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唐清三个大统一王朝,为什么喜欢篡改历史?

 天地史话 2019-12-24

三个大家认为的盛世王朝,偷偷篡改了历史。

第一个是周朝,为了标榜自己正统,给前朝无限抹黑。《尚书》中记载,周武王开列了纣王(帝辛)六条罪状,主要是沉溺酒色,淫乱听信妇人言,不留心祭祀等。

商人好酒,商代青铜酒器的品类众多、讲究组合和制作精美。从品类上说有爵、角、觚、觯、尊、壶、觥等等;从组合上说,盛酒器、斟酒器、饮酒器等。周人农耕出身,早年地处西北贫瘠之地,对吃饱饭有着狂热追求,自然看不惯商人豪饮。从西部山沟出来的周人看不惯商人酗酒,认为商人不不勤俭节约,把粮食浪费了去酿酒。

纣王淫乱更是可笑,纣王只有一个儿子武庚(禄父)。而号称贤德的姬昌至少18个儿子,这样算起来姬昌后妃很多。周朝妇人地位很低,因而看不惯商朝妇人可以参政,领兵打仗。

祭祀是商人的礼仪,不同日期节气要祭祀不同的祖先。到了商后期历代祖先太多,祭祀非常繁琐,帝辛简化祭祀,招致贵族反对。

实际上从帝辛爷爷那一辈起,周人已经在密谋叛乱,企图灭商。抹黑商人天经地义,这样周人才能找到出兵的借口。

第二个唐朝,不惜余力黑前朝。

从西晋胡折腾亡国之后到隋朝,长达270多年大分裂,是一段最黑暗时期。

隋朝户籍达到了惊人的900万户。唐朝喜欢大肆杀戮,所有隋末的割据群雄即使投降,也最终被杀。攻克洛阳,李世民将王世充的满朝文武都拉到洛河边屠杀。不少割据力量被迫投降了又造反,而历经战乱后,唐初只有290万户。英明神武的唐太宗执政二十多年,号称盛世人口仅仅是380万户。

隋朝粮食产量大,储存大量粮食,贞观年间,唐太宗慨叹:“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隋朝丰功伟绩,修建大运河,开明的民族政策,推行三省六部制,推行科举制等等。

原本与杨广是亲戚,身为隋朝大臣却造反,唐朝建国并非理直气壮。唐太宗还开了个坏头,就是帝王干涉史书。在他精心安排下,杨广成了炀帝,自己杀父杀兄弟倒成了千古明君。

自誉为代代出明君的满清,最不耻行为是篡改史书。

《隋史》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三十五年,主编魏征刚正不阿,他主持编写的纪传,较少曲笔,不为尊者讳。因而《隋书》中保存了大量政治、经济以及科技文化真实资料。

元朝时期编修宋辽金史,由丞相脱脱主持修撰,三史仅用了2年半便同时完成。虽然编写的粗糙,但保存了不少已失散的原始资料。《宋史》比《旧唐书》资料多出一倍,依据了宋代的国史、实录、日历等书,非常珍贵。

别的朝代是编史,满清就是在抹杀历史。《明史》历时90多年,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满清可以说煞费苦心。整个《明史》被满清皇帝删改,明朝记载皇帝言行的《明实录》被满清销毁。

《明史》编纂得体、材料翔实、叙事稳妥、行文简洁。然而真实性却无从对证,原始资料都被销毁。

抹黑了前朝,把自己吹上天,这样的史书还有意义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