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进技术 | 市儿童医院2019年技术再迎新突破——成功实施首例V-VECMO 将双肺“罢工”的女孩...

 昵称33542116 2019-01-07


2019年元旦,济南市儿童医院成功实施救命神奇技术——V-VECMO(人工肺)代替肺脏,将双肺“罢工”——患重症肺炎并发多种严重并发症的6岁女孩新新(化名)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在省内由儿科ECMO医生团队独立实施完成V-VECMO技术的尚属首例。该技术是代表一个医院,甚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危重症急救水平的一门先进技术。

 


2018年12月30日,元旦放假的第一天,夜幕渐渐降临,一辆120急救车载着病重的患儿飞驰而来。新新因发热咳嗽半个多月,在当地多家医院虽经多方救治,但病情无法控制,逐渐加重,由重症肺炎并发肺不张、脓气胸、纵隔气肿、广泛皮下气肿和严重脓毒症,急转入齐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

这时的新新面容倦怠,精神萎靡不振,气喘无力,两侧胸部引流管中不停地流出气泡和少量液体。重症医学科马上投入抢救,在无创呼吸机的支持下,经联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病情仍没能有效缓解,随即改为有创呼吸机支持治疗,氧合虽有所改善,但肺部病变仍然在进展,脉氧在一度平稳之后,再次呈下降趋势,常规治疗已经无法满足正常的氧合,患儿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重症医学科主任曾冬生、首席专家李军紧急召集科室ECMO团队成员和麻醉科、小儿外科、心脏外科等相关科室的专家一起进行病例讨论,最后形成共识,认为只有使用体外膜肺,让患儿严重损伤的肺脏休养生息,方可能使其度过难关,并得以修复,最终解决问题。

说到ECMO,大家可能疑惑了。ECMO是“体外膜肺氧合”的英文简称,是抢救常规治疗无效的严重心肺衰竭的最有效的手段。在临床上,ECMO根据治疗目的不同,主要分V-AECMO和V-VECMO两种模式,前者用于严重心肺功能衰竭的患者,对心脏和肺都有支持;后者用于严重呼吸衰竭的患者,主要是对肺的支持。对于新新目前的病情来说,若借助V-VECMO这一支持手段,就可以减轻孩子病变肺的负荷,让它得到充分的休息,为原发病的治疗创造机会。但这种技术要求高,实施起来难度很大。况且,V-VECMO技术的实施在省内儿科尚无先例。

怎么办?是按常规继续治疗?还是知难而上?


在报请院领导和医务科同意后,重症医学科决定立即启动ECMO程序,并制定出完整的治疗方案和可能发生各种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鉴于V-VECMO省内儿科尚无先例,特别邀请了北京和省内有关专家前来协助。在和家长进行充分沟通同意之后,科室ECMO团队在科主任曾冬生、副主任姜琴的现场指导下,各项术前准备如管路预充、静脉置管等有序进行。

手术在2019年1月1日的晚上18:45正式开始,到19:15上下腔静脉置管完成,迅速连接ECMO机器,仅用了30分钟,手术十分顺利。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只见黑红色的血液从患儿体内引出进入膜肺,而鲜红的血液从另一端输入患儿体内,1秒,2秒……,脉氧逐渐上升,1分钟之后脉氧从术前的65%上升到100%,患儿发绀的口唇和指甲也慢慢转变成红色。

在场的医护人员们终于松了一口气,相视露出会心的微笑。直到这时,他们已两天两夜没有休息,好多人都一天没有吃过一点东西。可ECMO团队的骨干成员还要24小时不间断地守护在患儿身边进行观察和特别护理。在困难面前,他们加班加点;在生命攸关之际,他们勇往直前;他们的无畏付出换来生的希望,目前ECMO机器运转良好,新新的病情趋于稳定。

在繁忙的工作中,跨越了2018,在希望的期盼中,迎来了2019。为了诗,为了远方,为了共同的理想,儿医人开始了新的一天,新的一年。

危难之际处处彰显儿医精神,齐鲁儿医新门诊工作井然有序,重症医学科更是以首例ECMO的成功开展为儿医、为2019新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这次首例ECMO的顺利实施,背后凝聚着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大量的辛苦和付出。在半年之前,科室就组建了ECMO团队,并多次派出骨干力量外出学习和培训,并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动物实验和模拟演练,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以确保病人安全。

ECMO的顺利实施,标志着齐鲁儿医在重症抢救领域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跻身于国内先进行列。


来源:市儿童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