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门有条580多年历史的皇族村,很多古建筑,本地人都未必了解

 369蓝田书院 2019-01-09

古韵慈溪

慈溪,是宋元古战场周边几大皇族村之一。立村至今有580年历史。


今天,小编带大家深入慈溪村,欣赏村内的古建筑群落。

点击观看视频《本厚慈溪》↓


祠堂

慈溪宋室亲臣赵公祠(本厚堂)



建于明朝万历年间,为该村开族宗祠,供奉慈溪立村始祖赵士斌公(建安郡王第五代子孙)及历代祖先神位。光绪八年(1882年)重修,2014年村民捐款全面维修。


▲宋室亲臣赵公祠大门

▲本厚堂

▲宋室亲臣赵公祠内


祠堂坐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672平方米,为三进二天井。采用传统的抬梁与穿斗相结合的木构架,础上立柱,柱承木梁把抓柱,每一进与二进采用斗拱系板承托屋面重量,斗拱由精美的雕刻驼峰型木承托,特别是正门系板雕成飞龙梯,再架于梁上,每组斗拱曲线优美,有着独特的艺术亮点。祠堂的挡风墙为官帽式封火山墙,壁画保存较好。



门口共有六扇门,高六米,大门左右两旁鼓台的石构件石雕、正面两屋角的砖雕、石雕以及正面屋檐下的横眉木雕,做工都非常精细巧妙。



本厚堂具有一定规模,是慈溪村的代表建筑之一,有较重要的文物价值。2017年公布为江门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慈溪诸公祠


慈溪村除了赵公祠和祠堂群外,还有济泉、燕居、彦富、健荣、南塘、定美、炳南、勤伯、世重、佑领等公祠。



安山村诸公祠


安山村有灿廷梁公祠和景星梁公祠。灿廷梁公祠建成已有两百多年,景星梁公祠为灿廷第二子建的公祠。


▲安山村灿廷梁公祠

▲安山村景星梁公祠


古建筑

岩龙庙



俗称北帝庙,位于慈溪村大元山西南边。该庙始建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建,中华民国十一年(1922年)维修,现有专人管理。岩龙庙坐东北向西南,砖木结构,三路两进,通面阔22米,通进深18.5米,占地面积357平方米,通高5.8米。正门花岗石板凸字雕刻“巌龍廟”三个大字,两侧石楹联为“岩通帝梦,龙觐圣颜”,门头画有黑龙在云雾中张牙舞爪的壁画,两旁有彩绘壁画,外墙画有多幅壁画。一进为前厅,中间留天井,门厅两侧有耳室。文武庙门前的楹联是“文光争日月,武烈互乾坤”


 

陈老官庙


位于慈溪上联里,始建于清康熙三年甲辰年(1664年)。原是黄泥砌成的庙宇,解放后拆除,本世纪初由旅外华侨赵子茂先生及乡村父老筹款重新建造。庙里供奉着陈迪(人称靖献先生)、何不管、陈重生三人的肖像。陈迪是明朝二品官,曾任安徽省巡府、朝廷尚书,忠贞节烈,深得百姓敬仰,身后百姓建庙祭拜,后渐神化,中原盛行,清代传入广东。何不管,山东人,自幼学武,卖武为生,曾聚山为王,被陈迪捉拿归案;陈迪视其为人正直、武艺高强,用为贴身卫士。陈重生,为陈迪拾得的弃儿,故名重生;将其养育成人,后为明朝杰出将军。


 

文昌阁


位于慈溪安山村,始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坐东南向西北,占地面积96平方米。塔身平面为六角,直径3.4米,边长3.3米,首层塔身占地28平方米。砖木结构,阁身以青砖砌筑,三层,通高23米。塔身以高台基承托,正面设台阶。首层正门匾额为“天开文运”,两侧楹联为“鹏起云宵程九万;蛟腾天水浪三千”。二层正面石匾刻“文昌阁”三字,方形窗户。三层正面石匾刻“慕光”二字,圆形窗户。各层檐下均有花鸟纹灰塑。阁顶为六面攒尖顶。该阁为清代文昌阁典型形制,保存较好,具有一定文物价值。


 

安山更楼及围墙


位于慈溪安山村。约建于明代,用于护村防盗。更楼坐西南向东北,宽8.8米,深3.73米,高8米。三合土结构,墙厚60厘米,木楼梯上落。楼顶平台式,建青砖楼梯屋。更楼两侧建有围墙,东北至西南走向,残长178.3米,高1.6-2米。据说从前安山村民常与北面的慈溪村民对峙、争斗,更楼及围墙起到了护村防盗的作用。

▲安山更楼

▲安山围墙

 

本厚学校


▲本厚学校主楼


位于慈溪村后山,占地面积近百亩。从学校开办到停办的76年时间里,它为社会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有用之才,它是海内外慈溪人合力兴办教育的见证。该校1934年动工,1935年落成。建校发起人为本厚学校第一任校长赵建渠。学校由慈溪旅外乡亲建校董事局负责筹资,慈溪村民积极配合建设。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用原始的工具和人力把山坡平整为建校用地,董事局聘请了广州最著名的建筑公司承建,建筑材料全部购自香港。教学楼的设计严谨,外观形似西洋教堂,内为两层西式楼房,有12个课室。整座建筑有较强的防御功能,楼顶前后设有枪眼,可打击入侵者,前后校门有两层坚实的木门和铁门。日本侵华期间,教学楼遭日军飞机轰炸,墙体、楼板坍塌。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海外乡亲又捐资重修。



新中国成立后,新会县教育局把本厚学校改为新会第八区中心小学。入读本厚学校的,不但有慈溪的学生,还有来自附近几个村庄的学生。1982年,本厚学校增建慈溪初中部;2006年,慈溪初中部被并入新会四中。2011年,因村中学童日少,慈溪小学部也被并到古井小学。至此,本厚学校也完成了它作为乡村学校的使命。


2017年,江门市文联、江门市美术家协会把本厚学校闲置的校舍利用起来,打造一个紧贴乡土、融合自然、触摸历史的艺术驿站——“古井艺术部落”,这一想法得到了慈溪村委会和古井镇政府的同意和支持。展望不久的将来,本厚校舍必将“蜕变”为众多艺术爱好者的钟爱之地、创作之所,本厚文脉也必将在传承中延伸、创造出新的生命。


▲古井艺术部落一角

 

福音书室


福音书室位于慈溪万寿里。赵建渠牧师用西医西药为村民治病、给产妇接生的诊所。


▲福音书室


来源:古井信息、江门旅游 责任编辑:林育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