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试验中,最让人纠结失落的是:千辛万苦入组之后的受试者,转眼脱落了;打电话通知受试者来进行随访的时候,被告知不愿意参加或失联;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某一时间段入组的受试者,相继都不愿意参加了.. 一般来说,筛选后,随机入组成功的受试者,不能完成试验的现象,都称为脱落。当然不同方案不同SOP对脱落的定义可能会有不同的划分。脱落的一般情况有:中断试验、撤回知情退出、失访、AE或SAE退出等。注意:脱落要与剔除做区分! 我们来看一下新版ICH/GCP这一块怎么说: Subject withdrawal criteria (i.e., terminating investigational product treatment/trial treatment) and procedures specifying: (a) When and how to withdraw subjects from the trial/ investigational product treatment. (b) The type and timing of the data to be collected for withdrawn subjects. (c) Whether and how subjects are to be replaced. (d) The follow-up for subjects withdrawn from investigational product treatment/trial treatment. 分析脱落的原因很重要。作为项目负责人或管理者或中心的管理者(PI、CRA),不能仅仅停留在筛选多少、失败多少、脱落多少这么表面的数据上,需要更加深入去了解数据表面下的原因,并且在监查报告上反映出来,根据原因去改善才能避免脱落的蔓延。 中心负责的PI或CRA是需要对中心的受试者脱落进行深究的,因为PM(项目经理)的信息来源是一线的CRA和研究者反馈的,PM只能做趋势分析,如果反映的原因错了,有可能导致趋势分析有偏差,制定的应对措施也会成效打折扣。(这会在研究者通讯TOPIC讨论) 那么常见的脱落原因有哪些,不限于:
分析原因是为了解决问题,那么如何减少脱落呢?这对申报方及研究者都比较关注的。因为脱落率一般设定为20%(稍后的topic会分享),脱落率高了,会影响到统计分析,会影响到疗效评价的结果。另外,在研究者一方,协议合同一般很难设定筛选失败率,但对于脱落率是有预计要求的,另外研究者劳务费通常是根据访视次数来计算的,你懂的,所以减少脱落率很重要。 如何面对脱落率升高呢?下面是几点小建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