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重点:1.整体现念: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主要表现于.五脏一体观(结构与功能)和 形神一体观(形体与精神)。 2:人与社会环境的就一性:主要体现在社会环境对人体疾病健康的影响。 3: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天人合一。五运六气对人体的疾病健康的影响。 重点二:辨证论治 1:病症证各自的代表意义: 病:就是指疾病在人生命过程中异常的特点与规律概括。_比如:胃痛,泄泻,乳癖。等 2:证:证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者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比如:阴虚火旺。肝阳上亢。肾阴亏虚。肺气不足。等 3:症:就是症状。疾病过程中人体所表现出来的体征与舌脉。比如:恶寒发热。喜温喜按。舌尖红。苔薄黄。脉沉迟。等! 病使整个疾病的全过程。证是指疾病某一个阶段。症是指疾病某个阶段的身体表现。 同病异治:相同的病,但是有不同的症候。就是证异治异,同样的一个病.病因的时间地域.阶段.类型.体质.证型不同,治法就不同。比如咳嗽。黄痰与白痰的治法就不同。 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但是有相同的证型,病机也大体相同,那么治法方药就相同。比如:胃下垂。脱肛,虽然病不一样,但证侯相同,都可以用补中益气汤来治疗。 第二单元:阴阳学说 重点一:阴阳的概念 1.阴阳含义:寒热,动静、明暗是阴随的标志性属性,而水火皆具备,故称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2.事物阴阳属性: 昼夜分阴阳: 上午属阳中之阳.----下午属阳中之阴 前半夜属阴中之阴----后半夜属阴中之阳。 季节分阴阳。 夏天属太阳(阳中之阳)一秋天属少阴,阳中之阴。 冬天属太朗(阴中之阴)。一春天属少阳,阴中之阳。 重点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立制约相互争。相互刺约。相互排斥 2.阴阳互根互用 互根:相互依存,互为根本。比如。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互用:互相资生、促进助长。比如。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3:阴阳交感互藏 交感:相互感应而交合,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天丝氤,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互藏:一方包含另一方,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如“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4:阴阳的消长是因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的关系而引起的此长彼消、此消彼长,或此长欲亦长,此消故亦消。 5:阴阳的转化即“物模必反”,如“寒极生热,热极生末,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重点三:中医应用 1:确定治则 (1)阴阳偏盛:实则泻之,即“损其有余”;阳偏盛:热者寒之;阴偏盛:寒者热之。 (2)阴阳偏衰:虚者补之,即.补其不足。阴偏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偏衰: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3)阴阳互损:阴阳两虚,阴阳双补。 2:分析和归纳药物的性能。 属阴的药物:寒凉,苦酸咸。沉降。 属羊的药物:温热,辛淡甘,升浮。 第三单元。五行学说。 重点一:五行的特性。 木(肝):木曰曲直.生长生发条达舒畅。 火(心):火曰炎上.温热.上升.光明。 土(脾):土爰稼穑.深化.承载.受纳。 金(肺):金曰从革。沉降.肃杀.收敛。 水(肾):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事物五行的属性归类: 木:五色(青色),五音(角),五味(酸),五化(生),五气(风),五方(东),五季(春)。 火:赤.微.苦.长.署.南.夏. 土:黄.宫.甘.化.湿.中.长夏. 金:白.商.辛.收.燥.西.秋. 水:黑.羽.咸藏.寒.北.冬. 木:五脏(肝),五腑(胆),五官(目),五体(筋),五志(怒),五液(泪),五声(呼),五华(爪),变动(握)。 火:心.小肠.舌.脉.喜.汗.笑.面.忧。 土:脾.胃.口.肉.思.涎.歌.唇.哕。 金:肺.大肠.鼻.皮.悲.涕.器.毛.咳。 水:肾.膀胱.耳.骨.恐.唾.呻.发.栗。 重点二:五行的基本内容 1.五行的相生相克(1):相生_指某一行对其子行的鼪,促进和助长。比如,生我者为我母;我生者为我子。(2):相克_指某一行对其所胜行的克制和制约,比如.克我者为我之所不胜。我克者为之我所胜。 2:相生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生水生木。 相克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五行的相乘与相侮 (1).相乘是指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如:木克土太过为乘。土克水太厉害就是相乘,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太过。 (2).相侮:是本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如木太强反侮金,金太强火不能克制就为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过度克制为相乘;被克反克正常五行关系为相侮。 第四单元藏象学说。 重点内容: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五脏:肝.心.脾.肺.肾__化生和贮藏精气,脏病多虚.宜补。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三焦,受盛和传化水谷,腑病多实,宜泻。泻而不能藏,实而不能满。 奇恒之腑:胆.脑.髓.骨.脉.女子胞。中有空腔,类于六腑。贮藏精气,似于五脏。藏而不能泻。 第五单元五脏 重点一:五脏的生理机能与特性。 1.心: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心主藏神:(1)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表现。(2)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心主血脉:心气充沛,脉道通利,血液充盈。 心的生理特性:心为阳脏而主通神明,心气下降。 2.肺:肺者,气之本。肺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为水之上源。 肺的生理功能:(1)主气司呼吸。肺主一身之气,宗气的生成;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主呼吸之气:指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主行水通调水道:肺气的宣发.肃降.调节并推动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肺朝百脉主治节:朝百脉,全身的血液通过肺的呼吸作用,肺气宣降的功能将血液输布全身;主治节,肺气对全身的气.血.水具有治理调节的作用。 肺的生理特性:肺为华盖;肺为娇脏;肺主宣降。肺不耐寒热。 3.脾:生理功能:(1)脾主运化.运化食物和运化水谷精微。(2)脾主统血.脾能统摄.控制血液正常地循行于脉内,而不溢出于脉管外的功能。脾的生理特性是:脾气上升;喜燥而恶湿;脾为孤脏。 4.肝。肝的生理功能:(1)主疏泄,肝气对全身气机具有疏通,畅达的作用。肝能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的分泌排泄。肝能调畅情志,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2)肝主藏血,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 肝的生理特性:肝为刚脏;肝气升发。 5.肾:肾的生理功能。(1).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及脏腑气化。(2).肾主水,主司并调节全身水液代谢。(3).肾主纳气,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深度呼吸,防止呼吸变浅的作用。 肾的生理特性:主蛰守位;肾气上升。 重点二: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1.心:心与肺.构成血液循环与呼吸吐纳。 心与脾:构成血液生成与运行。 心与肝:构成血液与神志的依存和协同。 心与肾: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精神互用,君相安位。 2.肺与脾:气的生成与水液代谢。 肺与肝:主人体气机的升降调节。 肺与肾:水液代谢与呼吸运动还有阴阳的相互资生。 3.肝与脾:主疏泄,运化,藏血,统血。 肝与肾:精血同源,藏泄互用,肝肾相互滋生和制约,乙癸同源即肝肾同源。先后天的互促互助与水液代谢。另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 第六单元。六腑 重点一:六腑脏生理机能 1.胆:胆为中正之官,贮藏与排泄胆汁,主决断。 2胃: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与腐熟水谷。胃气益下降,胃喜润而恶燥。 3小肠:受盛之官,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小肠主液。利小便而实大便。 4大肠:传导之官,传化糟粕,主津。 5膀胱:州都之官,津液之腑,汇聚水液,贮存排泄尿液。 6三焦:决渎之官,三焦为孤腑。通行全身诸气,运行水液,疏通水道。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胃即胃脘:上部喷门;中部胃体;下部幽门。 重点二:六腑与五脏之间的关系 1.五脏为里,六腑为表;五脏属阴,六腑属阳。 2.脏腑之间的关系:(1)经脉属络,(2)生理配合.(3)病理相关。 3.脾与胃:纳运相成;升降相内;燥湿相济。生理功能:(1)脾主运化为主,收纳相辅相成。脾气主升,(2)胃气主降升降相因相辅相成。脾喜燥勿湿,胃喜润恶躁,燥湿相济,保证两者纳运升降功能的正常。 病理:(1)胃受纳失常则脾运化不利,出现恶心呕吐,脘腹胀满等脾胃不和之象。(2) 脾气不升则完谷不化,胃气不降则呃逆嗳气。(3)湿困脾运,则胃纳不振,胃纳不足也影响脾气运化。 4.肝胆:同司疏泄,共主勇怯。(1)生理:肝气疏泄正常,才能促进胆汁分泌排泄。肝胆相照,情志活动正常,处理事情才果断。(2)病理:肝气郁滞,胆腑郁热,,肝失疏泄,肝胆气滞,肝胆湿热。 第七单元。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有: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1.脑:元神之腑,主宰生命活动,主司感觉运动,主司精神活动。脑与脏腑精气的关系:五脏主司神,魂,魄,意,志。 2.女子胞:包括胞脏,胞宫,子宫,子脏。主月经,孕育胎儿。女子胞与冲,任,督,带脉的关系密切。与心肝脾肾关系也密切。冲脉为血海。任脉为阴脉之海主胞胎。 第八单元。精气血津液神 重点一:精指人体之精。(1)功能:繁衍生命,濡养,化血,化气,化神。(2)精气分类: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源于肾,后天之精源于脾胃水谷之精。 重点二:气.人体之气。1.气的生成: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 元气:为先天之精加先天之气。宗气:为后天之气,水谷之精气加上自然界的清气聚于膻中。元气与宗气构成人一身之气。 2.气的运动与气化:气的运动即气机;运动产生的变化即气化;气的运动形式为升.降.出.入。 3.气的功能:推动与调控,温煦与凉润,防御,固摄及中介作用。 4.气分为四类:(1)元气:人最根本,最重要的生命活动原动力,由肾精化生,根于命门,三焦为通道,有推动和调节功能。 (2)宗气:后天之气,聚于胸中之处为气海即膻中穴。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化生,上出息道,贯注心脉,沿三焦下行,布散全身,行呼吸.行气血.资养先天。 (3)营气:营气主要营养血,营养阴,起营养作用。由水谷精微生成,水谷之精气,行于脉中,化生血液,营养全身。 (4)卫气:保护阳气,由水谷精微化生,水谷之精化成的标悍滑利之气。行于脉外,防御外邪,温养全身,调控奏理。 重点三:血,津液。 1.血的功能濡养化神。2.津液的功能滋润濡养,充养血脉。(1)津__质地较清为阳,分布于皮肤!,肌肉和孔窍。(2)液__质地较浓稠属阴,灌注于关节,脏腑,脑,髓。 重点四:神_人体之神 1.概念: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 2.作用: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重点五: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气与血: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血能养气;血能载气。 2.气与津液: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能生气,津能载气。 3.精血津液:精血同源,津血同源。 4.精气神:气能化精,摄精,精能化气,精与气化神,神驭精气。 第九单元。经络 重点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1.经脉.2.络脉,3.连属,组成。 1.经脉的组成:(1)十二经脉,为气血运行的通道。;奇经八脉,统率.联络、调节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的联系。 2.络脉的组成:十五别络.是较大的分支;孙络.最细小的络脉;浮络.浮现于体表的络脉。 3.连属: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重点二:十二经脉 1.十二经络的走向规律:(1)手三阴经从胸走手。(2)手三阳经从手走头。(3)足三阳经从头走足。(4)足三阴经从足走腹。 2.十二经的交接规律:(1)相表里的阴阳两经交接于四肢末端。(2)同名手足阳经交接于头面部。头为诸阳之会。(3)手足阴经交接于胸部。 3.十二经的分布规律:(1)头面部_阳明在前,少阳在侧面,太阳经在后方。(2)四肢部:阴经行于四肢内侧面,阳经行于四肢外侧面。 内侧前中后太阴厥少阴,外侧前中后阳明少太阳。 循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向外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 头痛分经:疼痛在两侧,少阳头痛;疼痛在头后太阳头痛;疼痛在头顶,厥阴头痛。 表里关系:太阴对阳明。厥阴对少阳。少阴对太阳。12经的流注顺序是: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藏。 重点三。奇经八脉 1.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阳跷脉,阴阳维脉的总称。 2.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密切联系12经脉,调节12经脉中的气血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 3.基本功能:(1)督脉:调节阳经气血,为阳脉之海,与脑髓肾机能有关。(2)任脉: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任主胞胎。(3)冲脉:调节12经络气血,为12经脉之海,与女子月经与孕育机能有关,为血海。(4)带脉:约束纵行诸经,固护胞胎,主司带下。(5)跷脉:主司下肢运动,司眼睑开合。(6)维脉:维系全身经脉。 重点四。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1.经别:(1)分布特点:出,入,离,合。(2)生理功能:加强12经脉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加强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加强12经脉和头面部的联系;扩大12经脉的主治范围;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的联系。 2.别络:(1)分布特点:大多分布于体表。(2)生理功能:加强12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加强人体前.后.侧面.经脉统一联系,统率其他经脉;渗灌气血以濡染养全身。 3.经筋:(1)分布特点:肘,膝关节循于浅表部位。(2)生理特点: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 4.皮部:12经脉及其所属经络在皮表的分区。 第十单元。体质 重点:特点与应用。1.特点.先天遗传性,差异多样性,形神一体性,群类内趋同性,相对稳定性,连续可测性,后天可调性。 2.应用:(1)疾病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正气的盛衰,而体质正是正气盛衰偏倾的反应。(2)体质与病因病机:从化_病情随体质而变化。质势_体制的特殊性,不同的体质类型不同潜在的,相对稳定性的倾向性。病势_不同的致病因素。具有不同的病变特点的病理演变趋势。传变_病变部位的传递转移,疾病性质的转化改变。 第十一单元。病因 重点一,六淫:1.概念,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2.共同致病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3.性质治病特点。:(1)风邪,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性善行而数变,风性主动,风为百病之长。(2)寒邪,寒为阴邪,易伤阳位,寒性凝滞,寒性收引。(3)暑邪,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易扰心神,一易耗气伤津,暑多夹湿。(4)湿邪,湿为阴邪,损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黏滞,易阻气机,湿性趋下,易袭阴位。(5)燥邪,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6)火邪,火为阳邪,其性播灼趋上,火热易扰心神,火热易伤津耗气,火易生风动血,火易致疮痈。 重点二。疠气:1.概念:具有强烈的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2.致病特点:发病急促,病情危笃,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重点三。七情内伤 1.概念: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引发和诱发疾病的情志活动。2.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取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重点四。痰饮 1.概念:痰饮,悬饮,溢饮,支饮。2.致病特点:阻滞气血运行,影响水液代谢,易于蒙蔽心神,致病广泛,变化多端。 重点五。瘀血 1.概念:因血行滞缓或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2.致病特点:易于阻滞气机,则血瘀则气滞,影响血脉运行,影响新血生成,病位固定,病证繁多。3.症状特点:刺痛,部位固定,血色紫暗,肌肤甲错,脉涩或脉结代等。 第十二单元。发病 重点一,基本原理:1.正气与邪气。正气: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邪气:各种致病因素简称邪,包括外界和人体产生的具有治病作用的因素。2.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是正气不足。3.发病的重要条件是_邪气。4.正胜邪祛不发病。邪胜正负发病。 重点二,发病类型。 1.感邪即发:感邪气后立即发病,又称卒病,顿发。2.徐发:感邪后缓缓发病,又称缓发。3.伏而后发:感邪后不立即发病,病邪潜伏或在诱因作用下过时而发。4.继发: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继发新的疾病。5.合病:外感病初起时,两经同时受邪而发病,如太阳少阳合病,太阳阳明合病等。6.复发:疾病初愈,或慢性疾病缓解阶段,在诱因作用下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 第十三单元。病机 重点一,邪正盛衰 1.虚实病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2.虚实变化:虚实错杂,真实假虚,真虚假实。 重点二,阴阳失调。 1.阴阳偏盛:阳偏胜_实热证,壮热,烦渴,面红,目赤,尿黄,便干,苔黄,脉数等。 阴偏盛:实寒证,形寒,肢冷,蜷卧,舌淡而润,脉迟等。 2.阴阳偏衰:阳偏衰,虚寒症,面色皎北。畏寒肢冷。脘腹冷痛,舌淡,脉迟,小便清长,下利清谷,脉微细等。 阴偏衰:虚热证,低热,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面红潮火,消瘦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3.阴阳互损: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阴阳两虚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4.阴阳格拒:阴阳偏盛,阴阳双方相互排斥,寒热真假病变,阴盛格阳,阳盛则阴。 5.阴阳亡失:亡阳_机体的阳气发生突然大量消耗会丢失,严重衰竭。亡阴_机体的阴气发生突然大量消耗或丢失,严重衰竭。 重点三,精,气,血失常 1.气的失常:(1)气虚,气不足加功能低下。(2)气机失调: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 气滞__运行不畅或郁滞不通。 气逆__升之太过,或降之不及,以致气逆于上。 气陷__上升不足或下降太多,以气虚升举,无力而下陷为特征,属于气的升降失常。 气闭__气机闭阻,失于外达,甚至清窍闭塞。 气脱__气虚至极,不能内守而大量脱失,以至生命功能突然衰竭。 2.血的失常:血虚_血液亏少濡养功能减退。血运失常,淤血和出血两种病理变化。 3.精与气血关系的失调:精气两虚,精血不足,气滞血瘀,和血瘀精阻。 4.气与血关系的失调: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 重点四,津液代谢失常。 1.津液不足,津液布输,排泄障碍。2.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水停气阻,气随津脱,津枯血燥,津亏血瘀,血瘀水停。 重点五:内生五邪 1.概念:疾病过程中自身脏腑功能异常导致化风,化火,化寒,化湿。 2.风气内动:即内风,脏腑精气,阴阳失调,体内阳气亢逆,风动之征。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 3.寒从中生:即内寒,机体阳气虚弱温煦作用减弱,阳不制阴,虚寒内生。 4.湿浊内生:即内湿,体内水液输布排泄障碍,湿浊停滞。 5.津伤化燥:即内燥,津液耗散过多。6.火热内生:实火,虚火。 重点六,疾病传变。 1.六经传变基本形式。(1)由阳入阴,即先太阳.阳明.少阳后,太阴.少阴.厥阴。(2)直中三阴:正虚邪盛,病邪不经阳明,直接侵犯阴经。 2.三焦传变:循上,中,下,三焦进行转移。 3.卫气营血传变:从卫分,气分,再到营分,血分。 4.病性转化:寒热转化,虚实转化。 第十四单元。防治与养生 重点一,预防:1.未病先防,养生以增强正气,防止病邪侵害。2.既病防变,早期诊治,防止传变,阻截疾病传播途径,先安未受邪之地。 重点二,治则:1.正治:采用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以治疗。也是逆治,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2.反治:顺从病症的外在假象而至,又称从治。比如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3.治标与治本: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皆治。 4.调整阴阳:损其有余,实则泻之。补其不足,虚则补之,阴阳双补。 5.扶正与祛邪。6.调理精气血津液。 7.三因制宜。(1)因时制宜,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2)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域环境特点,考虑用药治则。3.因人制宜,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特点,考虑用药治则。 重点三,养生 1.原则:顺应自然,形神皆养,调养脾肾,因人而异。 2.方法:适应自然,避其邪气,调摄精神,内养真气,饮食有节,谨和五味,劳逸结合,不可过劳,和于术数,适当调补。 3.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壮盛。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阳脉衰于上,面始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稿。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筋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