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其他省虞氏主要支派基本情况简述(3)

 老渔翁藏 2019-01-09

一、河北省抚宁县“董家口虞氏”

据虞一杰宗亲撰写的《寻宗亲觅乡音-北方行纪实》一文记载:明朝隆庆二年(1568年)年间戚继光为抵御倭寇从浙江金华召集修、守长城民工,具体负责河北抚宁县驻操营镇董家口一带的修、守长城工作,在这大量的金华民工中,其中也有很多义乌华溪的虞姓宗亲,随后这些民工的后裔常住定居于董家口一带。由于受欺负、环境不好等原因,虞家人在董家口呆了一段时间后,于清朝乾隆年间陆续搬离了董家口,分别迁移到本县的河口、前所村和绥中县小河口村及辽宁建昌、内蒙等地。由于抚宁县董家口一带的方言凡是“yu”的读音与“yi”接近,所以“虞”就念“一”了。现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等地的虞氏宗亲,尽管离开董家口200多年,乡音不变。故不问你祖籍哪里人,只要你将虞姓念“一”,他的祖宗就是在董家口,也可以说,他的老祖宗就是浙江义乌。由抚宁县董家口迁往本县的河口、东山根、虞台等村的虞氏,现有虞姓人口三、四百余人,其中河口、东山根两个村的人口居多基本上都是虞姓,其中河口村全村有虞姓25户,138人;东山根村有虞姓60余户。

二、辽宁省绥中县小河口村虞氏

据虞一杰宗亲撰写的《寻宗亲觅乡音-北方行纪实》一文记载:由河北抚宁县董家口迁往绥中县小河口村的虞氏,当年最旺盛时,虞姓有六大院落,附近各条山沟里的其他姓氏人员都来租种虞姓家族的田地。因地处长城脚下,崇山峻岭之中,交通不便,随着岁月的变迁,有能力的虞氏人都慢慢迁离了此处,现在全村大约六、七百人;也有部分小河口村的虞姓宗亲迁到绥中县西甸子镇西甸子村(老名叫老虞庄)居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