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饭局人物速写

 nizijun 2019-01-05
饭局人物速写

饭局人物速写

  作者:碎碎
  生意人
  他做过很多种生意,都不怎么成功。在他组织的所有饭局上,他的常用句式是:

  我跟你们说个实情话……

  我凭良心说……

  我骗你们我不是人……

  总有各种信誓旦旦、对天发誓,好像只有对这一桌上的人,他才会推心置腹所言不虚,除此之外,都是假的。

  那些前缀成了他的必备修辞。他说话中用的大词、重词太多了,以至于,很多词句在他那里都显得衰颓无力。像他偶尔穿着的新潮服饰,在他身上显得并不服帖。


  腼腆的人

  他并非饭桌上的中心人物,但是从头到尾的话题和主题,都被他垄断。是因为,他满怀着言说的欲望,而别的人,都是淡淡的。

  他的主要人设,是出过几本书的人。虽然是包销的那种,但他还是常常会把自己等同于他书中所写的那些光耀千年的人物。

  他的话里,对于了解他的人来说,充满了貌似羞涩腼腆的自我吹嘘与自我放大,几乎没一句是能让人当真的。他滔滔不绝,说得完全顾不上举箸,话语之间充满了沉吟、停顿、微笑和大笑,掂量与虚饰。

  一个人说一句假话并不难,难的是从头到尾不说真话,只说假话。这得具有多么强大的心理能量。

  他是太天真还是太世故,是太悲剧还是太喜感?他对自己漫无边际的标榜,在那个冗长的饭局中保持着一如原初的热烈与兴致,直到他周围的人纷纷拿起手机。


  同学会

  毕业20年之后的同学会,原定的最后的茶话会不知怎么变成了去市郊的休闲农庄吃饭。农庄距离聚会的校址颇远,几十个同学组成的浩荡车队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晃荡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目的地。

  在等待午餐上来的当儿,男生们打起了牌;女生们看看风景拍完照,坐下来时,想来是应该热烈地聊点什么的,但是居然,不知该说什么好。

  隔着20年的光阴,那光年般的距离,很多东西难以跨越。有些话,往浅处说,已近鸡肋;往深处说呢,又无从说起,你们无法触及更为复杂和深层的东西。最后就像萧红《小城三月》里的人物一样,“觉得有什么话要说出,又都没有说,然后彼此对望着,笑了一下,吃菜了”。

  你们开了一个多小时的车,一路颠簸赶到那里,好像就是为了吃这么一顿没有内容、没有增进、没有深入的饭。你们浪费了彼此。


  邻座

  20多人的饭局。都是一年见不了一次,甚至也不会联系一次的人。一半以男人为主,他们是高中同学;另一半是家眷,以女人孩子为主。

  你作为家眷出席,和邻座的女人是第一次见,很明显你们风格差异很大,从着装打扮到气质谈吐,从说话的声调到关注的事物,但是你们必须搭讪,努力在这场饭局中相濡以沫。话题在一些细碎事情的表面滑行,无关痛痒,云淡风轻。

  男人们在一轮轮地喝酒,把饭局的时间拖得很长,你们只能勉为其难,更进一步地聊下去,打捞稀疏的话题。聊起各自的工作,她是搞财务的,单刀直入问起你们单位的工资收入,年终奖的数字。

  面对她满脸的关切和兴趣,你有点不自在。初次见面并非深交,就问起这个,不有点没礼貌吗?你不想实说,亦不好回避,只好含糊其词,说单位里每个人的收入都不一样。

  她继续追问:那像你这样的呢?

  你有点不快,还是虚掷一枪:每年也都不一样,要看当年的经营情况的。

  她步步紧逼,把人逼至墙角:那你去年拿了多少?

  那是在刚过完年的正月。你不能生气,不能表现不快,不能不回答,不想实说也不想撒谎。你该怎么说呢?你在那一刹那间感觉,先前彼此维护起来的礼貌客套,像一场大雪突然化掉了,像一个人的微笑,从笑不露齿,到突然露出全部牙床,不好看了。

  饭毕,大家在酒店门口告别。有人说,多联系啊。彼此心知肚明不可能有更多联系,大都转身近乎陌路。或者即便联系,也大都不是好事,托你办某件事,打听在某单位有无熟人,吞吞吐吐借钱,大都如此。不联系,有时倒是彼此最好的关照、最深的客气。


  自助餐桌边的奇人

  五星级酒店的自助早餐。十几种粥,十几种糕点,十几种主食,十几种饮品,几十种凉菜,几十种热菜,品种多得令人凌乱。在所难免地,你选了一大盘远大于你实际食欲的食物,走到一张餐桌前,却见邻座一商务男,面前的碗盘里只有一碗小米粥,一小撮咸菜,一只白煮蛋。瞬间感觉他酷爆了。简直高不可攀,深不可测。

  面对自己眼前这一大盘浩荡的食物,你在那一瞬间的落差中,感到了自己的贫穷。适才,你在琳琅的食物间迷失了自己。

  那个人,他会有着怎样的故事呢?就像坐拥佳丽三千的君王,却只选择最最普通、毫无光华的那一个,对别的莺莺燕燕一概无感。不知他是太朴素,还是太奢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