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0个关键词讲述的极简蒙古史4·蒙古民族

 陆一2 2019-01-05

当成吉思汗开始建立功业的时候,他所在的那个将要取得世界的民族还没有真正形成。

关于蒙古民族的真正族源,现当代多数学者认为蒙古出自东胡。东胡是中国东北部的古老游牧民族,自商代初年到西汉,东胡存在了1300年。东胡语言属阿尔泰语系。东胡是一个部落联盟,包括了族属相同而名号不一的大小部落。秦末,东胡强盛,西汉时被匈奴冒顿单于击败。退居乌桓山的一支称为乌桓,退居鲜卑山的一支称鲜卑。

辞海这样描述东胡:“古族名。因居匈奴(胡)以东而得名。”但这可能是一种误读,“东胡”应该是一个古阿尔泰语词,正确的读法应该是“通古(斯)”。意思是居住在长满柳树的河岸上的族群历史学家也会把汉语和其他民族语言相混淆,东胡并非因为在匈奴东而被称为东胡。“东胡”至少包含两个语族的族群,一个是蒙古语族,一个是通古斯语族。

四世纪中叶,鲜卑人的一支,自号“契丹”,生活在潢水和老哈河流域。居于兴安岭以西(今呼伦贝尔)的鲜卑人的一支,称为“室韦”。室韦与契丹同出一源,以兴安岭为界,南者为契丹,在北者为室韦。

鞑靼也是蒙古诸部的总称,由于蒙古部的强大,鞑靼一名又被蒙古取代,成为室韦诸部的总称。文字记载蒙古之称谓,始见于《旧唐书》,称作“蒙兀室韦”,说明蒙古民族的出现已是很晚近的事。

十二世纪时,室韦诸部完成西迁,子孙繁衍,氏族支出,分布于今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三河上源和肯特山以东一带,组成部落集团。其中较著名的,在这本书中经常提到的有乞颜、札答、泰亦赤兀惕、弘吉剌、兀良合等氏族和部落。与他们同在蒙古高原上游牧的,是贝加尔湖周围的塔塔儿部,贝加尔湖东岸色楞河流域的蔑儿乞惕部,贝加尔湖西面,叶尼塞河上源的斡亦剌部。另外还有三个蒙古化的突厥部落,回鹘汗庭故地周围的克烈部,其西的乃蛮部,和靠近阴山的汪古部。

有亲缘关系的草原游牧民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氏族,几个氏族联合起来成为部落,如塔塔儿部,克烈部和乃蛮部那样的部落联盟。这种联盟随着势力的强弱,有时扩大有明缩小可以持续好几代,甚至存在几百年。蒙古人多次试图统一成一部落联盟,服从一个汗的领导。但这种努力者以失败告终。蒙古人分成许多兀鲁,即部落和小民族,这些部落之间相互争斗,并与塔塔尔人交战。成吉思汗属于乞颜部孛儿只斤氏。

相传十二世纪以前,蒙古人就企图建立一个有组织的国家。在成吉思汗之前,蒙古部落曾经出现过三位大可汗。合不勒可汗,蒙古历史中记录的第一位大可汗,约生活在十一世纪下半叶至十二世纪上半叶。合不勒汗时代是蒙古迅速兴起的时代,其势力超过了塔塔儿部,克烈部和乃蛮部。但合勒汗时代蒙古人与塔塔儿人结仇,又与女真人当朝的金国结怨,使自己陷入两大力量的打击之下,很快失去了继续发展的机遇。俺巴孩是合不勒汗的继任者,古代蒙古的第二位大可汗。俺巴孩汗很可能是想化解与塔塔儿的仇怨而把女儿嫁给他们,在亲送女儿出嫁时被塔塔儿人擒获。根据俺巴孩汗被擒时的提名蒙古各部和泰亦赤兀惕部在斡难河谷聚会,推立忽图剌为蒙古部可汗。他是古代蒙古的第三位大可汗。

忽图剌是蒙古传说中的英雄。他的堂兄俺巴孩被塔塔儿人引渡给金国之主阿勒坦,金人把他钉死在木驴上。忽图剌为了报仇,攻掠了金朝的属地。1161年,金帝派兵远征蒙古,同时求助于塔塔儿人,双方联军共击忽图剌,使忽图剌遭到致命打击。蒙古王权被金朝和塔塔儿人摧毁之后,蒙古统一之路断绝,蒙古人又回到部落、氏族的旧秩序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