升加上调整浪的3浪下跌共同组成了完整的八浪循环。

因此,只要一提调整浪大家就应明白一点∶

调整浪是一个3波结构,用A-B-C表示。

(三角形为5波,用ABCDE标识,联合型为7波或11波,用WXY或WXYXZ标识)

其辨别要比推动浪困难得多,并且常会出现多种特殊的形态。

调整是十分难以掌握的,许多艾略特交易者在推动模式阶段上赚钱而在调整阶段再输钱。


在波浪理论中,调整浪主要有四类:

之字型调整浪(5—3—5 :包括两种类型:简单之字型与复式之字型):

② 平坦型调整浪(3—3—5 ;包括四种类型:普通平坦型、

                                                                 规则平坦型、

                                                                不规则平坦型和

                                                                顺势平坦型):

③ 三角型调整浪(3—3—3—3—3:包括四种类型:) ;

④ 联合型调整浪(包括两种类型:双重三浪及三重三浪);

⑤ AB 底。

一、锯齿形(5-3-5):
第一类∶锯齿形调整浪(又称为之字型调整)

总的结构是5-3-5结构。即A浪下跌是5波,B浪反弹是3波,C浪下跌又是5波。这种调整浪的特点一般是回调较深。市场弱势较为明显。尤其是C浪,往往杀伤力非常巨大(注:变异锯齿形杀伤力度较弱)。
下图分别是普通锯齿形、变异锯齿形和几个特例锯齿形的图解:

  

   调整波型态之“之字型”


只有一种形态,但有三种模式:单锯齿形、双重锯齿形和三重锯齿形。

具备以下特征:

1、A浪必须是5浪结构;

2、B浪的高点明显低于A浪的起点;

3、B浪的调整幅度不能超过A浪的75%;

4、C浪通常与A浪等长;

调整波型态之“之字型”

有时之字型调整浪会一连发生两次,或至多三次,尤其是在第一个之字型调整浪没有达到正常目标的时候。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之字型调整浪会被一个插入的“三浪”分开,

产生所谓双之字型调整浪或三之字型调整浪。

这种模式称为复式之字型调整浪。复式曲折型也可以归入双重三调整浪或三重三调整浪。

三之字型调整浪很少,图6—2是双之字型调整浪。



通常在较大级数的波浪中,会形成复式之字型调整浪。

如图6—2显示,第一个C点只是较高一级的(A)点,

完成(B)点的回升后,再挫落的一段便是另一个曲折型,其C点恰好是大浪的(C)点。

从波浪形态上看,这个较大级数的(C)浪在复式曲折型中便可以以三段完成

案例

例6—1:94年9月13日,上证指数在1052点之后,出现的复式曲折型调整。

其中的A浪以三波运行至95年2月7日524点,相当于第一重ABC整理。

         B浪在95年5月22日926点结束,相当于x浪,

         C浪的终点在96年1月19日512点结束,相当于第二重ABC调整浪。

  


第二类∶平台形调整浪(又称为平坦形调整浪)

总的结构是3-3-5结构。
即A浪下跌是3波,B浪反弹是3波,C浪下跌是5波。
这种调整浪的特点是表明市场多头力量较强,调整不会很深。

平台型调整又分为三种形态。
1,规则形平台。即所谓“平顶稍破底”平台。A浪三波下跌之后,B浪三波反弹到几乎与前期高点相平的位置。然后C浪五波跌下来稍稍跌破A浪的低点整个调整即告结束。
2,不规则形平台里面又具体分为两种形态。
A型∶扩张形平台。即所谓“穿顶破底”平台。
       A浪三波下跌之后,B浪三波反弹创出了A浪的新高,突破了A浪的起跌点。
       随后的C浪五波下跌又跌穿了A浪的低点而创出了调整的新低。
      这种平台是非常常见的平台型调整。
      C浪创新低的幅度要远大于B浪创新高的幅度。因此,这种平台形的C浪的杀伤力比较大。
B型∶收缩形平台。即所谓“不穿顶不破底”平台。
      A浪三波下跌之后,B浪三波反弹没有到达前期高点,
      随后的C浪五波下跌也未跌破A浪的低点.这种平台型调整浪较少见。
3,移动形平台。(又称为奔走形调整) 。
A浪三波下跌之后,B浪三波反弹非常猛烈强劲,突破A浪起点很高。
而随后的C浪五波下跌也很浅,甚至并未跌到A浪的起点。调整完成后倒上涨了一些。
这样的调整称为移动形平台调整。
说明当时的市场是非常强劲的极端市场。移动形平台出现的机会比较小,而且存在争议。

一般来说,平台形调整浪按照ABC浪的起点、终点关系,可以划分为如下图的九种

  



平台型(3-3-5):分4大类,共有9种形态:
 

调整波型态之“平坦型”

调整波型态之“平坦型”

调整波型态之“平坦型”

平坦型调整是以3—3—5的方式完成,

由于A浪下跌的力度较弱,只是经过三段下跌便引发B浪的反弹,

而B浪的顶点通常在浪A起始点或以上的水平。平坦型调整可以分为四类:

1、普通平台型:即平头平底型;

2、规则平台型包括:穿头破底型、穿头平底型、平头破底型;

3、不规则平台型包括:平头藏底型;缩头平底型、缩头藏底型;

4、顺势平台型包括: 穿头藏底型、缩头破底型;




l、普通平坦型

  
B浪可以升至A浪开始的地方,

C浪的幅度与A浪大致相等。如图


2、规则平坦型

规则平坦型的浪B可升越A浪开始的地方,而C浪会跌破A浪的底。图


3、不规则平坦型

不规则平坦型的B浪升至A浪开始的地方,C浪不能跌破A浪的底。图


4、顺势调整

顺势调整即与股价运行的主趋势相同方向的调整浪,

通常是以向上倾斜的A—B—C平坦型出现,

其浪C的底高于前一个较高级数的推动浪的顶部。图6

  

一个“之字型调整”是一个三浪模式,

         其中 B 浪不能回调到A 浪的75%之上。

                 C 浪将在A 浪之下形成一个新低,之字型调整的A 浪经常会有五浪。

在另外两个调整(平坦型调整、不规则型调整)中,

                 A浪有三浪。

这样,如果你能识别一个有五浪组成的A 浪,你就能断定这个调整是“之字型调整”型。





第三类∶三角形调整浪

三角形调整浪总的结构是五波3-3-3-3-3结构。用A-B-C-D-E来表示。三角形五波结构中的每一小波都是独立的三波结构。从形态上分类,三角形调整浪分为上升三角形、下降三角形、对称三角形、扩散三角形(顺势三角形)。与道氏图形形态学分类方法类似。在三角形调整中成交量是不断缩小的。三角形调整浪通常出现在倒数第二个浪,即浪4或浪B。


 调整波型态之“三角型”

调整波型态之“三角型”

三角形包括四种形态:

①上升三角形,顶部平坦,底部升高;

②下降三角形,顶部下降,底部平坦;

③收缩三角形,顶部下降,底部上升;

④扩张三角形,即喇叭形,顶部上升,底部下降。

为与上升楔形及下降楔形(倾斜三角形)相区分,上图显示的四种三角形统称为水平三角形。

水平三角形

包括4种形态:上升三角形、下降三角形、收敛三角形、扩散三角形

三角形内的五个小浪分别称为a、b、c、d、e浪。

一般而言,三角形形成后市场会朝着原来的方向继续运行,这一点与倾斜三角形有所不同。

三角形的特征如下:

①只在B浪或第4浪出现。

②a、b、c、d、e浪全部以3—3—3—3—3十五个浪的形式运行。

③形态内的五个小浪,通常只可以分割成低一级的三小浪,但也可以出现五个浪的形式。

④基本属于横行的整理形态。

⑤形态内的五个小浪,通常会以黄金分割的比例维系。

   a、 c及e经常出现的比例为0.618;b浪与d浪之间也会出现相同的情况。

⑥三角形完成之际,e浪有时会略为超过三角形的界限,造成假突破,然后恢复原来的趋势作最后的冲刺。这种情况在收缩三角形及扩张三角形中经常出现。

三角形属于一个完整趋势内的最后一个整理阶段。

形态完成后,最后的推动浪(第五浪或c浪)将会以急涨或急跌的方式完成整个趋势。

量度三角形突破后最大升(跌)幅有两种方法:

(a) 三角形内最阔的距离=升(跌)幅。

(b) 在三角形的顶(底)端作顶(底)部的平行线,三角形突破后整个趋势的终点会落在此平行线上。图

  

三角形在调整浪中属最不稳定的形态。

首先,三角形体现出市场的一种供求平衡的格局;

其次,三角形反映了投资大众的一种迷惑的心态;

再次,三角形即使选择方向实现突破,也只能沿原有的趋势走出最后一段,且经常出现假突破的情况。

上升三角形的上沿为一条水平线,下沿为一条上升支持线。

上升三角形一般在市场强势整理时出现。

交易者在某一特定的价位持续卖出,使股价回落,但是大多数投资者对该股票持有信心,不等其价位再创新低就买进,造成该股底部抬升以寻求向上突破。

下降三角形的下沿为一条水平线,上沿为一条下降压力线,下降三角形一般在市场弱势时出现。当交易者对某一股票只愿在某一较低价位持续买进,而大多数投资者对该股票信心不足,当股价反弹时,不等其再创新高便卖出,使股价顶部不断降低。

收缩三角形反映了市场的一种谨慎的心态,即市场由热转冷的过程。

卖方惜售的心理使股价的底部不断抬高,而买方的谨慎使股价的顶部不断降低,市场逐渐达到一种平衡。一旦基本面有变化,这种平衡就很快被打破,使价位形成突破,

故此三角形也叫敏感三角形。

扩张三角形从一般意义上讲,表明市场趋淡的倾向较强。一个大规模的扩张三角形一般出现在“牛”市的末期。此时买家的狂热心态使股价不断创出新高,而已经获得厚利的中、长线买家却坚决要求出货。一旦短线资金不能及时跟上,股价便大幅回落,以至创出新低。但场外短线资金以为这是“牛”市的正常回落,仍蜂拥而入,使股价再创新高。如此循环数次,直至长线资金退场,而短线资金耗尽,市场正式下跌,形成“熊”市。

三角形的突破一般在左端至右端三分之二的位置,这样的突破较为稳定。一般来说,一个真正的突破经常是以带量跳空的形式实现,也是一般的投资大众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出现。如果三角形突破的位置超过左端至右端的三分之二,经常是假突破,其真实的运动是相反方向的。如果股价在三角形的顶端实现突破,甚至平势滑出三角形的顶端,这样的情况最好抛弃对三角形的分析,转而用其它的手段分析市场。







关于倾斜三角形(又叫楔形)

 
 

为了便于研究在此一并探讨,但一定要区分二者的性质,不可混淆(因为倾斜三角形不是调整浪):

倾斜三角形,属于驱动浪,但不是推动浪,

只是在特定位置代替推动浪,也就是说倾斜三角形不属于调整浪。    

倾斜三角形,包括两种形态:(分别有两大固定位置):   

⑴、倾斜三角形如出现在浪5或者C浪时又叫做终结倾斜三角形。

其内部浪型结构为正常的3-3-3-3-3结构(但3浪永远不能最短)

其标识为1-2-3-4-5。        

⑵、倾斜三角形如果出现在浪1或者锯齿形A浪时又叫做引导倾斜三角形。但与终结倾斜三角形有所不同的是,

其内部浪型结构比较特殊,可细分为5-3-5-3-5结构(3浪仍然不能最短),其标识为1-2-3-4-5。非常有迷惑性,是非常害人的。可遇不可求,是小概率事件。

第四类∶联合调整浪:   即双重三波和三重三波,

指由锯齿形、平台形和三角形构成的两个或三个组合调整浪。

双重三为例,总的结构是A-B-C-X-A-B-C,也可标识为W-X-Y。

即两个三波结构的调整浪并列,中间由X浪相连。X浪本身也是调整浪,一般为锯齿形。
三重三波结构是∶A-B-C-X-A-B-C-X-A-B-C,也可标识为W-X-Y-X-Z。

即由三个三波结构的调整浪并列,中间由两个X浪将它们连接的调整浪结构。

A-B-C即可以是锯齿形也可以是平台形,X同理;只有最后一个A-B-C才可能是三角形。


双重三和三重三调整说明市场处于箱体盘局或震荡下跌之中,

需要相当的时间才能突破调整格局,而一旦突破后往往幅度惊人。

双重三及三重三的走势在调整浪形态中比较常见。

所谓双重三,是三个ABC调整浪的连续形态,中间的三段浪成为X浪。

双重三的X浪不仅可以是三浪形态,也可以以三角形出现;

三重三是三个ABC调整浪之间以两个X浪的连接。

理论上,双重三及三重三是平坦形调整浪的特殊形态,即平势的7段浪及11段浪。

这种形态的出现是因为大市或者股价在一定的区间达到平衡,

经过三波仍不能有效地突破,只能以另外4段或8段浪继续调整。

表面上,这种长期的整理形态是经济大环境及管理层的调控措施共同作用的结果,

实际上,这种调整方式为实力机构的联手操作提供了固定的空间。

当市场不能确定明确的方向,在一定的区间内,投资者都不愿积极地买入和卖出,使市场长期在相若的水平一再重复类似的走势,以等待经济大环境的转变来作出最后的选择。

这种情况称为双重三及三重三整理

  



分两大类,两种图形:


1、双重三     双重三共有7个小浪,包括两个三段式的波浪。图

  

2、三重三

三重三共有11个小浪,包括三个三段式的波浪。图10—16

三重三的波浪形态中,2、4、6、8、10的一段波浪,全部以三段浪的形式出现。其后回落的一段波浪,即1、3、5、7、9、1l,可能是三段浪,也可以是五段浪。所以,双重三或三重三,可以是曲折型和平坦型的结合。图10一17

  通常这种形态以“水平”横行为其主要特征,与股价分析形态中的“矩形”相似。这种形态的最终发展,以向上的机会为大。

前文提到过的复合曲折型,可以视为非水平性质的双重三。

这种非水平的形态是双重三的特殊形态,其中的X浪间或以三角形出现,图


  

1、双重锯齿形和三重锯齿形(其前提必须都是锯齿形):

⑴、双重锯齿形:

其图形是由两个锯齿形(中间用一个X浪连接),

构成7个调整浪(a-b-c+x+a-b-c);其标识为:W+X+Y

  调整波型态之“之字型”  

⑵、三重锯齿形:

其图形是由三个锯齿形(中间用两个X浪连接),

构成11个调整浪(a-b-c+x+a-b-c+x+a-b-c);

其标识为:W+X+Y+X+Z

2双重三浪和三重三浪(其前提是锯齿形、平台型、三角形的任意组合):

其图形与双重锯齿形和三重锯齿形极其相似、大同小异(只是调整幅度和子浪结构有所区别),

比如双重锯齿形和三重锯齿形调整幅度巨大(调整时间也较长);

而双重三浪和三重三浪调整幅度较小(调整时间更加漫长)。

  调整波型态之“双3和三3  

提示:

无论是调整角度和调整目的,双重锯齿型、三重锯齿型与双重三浪、三重三浪在性质是完全不同的,两者不能混淆。

1、双重锯齿形和三重锯齿形的调整是为了到达一定的空间价格而产生的,也就是说主要是价格调整

2双重三浪和三重三浪的调整是为了到达一定的时间而产生的,

也就是说主要是时间调整    

一个是要到达一定的价格;一个是要延续一定的时间。记住为妙!

3、双重锯齿型、三重锯齿型与双重三浪、三重三浪其实质就是调整浪的延伸浪

4、联合型调整浪理论上是水平调整(俗称横着走),但在实际走势中,有80%以上是向下倾斜的。

5双重锯齿形和双重三浪比较常见,而三重锯齿形和三重三浪,在实际走势中是非常罕见的。

五、A—B底

艾略特在他的论文中,曾两次强调过这种现象:当大市经历完适当的浪数回落完结后,再以三段浪的形式上升,然后再以同样段数回落至前一低点的附近,便再次以确定的五段浪重新纳入牛市的波浪之内。图10一19

  

重新开始的牛市

对于这种现象,艾氏称之为A—B底。A—B底的情况从未得到过市场的确认,故投资者也仅仅限于认识和知道而已。但是,A—B底出现之后,市场的走势仍然会在一个大的调整形态当中,即使A—B底图形的右侧出现推动浪的形态,仍然不能贸然确认牛市。

六、调整浪形态对于后市强弱的判断

通过对调整期形态的分析,可以推测市场主导趋势的强弱。关于这一点,熊市中出现的调整期波浪形态,比在牛市中出现的更为准确,对于后市的预测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根据调整浪的形态判断后市强弱程度由弱到强的顺序是:图

  

1、曲折型及复式曲折型:一般。

2、三角形:一般。三角形具有强劲的动力,但它只出现在第4浪或B浪中,突破后的第5浪或C浪是最后的一段推动浪,故具有向好向淡的双重含义。

3、平坦型及不规则平坦型:强势。

4、双重三或三重三:很强势。与平坦型强度相若,所不同的是调整时间较长,故蓄积的能量相对较大。

5、顺势调整:特别强势。由于投资热情极为冲动,在调整期的反弹(B浪)中即创下新高,而调整的最后一段(C浪)在前一段推动浪的顶部或以上水平即告结束并开始新一轮推动浪。
七、 调整浪的判定

对调整浪进行研判的目的在于判断一轮新的升势能否成立。需要把握的重点在于卖盘是否出尽,这也是C浪必须是以5浪出现的原因。无论A浪是以3波还是5波运行,最后的C浪必须以5波即一个极限推动的方式完成。

除以形态判断调整浪是否结束之外,其它一些辅助的参考手段也是必要的,包括:

成交量是否极度萎缩;

时间及价位的调整是否充分;

K线组合在调整末期是否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见底的信号;

价格是否已经达到历史上一些重要的顶部、底部等;

价格是否在一些重要压力、支撑线上获得支撑;

能否在形态上包括成交量的配合上找到底部的依据等。

这些辅助手段必须在图表上仔细寻找以获得精确的答案,

如果所得到的答案大多是肯定的,则底部就在你眼前。

两个“指南"

1、交替规律

交替规律是指在股价运行中,所有的波浪形态几乎是交替轮流出现的。

这是分析波浪形态以预测未来趋势的可能形态的一种有效的指南。

如:调整浪(2)是“单式”的,那么调整浪(4)便会是“复式”的形态;

      如果浪(2)是“复式”的,则浪(4)便极可能是“单式”的甚或是三角形。图

  

以上是一些比较简单的调整浪的交替情况。

其中,单式的一段调整浪如果属于曲折形或简单的平坦型,

         则复式的一段浪也有可能是三角形、双重三或复杂的平坦型,甚至是其它复合的形态。

交替规律并非必然出现,然而却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规律。

又如:

如果在调整浪中,浪A是以简单的abc形态出现,则浪B便可能是复式的abc调整。图

  

如果调整浪A是以a-b—c的平坦型作为开始的话,则浪B便可能会以曲折型出现,

如果调整浪A是以曲折型作为开始的话,则浪B便可能会以a_b—c的平坦型出现,如图

  






八、关于X浪:

X浪是联合型调整的连接浪。

当市场完成一个调整浪之后,在价格或者时间上因为诸多因素(比如经济、政治形势、基本面、资金面、政策面、各种利空、大环境等)而未达到调整目标,需要进一步等待和消化,这样就出现了第二个(或第三个)调整浪,中间用X浪进行连接,从而完成调整目标。

X浪只是充当了承上启下、桥梁纽带的连接作用,仅此而已。

但X浪的出现确实令人困惑,甚至迷茫。

原因是当市场完成3浪调整后,出现反向运行时,初始阶段谁都无法辨认它(就像当年X光一样)。只有到行情末端,才能确认。

因此说波浪理论的最大难点就是数浪难。而X浪则更难!

X浪的形态:   

X浪通常以任意3浪形态出现,也可以以三角形态出现,但有时也可能出现5浪结构(比较罕见)。大都以3浪形态出现。

以上是笔者根据自己对波浪理论的肤浅认识,对调整浪型态进行的梳理和归纳。由于水平有限,加上手头资料短缺,难免存在缺陷和不足,恳请波浪高手多多斧正和指点、多多补充和完善。共同提高数浪水平、共同研判好大势、共同跑赢大盘,才是我们的真正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