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震华夏的三国第一号大将关云长被何人所擒走了麦城?“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耳熟能详的成语说的又是谁?这个人就是东吴孙权麾下大将吕蒙(字子明)。 吕蒙是继周瑜、鲁肃后,确保东吴能与魏、蜀鼎足而立的国之柱石。然而年少时的吕蒙正如《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所载“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照此发展下去,吕蒙至多只会成为一个以勇武著名的偏裨将佐而已。可事实是吕蒙“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周瑜字)”,陈寿评价说吕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谲郝普,擒关羽,最其妙者。初虽轻果妄杀,终于克己,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连鲁肃禁不住称赞说“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吕蒙终于成为孙权颇为倚重的股肱之臣,达到了他人生事业的顶峰。那么,促使吕蒙人生事业发展走向质变的是什么?毫无疑义是学习!这在《三国志·吴书·江表传》中说得再也详细不过。 起初孙权建议吕蒙和蒋钦现今肩负一方重责,应该多读书增长学问取得更大成绩(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不料吕蒙回答说:“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意思是军中事务繁杂,恐怕没有多少时间来读书。当然还有另一层意思:我出身贫苦,少无所学,如今半大不小,再去读书,恐怕来不及了。孙权再启发道:我难道会让你们成为读书讲经的文吏吗?只不过让你广泛涉猎鉴往知今有益时局罢了。你说你事务繁杂,难道还有我的多吗?我少时历览《诗》、《书》、《礼记》、《左传》、《国语》,唯独没有读过《易》。到我接掌江东以来,常熟读反思三史(魏晋南北朝以《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诸家兵书,真是大有收获。像你们(吕蒙、蒋钦)二人,性巧多思,能举一反三,学习必然有收获,怎么能不努力尝试呢?应该抓紧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说他曾经“一整天不吃饭,一整夜不睡觉思考,没有什么收获,不如赶快抓紧学习啊”。汉光武帝刘秀身处群雄争战之际,依然手不释卷。曹操也自己说活得越老越想学习。你们难道不想发奋努力有更大作为吗?吕蒙至此恍然大悟,“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此后的吕蒙如虎添翼,谋略奇计层出不群。一次,吕蒙问以儒将称雄的鲁肃面对强敌关羽有何良策应对,谁知酒后的鲁肃轻率回答说到时看情况采取措施。鲁肃陈明利害,一下子拿出了五条计策。鲁肃大为惊讶,“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孙权由此大发感慨:“人长而进益,如吕蒙、蒋钦,盖不可及也。富贵荣显,更能折节好学,耽悦书传,轻财尚义,所行可迹,并作国士,不亦休乎!”毛泽东同志也由此激励解放军指战员说:吕蒙如不折节读书,善用兵,能攻心,怎能充当东吴统帅?我们解放军许多将士都是行伍出身的,不可不读《吕蒙传》。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阻挡,知识正成为超越一切资源的强大力量,学习也变得紧迫、必须。于个人而言,学习已成为终身化、常态化,“学习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管理学的管理主体从当初的“经济人”,到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人”,X——Y理论的“复杂人”,到今天学习型组织的“学习人”。于企业而言,企业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拥有比你的竞争对手更快的学习能力。企业最终将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组织”,不再是一个“终身雇佣的组织。”于社会而言,设若每个人、每个企业都动起来,那么学习型社会将指日可待,则国家民族的强盛将有了持久不懈的动力和源泉。吕蒙折节好学的事例正好给那些借口没时间学、不愿学、不想学的人以鞭策和教益:学习永远不晚(赵永奇/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