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药性详细讲解,很珍贵,收藏一下吧

 炜翔与家人 2019-01-10

中药药性理论体系是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药性是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效 应和针对临床病症的实际疗效而形成的,是对药物 多种作用的高度概括。传统中药研究在不断完善过 程中创立了各种药性理论,这一整套的药性理论构 建了一个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的药性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科学工作者,运用现代科学方 法对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做了大量的研究工 作,但对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与中药药性理论中 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及中药功效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则存在不足,尽管中药药性的研究思路、技术 方法有创新,但由于受传统思维观念影响,不能对 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实现实质性突破,难以系统揭示 中药药性的物质基础与作用原理。有关中药的现代 研究,大多从化学药物的药效角度来认识中药的性 能、药理效应与药性,药物性能与证候基本上是各 自分开研究的。由于性味与功效的分离,药与证的 分离,使有关研究在揭示中医药的科学内涵上以及 有效指导中药临床合理运用方面非常有限。

中药药性详细讲解,很珍贵,收藏一下吧

中药药性详细讲解,很珍贵,收藏一下吧

中药药性详细讲解,很珍贵,收藏一下吧

中药药性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 沉、十八反和十九畏等性味理论,它是中药基本理 论的核心,其中四气、五味和归经为中药药性理论 纲领部分。正确认识五味药性对五脏调节作用及其 作用规律,对于完善和阐释中药药性理论的科学内 涵,更好地指导药性功效的化学及生物学基础研究 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对提高中药现代研究具 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为此,本课题组以活血化瘀药 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药物-五味-物质-效应-功 用”五位一体、紧密关联并相互佐证的中药五味化 学及生物学基础研究思路[1],建立五味的客观表征及 其生物效应系统表达的研究模式,同时建立相关的 方法,从受体靶点、组织器官、整体动物等多个层 次的生物效应表达研究并加以关联,以期科学阐释 活血化瘀中药五味药性功效的化学及生物学实质。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近十几年,国内研究学者发表过相关研究综述 或论文来讨论药性问题,也有应用现代科学技 术和方法研究药性的许多探索性的研究报道, 这些文献为认识中药药性各性能的内在关联性和开 展药性的科学内涵研究提供了有益线索。

中药药性是药物施之于机体后产生的作用,功 效是药物作用于人体后产生的对疾病有治疗性的作 用。中药药性是针对机体生理状态所产生的效应, 其功效主要是针对机体病理状态所产生的效应。中 药药性及其功效表达与疾病的性质具有密切的针对 性,也是中医药临证治法、遣药组方的重要依据, 如药性的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与疾病的病 因、病位、病性、病势密切相关,四气说明药物的 寒热属性,五味说明药物的功能特性,归经说明药 物作用的部位,升降浮沉说明药物作用的趋向,各 自说明药物功效的一个方面,与功效关联的特征性 十分明显。

传统中药药性理论认为:中药性味“法于四时” “入腹知性”,即从中药性味的本体(物质基础)和 其效用(生物效应)2 个层面概括了性味的基本内 涵,同时又说明二者是一个事物不可分割的互相对 应的 2 个方面。药味的生物效应表达又可推演为药 物作用的趋势(升降沉浮)、药物作用的靶点(归经) 以及药效活性(功效)等不同的表达模式。由此出 发,才能以普遍联系的视角,全面阐释中药五味理 论的完整性。活血化瘀药为最常用的一类功能相同 的药物,但由于不同活血化瘀药的性味不同而表现 在作用趋势、作用位置(途径、通路)和作用功效 的差异,并作为血瘀证临证治法、遣药组方的重要 依据。本研究拟以活血化瘀一类传统中药为对象, 基于活血化瘀作用的一致性和不同药味的差异性, 以现代科学手段开展中药药性理论研究,阐明五味 药性、药物作用的趋势、药物作用的靶点(归经) 以及配伍对药性影响的科学内涵,提高对五味与功 效的化学和生物学的关联的科学认识,形成创新的 研究思路和策略,获得能体现中医学的“整体观” 的学术价值的创新研究成果。进行药性与功效的关 联性探讨,对传统中药药性理论的升华、指导中药 配伍组方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在中药药性研究中,五味药性的研究尚 处于起步阶段,并且五味药性研究还存在诸多瓶颈 和技术难题。

1.1 药性是功效的内在依据研究不足 中药药性各要素以其各自的特点,从不同角度、 不同层次上反映了中药的性质及功能。药性各要素 之间相互联系和补充,综合形成具体药物的独特效 用,成为中药功效的内在依据,赋予中药药性理论 深刻的内涵。由于历代医学家对于确定药物味的依 据不统一,因而出现了同一药物而各家记述不一的 情况。如天南星《本经》谓其“味苦”,《吴普本草》 谓其“辛”,《药性论》又谓其“味甘”。

这些情况不 仅使初学者感到不解,而且也是中药学中的一大缺 点。再者,药物的味感程度不明确,物的味感程 度多用“极”“大”“甚”或“微”等以示区别,但 这些程度区别只是相对的并无客观统一标准。如大 蓟《药性论》谓其“味苦”,《本草汇言》谓其“微 苦”;又如黄连《本经》称其“味苦”,《本草正义》称其“大苦”,《唐本草》则称其“极浓苦”。这些似 是而非的描述不够合理,有待于制定统一客观的标 准。多数中药的性能与功效相统一或在很大程度上 相关。如苦寒之黄连、黄柏能清热燥湿;味咸之海 藻、牡蛎可软坚散结;甘寒之麦冬、石斛能清热养 阴;辛温之麻黄、苏叶能发散风寒;甘咸温润之苁 蓉、鹿茸能温肾填精等。药性与功效部分相关,但 药性与功效有时又呈现出复杂的离合关系。以上诸 多本草记载的不一致性以及性效之间的复杂关系, 使中药性味理论的现代研究更加复杂困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