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渐行渐远的老行当:棕扫把制作

 轻风无意 2019-01-08

图文||空竹

渐行渐远的老行当:棕扫把制作

“往昔摇曳在竹园,今日悄行庭院间。俯首折腰亲大地,虚怀摆尾拜青天。”扫把,延续千年的日常生活日用品,家家户户都离不开。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家用手工制作的竹扫把,棕榈做的扫把因选料、制作工艺繁琐,已逐渐被新型美观的塑料扫把所代替。

用棕榈做的棕扫把至今仍能见到,是因为其采用纹理致密,外坚内柔,耐潮防腐的南方常见植物棕榈做原料,绿色环保,价廉、经久耐用而延续下来。唐代韦应物有棕榈做蝇拂著名诗句:“棕榈为拂登君席,青蝇掩乱飞四壁。文如轻罗散如发,马尾牦牛不能絜”。过去的棕蓑衣、棕箱、棕床制作,在现代工业不够发达的年代是常见手艺,如今几近销声匿迹,很难看不到了。

传统手工艺已渐行渐远,不久的将来是否还能见到手工扫把的制作,还真是个未知数啊。

渐行渐远的老行当:棕扫把制作

在江山市清湖镇老街,笔者偶遇正在家里扎棕扫把的老师傅。师傅柴文明今年50岁,自幼随哥哥做棕扫把,已经有30多个年头,虽然年纪不大,但绝对称得上是“老师傅”了。“别看扫帚简单,其实是个细致活儿类!”

柴文明边扎边聊,“从原材料采集、麻料、捆料、制作,到扫把捆扎,筢毛,修边,全部加起来大概有二十多道工序吧。一天最快也只能做三把扫把。随着人工费,收料价格上涨,江山周边原来跟我做同样手艺的人基本该行。”问及销售情况,柴文明说:“因为受便宜的机械化生产的塑料扫把的冲击,一把棕扫把,也就20块钱,价格上不去,扎一把棕扫把,没多大利润。现在年轻人是不乐意学这门手艺了。多年以后,或许这门手艺会跟做棕蓑衣一般失传了。其实我现在也不靠扎扫把为生了,今天正好下雨天才在家里扎几把,周围邻居会到我这里买几把,还有几个工厂会到我这里订,他们都认准我扎的扫把。我扎的扫把家里用用十年都不会坏!”

柴文明师傅扎的扫把极其结实坚固,做工细致,就像是工艺品。

渐行渐远的老行当:棕扫把制作

图片说明:麻料:把每张棕榈铺平,然后整理好;然后棕榈一捆捆绑好。

渐行渐远的老行当:棕扫把制作

把捆好的原料棕榈绑在扫把柄上;用料五扎。里面再塞点棕丝的填充物,让扫把更结实。

渐行渐远的老行当:棕扫把制作

然后用竹板夹定型

渐行渐远的老行当:棕扫把制作

定型后给扫把穿线固定是最费事费力的活儿,也是最关键的技术。

渐行渐远的老行当:棕扫把制作

最后用铁钯把棕榈打毛

做棕扫把的主要工具:竹夹子、、剪刀、尺子、铁钯、铁扁针等。

渐行渐远的老行当:棕扫把制作

渐行渐远的老行当:棕扫把制作

渐行渐远的老行当:棕扫把制作

渐行渐远的老行当:棕扫把制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