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码支付或“一统江湖”

 孟溪ProbeT连山 2019-01-04

一个收银台多个二维码成移动支付痛点,聚合多个二维码的支付方式悄然兴起;预计到2020年,聚合支付全年处理交易总金额达到94万亿元

一码支付或“一统江湖”

  •   漫画/何朝霞   漫画/何朝霞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琼萍

      “您好,支付宝还是微信支付?”曾几何时,无论你去便利店、餐厅、超市买东西,总能听到这句“日常的问候”。而现在你去商店,会发现一个新的变化,你听到更多的是,“无论你用微信还是支付宝,扫这个码都可以”。不少市民发现,原来贴满微信、支付宝等众多二维码的收银台越来越干净,有的只剩下了一个二维码。

      2018年,一种新的支付方式席卷星城,它把多种互联网支付(微信、支付宝、银联、苹果Apple Pay等)进行聚合,生成一个二维码,用户只需要扫一个码就能付款,它被称之为聚合支付或一码支付。日前,《中国聚合支付行业发展报告2018》在京发布。报告预测,2020年聚合支付全年处理交易总金额预计达到94.0万亿元,处理交易总笔数预计达到3936.5亿笔。

      诚然,基于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衍生而来的聚合支付已渐成规模。聚合支付到底是什么?它的出现将对移动支付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近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头椅之争

      微信和支付宝抢占移动支付大半江山

      如今,移动支付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谈起国内最常用的移动支付,很多人会想到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谁是第三方支付行业的龙头呢?

      从国内市场看,此前Analysys易观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8年第3季度》数据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438357.3亿元人民币,环比升高11.52%,支付宝和腾讯金融两大巨头共计占据市场份额达92%。据易观分析,目前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中,支付宝占据53.71%的份额,腾讯金融占据38.82%的份额。

      记者了解到,为抢占移动支付市场份额,支付宝推广传人红包等活动,辅以对个人类商户转账提款等业务继续免费政策等,而微信则继续发挥其微信流量入口作用,推广其在公共交通和零售等支付场景的应用,持续开展摇一摇红包等活动。

      海外市场上,两者交锋也颇为激烈。以日本为例,2018年9月,蚂蚁金服宣布与飞弹信用组合、京都信用金库等日本地方金融机构的合作,加速日本无现金支付环境建设。同年11月,微信支付宣布与LINE Pay达成战略合作,宣布双方将共同在日本推广移动支付。

      据统计,微信支付目前跨境业务支持49个境外国家和地区的合规接入,支持16个币种的交易。支付宝数据则显示,支付宝已经支持韩国、泰国、新加坡、日本、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新者入局 聚合支付瞄准多码支付商机

      事实上,移动支付行业成为了一个风口。除了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参与,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为人所熟悉外,现在,更是衍生出了聚合支付这样的“第四方支付”参与者。

      在移动支付竞争的上半场,银行、银联、支付宝、微信、京东、百度等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移动支付产品,相应的商户收银台上的二维码也越来越多。彼时,支付方式过多,“多码支付”成为了大量商户和消费者的痛点。在这种背景下,聚合了微信、支付宝、百度钱包、京东钱包等多种支付方式的产品被研发并投入市场,聚合支付由此产生。

      聚合支付就是一个将多种互联网支付方式整合起来的支付接口,它借助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以及转接清算组织的支付通道,通过自身技术与服务的集成,实现了在商户的收银台将各式各样的二维码集中到一起,为商户提供了统一的平台和后台管理系统,因此也被称之为“一码支付”。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知名聚合支付平台有二十余家,包括哆啦宝、收钱吧、乐惠、钱方好近、Paymax、美团、付呗等。其中,收钱吧以特色语音播报功能受到大众的青睐。

      那聚合支付使用情况如何?记者走访后发现,聚合支付已大规模出现在长沙街头,如茶颜悦色奶茶店、部分连锁餐馆等已广泛使用。“无论你用微信还是支付宝,扫这个码都可以。”在使用聚合支付后,记者发现其过程与扫微信、支付宝二维码支付并无二致。

      格局重塑 一码支付或成未来主流

      聚合支付的出现对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有什么影响?对移动支付格局影响又如何?

      其实,聚合支付类似于刷卡时代的银联POS机。银联POS机出现之前,刷不同银行的卡要配备不同的刷卡设备。银联POS机出现后,所有的银行卡都可以在一个机子上刷,但它并不影响客户要用哪家的银行卡。同样的,聚合支付工具出现以后,相当于把包括微信、支付宝、银联等第三方支付工具进行聚合,统一渠道收付款,它并不影响你到底是用微信还是支付宝支付。

      可以预见的是,在移动支付竞争的下半场,既有以银联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参与,也有以微信、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的渗透,更会有收钱吧等聚合支付的加入。随着“收单方—银联/网联—支付宝/财付通—银联/网联—发卡行”的清算链路被监管确认,支付机构之间通过银联或网联转接的模式合规性也得到了认可。业内人士预测,聚合支付或将凭借其多场景聚合、多机构联通、多金融并轨、多市场渗透等优势成为未来发展的新蓝海。

      此外,在智能终端方面,聚合支付产品也推动收银台进化。随着“扫码支付”时代到来,商户收银设备不断进化、收银效率持续提升,带来交易效益的大幅增加,包括智能POS、小白盒、智能音箱等聚合支付产品的升级迭代驱动了移动支付效率再次出现飞跃,将单笔支付所需时间压缩到了秒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