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展馆的内容手册与布展手册的创作概要

 Y7G 2019-01-05

昨天有小伙伴问到了布展手册的写作问题

因此今天抽出了两个小时写了这篇文章

算是及时回馈吧

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

也可以在评论区或公众号直接留言啊

比较集中的疑问而且是我能分享的

我尽量抽空写成文章



正文开始

<本文1600字,阅读时间约8分钟>




内容手册和布展手册是啥?

对有些展示公司来说,甚至是不知道有这两个东西存在的,所以还是好好说一说吧。

回顾一下展馆的整体流程:

(上面这张图在《展馆八问:我的展馆视界》一文中,那里有下载链接的)


在整个过程当中,对展馆策划来说,有两个重要的事件。

一个是内容手册,一个是布展手册。


内容手册

内容手册出现在“体验生活去”到“我们有话说”之间,它的作用是:统一团队的知识体系结构与项目认知。简单点理解就是:展馆策划把自己对整体项目的理解整理成册,供项目团队其他人理解消化使用。当然,除了展馆策划,有时也会有专门的学术团队整理创作内容手册。

它可能是这样的:

(主题展览的内容手册相对简单,固展的会比这更加详细


内容手册不一定全部变成展示内容呈现在展馆当中,但是它一定是展馆内涵的总集合。

有些人可能会有些疑惑:看起来好麻烦啊,不做行不行?

行,如果是小项目,几个人可以搞定的事,简单交流就可以把内容说清楚的,是不用做内容手册的。但如果项目比较大,内容比较多,你可能需要跟展馆设计、平面设计、装置艺术家、多媒体工程师、施工方……成十上百人沟通的话,内容手册可能是最有效率的工具。

有人问:是不是只需要一个内容手册就足够了?

不是,在内容手册背后有一个一一对应的资料库,内容手册上的每一章,每一节都有对应的树型文件夹,文件夹里除了文字,还会有图片、视频、多媒体等内容,那些不方便用文字和图片表达的,都在这里。

因此实际上撰写布展手册的工作本质上是构筑一个内容系统,这个内容系统越完善,展馆的表达会越全面,工作效率就会越高。

还有人问:设计师是不看文字的,你写一本书给他们看不是做无用功吗?

回答同上,设计师不太爱看字,所以它背后的文件夹子才是设计师阅读理解的主体,但在这个过程中,展馆策划是有必要组织几次内容分享会的。


“你不爱看,我说总行了吧”


布展手册

布展手册出现在“真正的考验”这个环节,它的作用是:统一团队实施过程中的内容体系和布展方式。

简单点来说就是:出现在这个手册中的文字、图片、视频、展示方式将一一对应出现在展馆当中。布展手册是内容手册的凝练版,比如在内容手册中说一件文物,可能洋洋洒洒,旁征博引数千字,但在布展手册里很可能只有百余字。

它是这样的:

它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基本信息:项目名称、版本号、目录、创作时间、创作者

项目信息:总体平面布局、展区与展项位置、效果图

细节信息:一级标题、二级标题、N级标题、展品名称、数量、展示形式、展示正文、正文翻译、文件路径

补充信息:修订意见、签名区

可以这么说:你能想到的,应该在展馆实施过程中呈现的内容和注意事项,都应该出现在布展手册当中。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我们需要布展手册咧?

展馆策划或许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展馆实施的过程中,平面设计师、多媒体工程师、装修方……但凡是和内容有关的人员,都被要求和展馆策划、设计对接内容和设计。这个对接的过程信息量很大,在经历过几轮沟通之后,所产生的沟通障碍会大大降低工作效率,比如你电脑里无数的:新建文件夹、最新修改、最最新修改……还有在这个过程中,多方的信息遗忘。

以往在这个过程中,展馆策划是作为信息沟通的“核心节点”,一个项目下来往往身心俱疲,所以在有了几次这样的经历之后,我就决定寻找解决方案。

展示手册应运而生,并在许多项目中磨砺成型。

在一次整体分享过后,将展示手册发送给项目相关人员,特别是展馆平面设计师。将展示手册做为布展的唯一书面依据,如果要修改,就修改展示手册,并按照“标准文件命名法”更新版本号。

这个时候,展示手册是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核心节点”。

在实践的过程中,展示手册证明了它的价值,所以在我自己的项目当中,展示手册的创作成为展馆策划工作的重中之重。

最后你可能会问,请问内容手册和布展手册怎么写咧?

我已经放出了几张关键的图,借鉴一下撒。

还有,好好学学WORD,它的功能是非常强大滴。

好吧,放一个福利,以下链接有框架性案例,拿走,不谢。

https://pan.baidu.com/s/15a55bCRJEHQRf00tKLjjkw

 




以上,全部

策斩:和有趣的灵魂在一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