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闹文化

 汐钰文艺范 2019-01-05
万圣节有句有名的谚语,翻译成中文就是“不给糖就捣蛋”。过节的小孩子盛装打扮,拿上小篮子,挨家挨户去敲门要糖果,如果不给糖果孩子就开始整人捣乱了,这是万圣节的传统。在这个节日里,胡闹成了主题,孩子可以随心所欲地捣蛋,而大人也可以装神弄鬼,没人会介意。现在很多人抨击“洋节”泛滥,甚至扣上了“崇洋媚外”的标签,然而在这个纯正的洋节之时,却出现了一个值得玩味的细节:万圣节的接受程度远逊于圣诞节、情人节。

  为什么万圣节在我们这个土壤上没有市场?在我看来,原因很简单,我们从不胡闹。“胡闹”可以说是西方人的传统,是一种文化。这样说一点也不夸张。在希腊神话中,万能的神都是胡闹的,丘比特为了捉弄阿波罗把金箭射向阿波罗,却把铅箭射向达芙妮,阿波罗的疯狂追求最终使达芙妮变成一棵桂树。我们都熟知的特洛伊战争,竟然是因为帕里斯拐走了美女海伦而整整打了十年,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因为个人恩怨分为两个阵营,暗中操纵战争,最后神王宙斯在他的天平中加了一个砝码,希腊联军就获得了胜利。神尚且是这样爱玩胡闹,更何况人。相比之下,我们的神都是如此的善良与隐忍,他们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甚至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自我牺牲,却从来不会捉弄别人,更不可能胡闹。唯有一个孙悟空胆敢大闹天宫,却永远是一只“泼猴”。

  西方的胡闹留在了他们的文化基因中,于是形成了一系列的狂欢文化,各个国家都有着不同的狂欢节,意大利人在威尼斯戴着面具,奇装异服;西班牙人更是情愿冒着生命危险与强壮的公牛赛跑,在八月的最后一个周三走上街头,互相投掷番茄,宁可最后集体清理脏乱不堪的街道,也要进行番茄大战;墨西哥的亡灵节更是把失去所爱之人的悲痛转化成了一场带着亡灵一起狂欢的游行……而万圣节只不过是这种包容胡闹甚至推崇胡闹的狂欢文化的冰山一角。不给糖就捣蛋的孩子放到我们的语境里是百分百的熊孩子,但是西方人用节日把他们的胡闹精心地保护起来。我们认为是幼稚,然而西方却毫不犹豫地留住和扩大这稍纵即逝的幼稚。这就是为什么狂欢节、万圣节、愚人节我们从不感冒,这些胡闹的节日在深沉的中国人心中是如此肤浅和莫名其妙,而情人节和圣诞节的“走俏”,也纯属偶然,因为这两个节日带来的巨大商机与我们文化中的勤劳与务实误打误撞,归根结底,还是中国式的节日,中国式的过节套路。

  中华文化几千年来的温柔敦厚、深沉隐忍教给我们用规矩成就一种理想的“方圆”,用克己来成就“礼”;而流淌在西方文化血液中的胡闹基因,则给了他们放肆大笑、随心所欲甚至僭越的权利。因此,我们哪里有所谓“崇洋媚外”,那些“洋节”不过是个形式而已,说到底还是新式的中国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