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某,女,42岁。2018年11月27日初诊。 患者自诉三年前开始月经不调,经常几个月来一次,且经量特别少;每次来之前伴有腹痛,浑身难受;中医西医看了很多,药吃了不少,时效时不效,一直拖到现在。每次月经过后身体状况能好几天,但过了这几天就全身不舒服,头晕头痛,基本上要延续到下次月经才能好点。希望能吃中药调理一下。 刻诊:人高略胖,面色红;来诊时月经三个月未见。舌淡苔白有瘀点。 诊断:肾虚寒瘀证 治法:温肾散寒,化瘀通经 方用少腹逐瘀汤加减,王幸福老师处方如下: 延胡索15g 小茴香10g没药10g肉桂10g干姜10g川芎15g白芍15g生蒲黄15g五灵脂15g制附子5g当归15g益母草30g泽兰15g怀牛膝10g 7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患者于2018年12月10日网上反馈信息如下:服药后次月,月经如期而至,经量多且一直延续了好几天,至目前为止已延续近10天还未停止,患者心里恐慌,希望老师能开个方子,先把血止住。 因患者家在外地,不方便面诊,网上沟通后王老师处方如下: 生黄芪60g 当归30 g 生地30 g 桑叶30 g 三七粉6g 仙鹤草30 g 生龙牡各30g 断血流30g,3剂,水煎服,日三服 3日后患者打来电话称,三付药服完后血量略减少了一点,但还是没完全止住,询问老师接下来该怎么服药。 王老师处方如下: 生晒参20g 生黄芪60g 当归30 g 生地30 g 桑叶30 g 三七粉6g 仙鹤草30 g 生龙牡各30g 断血流40g 菟丝子30g 阿胶10g(烊化),5剂,水煎服,日三服。 5日后患者反馈,血已完全止住,且身体状况良好,没有以前那种不适感。希望老师再开方巩固治疗,此为后话。 按:闭经一症大体分为虚实两种情况,一为化源不足,一为瘀阻不通。此患者月经将来未来时常伴小腹疼痛、全身不适,不通为痛,结合舌象,辨为血瘀;此外该患者舌淡苔白,辨为气虚寒证,综合各种症状,诊断为肾虚寒瘀闭经证。治疗首先应当以通为主,以补为辅,解决患者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诊服药后,患者月经按期而至,经量剧增,当为蓄积日久所致。治法当遵循塞流、澄源、复旧的治崩大法,急则治标。 二诊、三诊处方为傅青主的老年血崩汤加减,此方为王老师临床治疗崩漏的常用方,对于妇女崩漏,即西医所说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有非常好的效果,运用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加减,一般遵循青年崩漏多血热,止崩的同时清热凉血;中年崩漏多瘀郁,止崩的同时疏肝通瘀;老年崩漏多虚损,止崩的同时滋补肝肾,方能达到好的效果。 二诊后崩漏未完全止住,考虑患者患病时间较长,瘀久必虚,病情虚实夹杂,酌加补气固摄之药,故加生晒参20g、断血流加至40g,加菟丝子30g、阿胶10g固摄止血,患者服药5剂后血止。 断血流为老师临床治疗崩漏的专药,运用于出血及崩漏症中,止血神速,疗效斐然,且无副作用,止血不留瘀,王老师临床用量一般为30—60克。 古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能摄血,血能载气”“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等说法,揭示了气血之间的紧密联系。血液能在脉道中正常运行,需要气的推动固摄,出血量较多,会造成气血之间相互维系的平衡被打破,用药的目的则是调整气血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 成都中医药大学邓中甲教授在讲述气血关系时,将二者比喻为司机和车辆的关系;汽车运行要靠司机开车,气要行血;而司机必须要坐在车上开,又使血要载气,一旦血丧失了,气无所附,也会随之流失。比喻贴切,令人记忆尤深。此案的治疗过程也验证了治疗崩漏不能一味止血,必须重视气血关系方能取效。 崩漏属临床难治之症,往往虚实夹杂,容易反复,治疗起来一波三折,王幸福老师在一篇名为 “辨证心悟—崩漏治法之我见”的文章中详细分析了崩漏的辨证论治,可资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