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诸侯共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在春秋二百四十二年期间,有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发生战事四百八十多起。史家一般以“三家分晋”作为春秋结束、战国开始的分界点。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建立东周。但此时周已经衰弱至极,统治范围不足600里,对各个诸侯国也失去了威慑力和掌控力。各诸侯纷纷割据称雄,周王名存实亡。 春秋战国时期全国最多时分为大小诸侯国140多个,而有影响力的大国屈指可数,无非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当然还有一些二等小霸,这里不一一描述。 因此,春秋战国时期,最多时有140多个诸侯国,最后当然是秦王扫六合,一匡天下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