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的女性皇帝。她的一生传奇无比,14岁时入宫服侍李世民,李世民死后,因为没有诞下子嗣,所以被送往感业寺为尼。在感业寺期间,和李世民的儿子李治珠胎暗结,最终被李治重新带回皇宫,开启了波澜壮阔的一生。 武则天一生认为文字的力量是无穷的,甚至达到了迷信的状态,他认为只要将人或物的名称改变就能影响其一生的走向。因此她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取胜后,选择将王皇后的“王”字改名为“蟒”,将萧淑妃的“萧”字改姓为“枭”。以此来侮辱王皇后和萧淑妃,让她们永世不得翻身。 另外她还将男性化的权力中枢改为女性化的名字,比如修改制定国家政策的中书省名称为“凤阁”,审核政策的门下省为名称为“鸾台”,执行国家政策的尚书省为文昌台等等。 武则天改革下的第一个字为“曌”字,这个字诞生于公元689年,也就是武则天称帝前的一年。 武则天称帝之前,因为没有任何女人做皇帝的先例,所以当时很多文人政客攻击武则天为牝鸡司晨,也就是母鸡代替公鸡打鸣,女人祸乱国家政治。武则天当时为了给自己正名,想尽了一切方法。 当时凤阁侍郎宗秦客是武则天的老乡,知道武则天本名“武照”,为了给武则天增加舆论支持,所以改“照”字为“曌”献给武则天。武则天一看“曌”字阴阳一体,日月当空,当是本人代日月普照大地,另外阴阳合体也非常符合女人治世的心境,所以便改名为“武曌”。 武则天登基改元时,为了彰显“武周”的新气象,提倡斯文,宗秦客等人又创制十一个新字献给武则天,连同“曌”字,共计十二个。其中包括天、地、日、月、星、君、臣、初、载、年、正”十一个字。这十二个字创制之后,武则天便下令颁行全国,之后遍请天下名僧以新字抄制经文。 后来随着武则天的掌权,又陆续修改了几个文字,包括授、证、圣、国、人,还第二次修改了“月”字。【下图为武则天改革十八字】 这些文字的改革中,很大一部分包涵了愚民政策,而且还违背了汉字的客观发展规律。比如图中武则天为了让臣子对君主更加忠心,改革“臣”字为上“一”下“忠”,寓意臣子对君主应该忠诚专一。改“君”为“天大吉”三字合体,寓意武则天为人君,从此天下大吉。 再说违背汉字发展规律。首先是“地”字,武则天改革为“山水土”,看似非常合理,阐述的大地之上有山、有水、有土。然而书写上面却增加了难度。还有“人”字改为上“一”下“生”,将简化的文字变得更为繁琐。最终武周王朝结束后,这些文字也迅速被抛弃。 另外,武则天改“国”字为“圀”,虽然后来废除,但在日本却曾经延用千年,而且德川家康的孙子就起名“德川光圀”。 最后说说“曌”字为何后人不敢使用。首先古代认为武则天“母鸡报晓”,历来对武则天口诛笔伐,也因此“曌”字在古代文人墨客中被摒弃。至于现代,文字已经没有了曾经的感情色彩,所以“曌”字并没有题目中所说的无人敢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