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术合伙人该拿多少股权?

 田美风子 2019-01-09

技术合伙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角色,他的价值在项目初期产品研发阶段比较重要。但是随着产品的完善,技术合伙人的重要性在项目中急剧下降。因此,应该把技术合伙人的股份按照长期考虑来看。


一个创业团队股权是有限的,除了给技术合伙人团队的股份,还要考虑后面做营销、产品、渠道的员工股份。如果给技术人员过高股份,后进来的人觉得自己价值大于他,而拿到的股权却少很多。那么这个团队就会很不稳定。所以,在给技术合伙人股份时,要考虑到以后加进来的人。


另外,一些技术合伙人通常都很不愿意承担风险,项目基本不愿意出资。出力不出资激励的效果不足,将自己的风险降到最低,相当于让创始人背全部的风险。任何事情的收益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承担的风险和收益成正比。所以,不仅贡献要与股权成正比,承担的风险也要与股权成正比。


上述问题的核心要素是:技术合伙人在团队的长期价值有多大,他承担的风险有多大。根据股加加股权激励设计的实操经验来看,技术占股最好不应超过20%,并且必须出资,和公司利益绑定在一起。


对于一些人宣称技术合伙风险巨大,尤其是初期加入的技术合伙人,股加加不这样认为。对于任何人来说,不更新自己的技术和学习就必然被社会淘汰,之所以说技术人员风险巨大,是因为技术人员长期投入到某项产品研发中,一旦失败,沉没成本巨大,因为你的技术已经跟不上行业最新技术水平。这不过是没有保持持续学习引发的自身问题,并不是公司原因。


关于出资,股加加建议在股票和现金之间弹性调配比例作为薪酬。比如高现金和少股票,少现金和多股票。这个可根据公司需求进行约定,没有统一标准。


比如小米早期的对技术人员的股权激励就是在高现金和少期权,少现金和多期权进行自由选择,当时大多数员工就选择了高现金+较少期权的方案。当时雷军允许员工自己掏钱投资,每人封顶30万元人民币。当时公司一共70多人,差不多60个人掏了钱,总共投了1400万元。据报道,小米总裁林斌也曾自掏腰包买公司股票。小米的几名联合创始人基本都持股3%左右,而林斌持股13.3%。小米股权激励并非一刀切降薪,对薪酬的设计会充分考虑实际情况,不影响现实生活状况。


只要真正把团队利益捆绑在一起,才会有战友、同甘苦共患难的感情,才能真正起到激励作用,一旦精于计算如何将自身风险降到最低,从而全身而退,干脆就别创业了。

不想错过股权激励最新资讯,想要看股权激励干货,可以移步“股加加”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