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花香自苦寒来

 天地虚怀xia 2018-12-30

                                                                               意拳爱好者-------王敬周

    很多朋友可能和我一样,受电影、电视剧或武侠小说的影响,从小就有一个武侠情结,梦想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身手不凡的武功高手,仗剑走天涯,除暴安良,行侠仗义。但是,等到有一天你接触到了真正的武术,你就会发现梦想离现实真的很远。                 

    从我练意拳说起吧,我练意拳两年了,之前也练过一点太极拳套路,但真正让我对拳术有所领悟的,还是从认识现在的意拳师傅开始的,对于一个爱好武术的人来说,能遇到一个功夫与品德俱佳的师傅是非常幸运的。两年来师傅毫不保守的悉心传授,让我领悟到很多武术中的真谛,对师傅的感恩之心无以言表。

     自练意拳两年来,我虽然算不上刻苦,但也是日日坚持,潜心苦练,认真体会拳中之真意,也认真研读了很多拳谱、拳论、和武术方面的书籍,还看了很多视频等武术资料。自认为已经对拳术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以为这样就能很快功夫上身,其实不然。我每天坚持站桩、认真地去练试力、走步、发力,可有的时候师傅讲的东西自己似乎明白了,可动作上偏偏就是做不到位,在和别人推手的时候,明明知道什么时候该松、什么时候该发力、什么时候该变换步伐,可是自己根本操纵不了自己的身体,这时候就有些迷茫了。觉得自己也是下了苦功练的,为什么我明白的东西在实际操作时却又做不到,达不到自己所明白的那个层次呢?后来我知道了,这叫理悟有了而体悟不够,或者说心知而身未知。也就是说虽然师傅毫不保守的把他体悟到的东西讲出来,传授给我们,我们也通过看书和一些武术资料等理论性的东西,从思想上理解和接受了这些东西,但是,我们只是接受了别人体悟到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不是我们自己的体悟,只有扎扎实实长时间刻苦练习,通过自身的体悟去达到一定层次,才算是真正的明白。下功夫苦练是必须的,但是必须要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和经验的积累,才能真正领悟一些东西。师傅说过我“你自认为很用功了,比起真正用功的人你差的太远了”。 确实是这样的,不是苦练三天就成功了,也不是说只要我练习五年、十年就大成了,中国的功夫是艺术,如果短期内能够速成就不能称之为艺术了。

     我也曾在书里看到过一些武术前辈们刻苦练功的故事。据说王芗斋前辈当年站桩的时候,每次身上流的汗能把两只脚下的地砖浸湿,每次站完桩,师傅都要检查他的两只脚印湿的程度。和这些前辈们比起来,我只有自愧不如的份儿了。现代人习武,并不是想以此来作为谋生的职业,只是因为对武术的痴迷与爱好,是武术中的真谛与魅力吸引着他们。社会不同了,但道理没有变,练武不是靠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能有所成就的,是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和磨练,在动作正确的基础上,由量变达到质变,才能有质的飞跃。当师傅教一个新的动作或者功法,刚开始做的时候,我们怎么也找不着感觉,那就一遍一遍的重复着做,甚至要成百上千遍的做,反复体会和认识,忽然有一天终于找到感觉了,这就是功夫。功夫就是时间的积累和数以千次的锤炼。很多业余武术爱好者们每天都在孜孜不倦磨砺着自我,每天都希望自己有新的突破,但每个人的资质和条件是有所不同的,他们不一定都能练成武功高手,但他们的精神和毅力是令人敬佩的,我对练武的人有着一种特殊的好感,在我眼里,真正爱好武术的人都是有追求、能吃苦、而且能够耐得住寂寞、忍得住孤独的人。

     练习意拳的人有的注重养生,有的注重技击,但是不管注重什么,不管怎么练,是修炼还是苦练,都是要通过自身的体认,明白一些道理,把具体的功夫练到身上,培养自身的能量,即可用于养生又可用于技击。

     习拳练武,是对个人意志、品质、胆识、忍耐力及心态的锻炼与磨砺。它所蕴含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威武不屈的气概,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正是爱好者们所追求与执着的。

     我练习意拳两年,下了一定的功夫,也付出了一定的坚辛和汗水。有收获,有不足。今后我还要矢志不移地探索意拳奥秘,继承和传播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