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壹课平台《收获》(9月份)月赛点评与分析

 太行森林 2019-01-10

因为家里的事情,九月点评姗姗来迟。这时候如果影友催促,我可能会崩溃,首先感谢大家的理解。

 

九月的《收获》主题,我其实有点“犯坏”,因为正好是秋收季节,“收获”这个题目很容易联想到“秋收”,然后拿出来大量收割、麦穗之类的雷同作品。实际上,除了“粮食”,举凡事业、学业、人格、感情、健康、家庭,都可以引到“收获”这个题目上来。我特意挖个陷阱,其实就是想看看大家的思考是不是深入,能不能破出有个性的题目。遗憾的是,多数同志还是“中招”了,在我看到的片子里,收割晒场占到了半数以上,这不是我希望的结果哦!

 

好吧,我们这次不错的作品是这些

 




                  收获的姿势》  水寒

                            

水寒是老群友,他的特点就是思考比较深入,着眼点和别人不同。这件作品把知识和孩子的成长作为“收获”的内涵,主题上明显胜出多数作品。作者对线条的使用很有心得,一是在书店这种比较嘈杂的地方,利用书架遮挡切割出一个相对简洁的空间;二是小朋友脊背和书架的平行线,让画面分出了层次。此外,两个小朋友的姿势和“开学季”的招贴呼应,让内容和形式协调起来。



                     《劳动~收获》--磐石

这组作品有三个明显的优点,一是能选择不同的场景,做到了各具特色;二是单幅作品的色彩和氛围比较统一;三是拍摄有设置前景和后景的意识,作品有层次感。需要提高的是:第一视角和景别的变化还不够丰富;第二文字没有跟上,有些内容还需要读者去猜想。在九月的组照里面,整体上很突出。




                       《种泡泡》--王二平

看起来是“耕种”,实质上是童趣,这种小错位在本月大量农田耕作照片雷同的前提下还是很讨巧。我估计是蹲着或者趴着完成的拍摄,已经这么辛苦了,索性躺下拍让孩子的神态动作更突出一下,是不是也可以尝试?




                       《风雨同行》--乐山水

      为支援三线建设,他们从东北来到云贵高原。当年的姑娘、小伙也变成了如今的白发老人。她们不仅为祖国贡献了青春,也收获了不离不弃的爱情。

把岁月中凝聚的感情归纳为“收获”,也是很有想法的作品。画面设计的很清晰,老人手挽手也很动人。这件我入选有奖励想法的成份,单说画质还是有需要提高之处的。两个草帽是很好的呼应,但是取景似乎太“挤”了,毕竟“没有脑袋”真不是中国人习惯的审美。还有呢,文字说明又想讲故事又没说透,还是需要提高的。




                      《今天生意好》--王建卫

挣钱当然是一种收获,我很喜欢作品的爽朗。本作仔细研究,传达信息需要的视觉元素都包括在内,人物动作表情都很到位。并没有特别深入的内涵,但是作为一张“把故事讲清楚”的照片,算得上很不错了。后面还不够干净,特别是“宗申”有一点抢戏,但还是在我能接受的范围之内。

                    

 


                       《硕果累累》--泉

主体突出、人物状态到位,前景是个小技巧,用的不错。这张照片在地方媒体上发表或者投一下农民展,都是有竞争力的。




                     《赶海归来》--吾山

赶海和秋收内容上能差多少?但是这一点错位就显得很突出。作者线条应用的很好。一是切割空间,二是形成了近于平行的两条线,产生趣味。三是大家可以假设一下,如果左上角开天窗,会是什么样的惨状?




                         《晒场收粮》--陈建增

其实也是丰收,是不是和别人的不一样?视觉和内容上的错位让读者有新鲜感,就记住了这张照片。陈建增老师在群里的技术水平高人一筹,但这张的制胜点不是画质,而是想法。现在是图片爆炸的年代,“不一样”才是存活之道啊!

                    



                        《抢收》--陈富友

陈富友这次投稿的作品很多,我之所以选择这一张,主要是因为劳作的主体不是人,而是机械,机械的劳作力量大,画面里冲击力比较强,和同题材作品相比较有特色。

                  


 

                         《收获》--王西军

这可能是最符合大家心目中“典型秋收”的照片。我喜欢这金黄的颜色和引导线。而且从作者所处的位置上推断,拍摄这张照片还是下了一定功夫的,值得鼓励一下。


 





按照惯例,我们下面谈一些问题。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问题图片”其实都是比平均水平好一些的,我选择并不是因为作品差,而是问题典型,可以给大家说一说。也感谢咱们的群友愿意那作品出来给大家分享:




丰收的喜悦

迎接新成员



无处不在

三组片子在主题上都是有想法的,但是出现同一个问题:单一场景单一内容单一视角没有必要的反复出现,这是编辑的大忌。“迎接新成员”应该全家出动,不应该是一个人;“无处不在”应该是多个场景,不应该是单一人物单一场合。让读者感觉内容和题目矛盾,对作品可是减分的哦。


 满载而归

把话说清楚,是好作品的一项重要指标。本作明显是一个活动场景,作者用了背景板、旗帜和证书三个元素来说明活动的内容,应该算很用心了。但是因为取景的问题,三个元素读者都没看清楚……


《秋日私语》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一对恋人相拥在金色的银杏树下……

立意很有小情趣,色彩很好,气氛很可爱,为什么不能把下面稍微裁掉一点点呢?大家要有意识,我们跟设备之间,是我们“说了算”。不是说机器给了我们什么比例,我们就必须按什么比例走。


圆梦的喜悦

故事是个好故事,但是最感人的信息图片里都没有体现。读者从画面看不出单亲和残疾,也看不出单亲和残疾给小姑娘求学平添的艰难,这样感染力就减分了。


书海拾贝

其实这是很不错的照片啊,和我们第一幅水寒老师的作品立意相似,对画中人形象的刻画要我说更胜一筹。如果没有图片说明,我就把他选进十佳里面。恰恰是图说显得不合情理:第一,如果卖掉的是“复习资料”,我们都知道那是很枯燥可怕的东西,这小朋友怎么会读的津津有味?第二,能看懂“高考资料”的,至少也是高中生吧?高一也要十六岁,这个小朋友看起来小得多啊!图文是一个整体呈现,内容协调是加分项、内容分离是减分项、内容矛盾那就很麻烦了。



总结:好啦,九月就是这样。说实话我不算满意哦,第一是大家深入思考分析主题的功夫没有下到位;第二是在摄影语言的运用上还比较单薄,平铺直叙的时候太多。没关系,好多影友才起步,只要有进步就可以。十月份题目是班委团起的,双主题我也是第一次接触,希望大家有好的表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