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三阳和六经 凡读过《伤寒论》的人,都知道伤寒是以六经辨证的。六经就是三阴三阳。三阴三阳是怎样产生?又怎样为中医学所运用的呢?下面谈谈这个问题。 古人分析事物的属性,起初只有阴、阳两个方面。后来觉得只分阴阳还不够,也不能说明较为复杂的问题,于是又把阴阳各分为三,便成了三阴三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愿闻阴阳之三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就是说:阴阳虽然能代表事物的两个方面,但是对于不同事物的每一方面,其阴或阳总是有偏多偏少的不同,因此它的作用也就各不相同,所以又分为三阴三阳。 三阴三阳用到中医学方面,在《内经》就有:一是用以代表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如《素问·天元纪大论》“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就是。二是用以代表脏腑的,如《灵枢·经脉》以太阳代表膀胱与小肠,阳明代表胃与大肠,少阳代表胆与三焦,太阴代表脾与肺,少阴代表肾与心,厥阴代表肝与心包络。由于各脏腑的经络,有由胸走手、由手走头、由头走足、由足走腹的不同,因此又把各脏腑及其经络区分为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这样就由六演变为十二,由抽象的概念演变为具体脏腑 经络的名称了。 三阴三阳在中医学中不但代表了六气、脏腑和经络,到了汉代张仲景著的《伤寒论》中又用以代表疾病的类型。如“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太阳病,“胃家实”为阳明病,“口苦、咽干、目眩”为少阳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为太阴病,“脉微细、但欲寐”为少阴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为厥阴病。这就是历代《伤寒论》注家所说的“六经”。 《伤寒论》中划分六种病型,本来是和六气、脏腑、经络都有着密切关系的,所以也只有以三阴、三阳命名,才最为全面,最为恰当。试看《伤寒论》中的篇名,只是《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等等,而不是“辨太阳经病”“辨阳明经病”,其原因就在这里。《伤寒论》的注家和读者们,都习惯于把三阴三阳叫作“六经”,“六经”读起来比“三阴三阳”方便,但是容易使人错误地认为“经”即“经络”之经,由此把人引入歧途。例如,有的《伤寒论》注家竟说:《伤寒论》只提足经,不提手经,是由于足经长,手经短,言足经就能包括手经。刘草窗竟进一步提出了“伤寒传足不传手”的谬说。他们直接把三阴三阳等同于经络,这都是从六经的“经”字引起的错误。柯韵伯在《伤寒论翼》中说:“仲景六经,是‘经界’之经,而非‘经络’之经。”意思是说,六经之经是面,而不是经络之经的线,这一解释倒很正确。但是张仲景只提过三阴三阳,何尝提过“六经”?正如章太炎在《猝病新论》(现改称《章太炎医论》)中所说:“仲景本未直用‘经’字,不烦改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