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北京人一碗面条,能拌出一个宇宙!

 东去的列车出发 2019-01-11

俗话说:南米北面,

南方人爱米饭,北方人喜面食,

而面条儿对于北京人来说,

就像是鱼离不开水一样的重要。

老北京人爱吃面条,

夏至吃,二伏吃,大年初二更要吃!


一碗面条儿“牵绊”了多少北京人?

您就让他们只选一个卤??

这不是要了他们的命吗。。。。。

别说卤了,光面条就那么多讲究门道

比如;抻面、擀面、板儿面等,有粗的、

细的、宽的、窄的,圆条的、扁条的等等。


卤就更多了,什么炸酱、打卤、芝麻酱以及各种汆儿

让您选一种,这怎么选???

这些卤,藏着北京人吃面的“面魂儿”呢


大冬天儿的,咱来热乎的

那就是一碗炸酱面,就上几瓣儿蒜?

不夸张啊,北京人一天吃掉的炸酱面连起来,

能绕六环一圈儿。。。。。我真信!!



老北京炸酱面,可不是随便喷一喷,

随随便便就敢推荐的了,

真正的老北京炸酱面,不用去搜馆子,

去认识一个地道的北京朋友,然后到他家里吃,

100家有100种味道,但是都一个字:香!


一碗炸酱面太多讲究
讲究这酱

干黄酱。我喜欢六必居的。

甜面酱。我也喜欢六必居的。

想要好的口感,两酱都要放些

有个词儿专为炸酱面叫:小碗儿干炸,

这词儿现在说的啥了。关于为什么叫这个名儿,

那就是一碗儿一碗儿炸出来的。

量少,一次只炸一碗儿。



用油一定要花生油,别的油味儿不对了。

里面的肉是要肥瘦相间得,

选用肥肉丁和瘦肉丁两种丁。

葱切丝,讲究人把葱芯儿去了。

姜切细丝儿,讲究人把皮去了。



再来一锅打卤不怕费事儿
这是享受


真正的老北京打卤面基本上,

是要有这些:一定要用煮白肉的汤汁打卤,

口外蘑、黄花儿、木耳、白肉片、虾仁儿

最后一定要浇上热热的花椒油,才有那份香气,

才是老北京的打卤面。


口外磨,讲究的必须是张家口的口蘑,

泡口蘑的水,要留下,篦干净了,

这水留着做卤,

黄花儿,也是必须要干黄花儿菜,泡了,

嘿,这水,有的家里也要留下,留着做卤。

(你要把这水倒了,你妈肯定跟你急)


除了这些,虾仁儿、木耳也要用冷水泡好了,

腾出泡的这功夫,您就可以把五花肉用清水焯了,

有些人就加生姜煮高汤,煮到肉烂以后,

将肉捞出来凉晾切片,准备好水淀粉,

同时将鸡蛋打好备用。


刚才留下的当高汤,还有虾仁和泡虾仁的水,

泡口蘑的水混在一起;再放入洗净切好的口蘑、

木耳肉片,用大火烧开,倒入水淀粉,

当希稠合适时,淋入鸡蛋液。


用少量的食油烧热,放入花椒,花椒变黑后,

趁热撒再打卤中。这就大功告成了!

至于浇在什么面上,就看您自己的爱好了。

关于花椒这个点,有些人不好加,

这也是看您自己习惯了。


还有不少人提到了鹿角菜,

总说没有鹿角菜,差评!

其实老北京,习惯的是做素卤时候才用鹿角菜。

如果您这碗有五花肉打底了,就不需要,


内行人会提醒您高汤不能放大料花椒之类,

这就把汤的鲜味破坏了!必须用张家口的蘑!

必须要干虾仁。这么多必须,嘿,那味儿才能正呢!


再来十样儿,您别眼花!
还选得出来?

酱油汆儿


凉锅热油,葱花炝锅,酱油往锅里一倒,刺啦一声,

酱油的香气立马弥漫整个厨房。

稍微讲究点的家庭,

还会炸一点花椒油或者煎个鸡蛋碎。



芝麻酱

说起这芝麻酱面,这可是小编打小儿的最爱。
相信不少瓷器也是和我一样,
对它有着发自内心的喜爱!


臭豆腐


用臭豆腐汤儿当浇头,一定得是趁热的锅挑面,

热腾腾的面条才能充分激发臭豆腐里那隐藏的暗香。

嘿!您就忒儿喽去吧,管保您吃一碗想二碗。


烂肉面


刚才说了几种纯素纯素的浇头了,
咱吃面也得来点荤腥不是?
烂肉面,吃着绝对过瘾,肉食主义者的必选。


羊肉汆儿


小编以前有个同事,地道老北京。我俩一聊吃什么,
人家一句话说出真谛:
“北京人爱吃面,这是胎里带的,
改不了!”而他的最爱还就是这羊肉汆儿!


茄丁面


茄子肉丁面。
这个浇头属于半荤半素的感觉,
当然您要是自己家里做,
荤素的比例得依着您自己,
不过小编还是更喜欢3分的肉,7分的茄子!


老咸汤儿

好吧,带您忆苦思甜一下。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老咸汤儿,
还有多少人会吃到或者叫能吃到老咸汤儿?


三合油

香油,酱油,沏(qu)点花椒油,至于比例还真不是1:1:1,

不过就跟炸酱面一样,谁家的最正宗?
恐怕没有定论,您吃着顺口儿就成

小虾米炸酱


过去在到了“五月节”正是小河虾上市的时候,

拿小虾米炸酱就成了当时应季的好吃食!

将新鲜的河虾用油烹至焦酥再倒入黄酱炸制,

多放葱多放姜。


西红柿鸡蛋卤


说到西红柿与鸡蛋的搭配也是绝了,
可以是道菜,可以是碗汤,
当然爱吃面的北京人自然会让它成为一碗卤,
一碗看着就食欲大增的西红柿鸡蛋打卤面!


您以为这些就够了??

其实最终要的必须要菜码!!

所谓面码,

最初是防止囫囵咽面, 让人细嚼慢咽的。

一年四季
爱不释口


“三月八,吃椿芽”,香椿在北京人餐桌上的地位

可算是坐稳了春季菜的宝位。


院里有树的都上房摘,底下接着。

晚饭时候,就把炒好的黄酱拿出来,再配着把刚摘下的香椿切末,

那么一撒,整个屋子都洋溢着春天的气息。

不只是香椿,还有豆芽儿、菠菜也是春天中不可缺少。


夏天的小萝卜儿,脆口的,吃着就是爽,

还有黄瓜,切丝儿您觉得不过瘾,

就干脆拿着一根儿就着就更有味儿了。


秋天丰收的时候,弄点儿胡萝卜丝,撒上毛豆,

能吃出一季的收获。


到了冬天,数九寒天,十月寒冬最想说的就是腊八蒜,

炸酱面放醋是提了味儿,而这腊八醋则是提了神儿,

还有老北京冬天的看家菜,大白菜,切丝儿,

就着腊八蒜,嚼着嚼着,一冬就熬过去了。


正如同重庆人之于火锅,

湖南人之于米粉,

天津人之于煎饼果子,

北京人之于面条儿是埋在心底,

钻在骨子里的那种喜欢和惦记。

各位!给您一碗面条儿,您打算配什么卤呢?

微信升级了怎么找到“北京四九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