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果打蜡技术是毒门邪术,还是正道神功?

 cenprounhuang 2019-01-11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讲的:

一个种了30多年苹果的老果农,第一次进城来到了某大型水果超市内。望着水果超市货架上光彩艳丽的苹果,老果农说了一句话:“种了30多年苹果了,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看的苹果。”

这可能是一个故事,但更像一个事实。

在很多老果农看来,如今城里超市里的水果要比果园里种出来的水果好看太多了。

之所以有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要归功(归过)于水果打蜡技术的兴起。

水果打蜡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采摘水果后,在水果表面涂抹上一层蜡物质。这种技术,不是中国人发明的,而是从国外传进来的。

蜡是一种不溶于水的固体, 温度稍高时变软, 温度下降时变硬,一般分为天然蜡和人工合成蜡。

其中,天然动植物蜡是高分子一元醇与长链脂肪酸形成的酯质。它作为一种对外界环境的保护层,普遍存在于果皮、叶片、皮肤中。如天然蜂巢的蜂蜡、 巴西棕榈蜡、果蜡等。

在苹果的果皮中,其实也存在着少量的天然果蜡。它是苹果生长过程中表皮自身分泌的一层吗啉脂肪酸盐。

天然动植物蜡一般都为可食用蜡,也主要作为水果打蜡的主要用蜡。我国在《 食 品 添 加 剂 使 用 标 准 》(1382760-2011)规定, 可以在水果表面使用的食用蜡包括巴西棕榈蜡和吗啉脂肪酸盐果蜡。

巴西棕榈蜡从生长于巴西东北部的棕榈树叶上提取的天然植物蜡, 在水果表面的最大使用量为0.0004克/千克; 吗啉脂肪酸盐果蜡是以吗啉脂肪酸盐为乳化剂、 用天然动植物蜡及水制成的果蜡, 可以涂敷在柑橘、 苹果等果实表面, 形成薄膜。

除了这两种常见的水果用蜡外,在最新的水果保鲜技术中,纳米蜡也成为了新兴的主要的水果打蜡方式。

纳米膜打蜡保鲜技术是参考微气调理论, 将能够成膜的物质经过涂覆、浸渍和喷洒等方式使其在果蔬表面形成一层半透膜, 从而起到延缓果蔬衰老的作用。

在水果行业内,对苹果、橙子等水果打蜡是一种很正常的水果贮藏加工环节。水果打蜡后,除了能让水果变得更光鲜艳丽外,更能延长水果的贮藏时间、防止水果的水分流失,让水果的新鲜风味更加持久。

在国际上,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日本、新西兰等,水果打蜡技术一直在被用在水果的贮藏和运输过程中。

但在中国,随着有不法商人用较便宜的工业用蜡代替食用蜡给水果进行打蜡,导致了消费者对打蜡技术的质疑。

在国内的水果超市里,光鲜艳丽的水果除了进行了精挑细选外,大多数都是涂了水果蜡。对于消费者而言,水果打蜡非但不是吸引他们消费的卖点,反而会让消费者产生很大的消费恐惧。

在打蜡的水果和未打蜡的水果之间,更多的消费者通常会选择后者。

更激愤的消费者会斥责给水果打蜡是一种不法的行为,是一种损坏消费者健康的行为。

然而,站在水果经销商的角度来看,水果打蜡是一种很先进的水果贮藏技术。如果水果不进行打蜡,那么水果在运输、贮藏的过程中,损耗率会非常大。比如,打蜡的苹果可以较长时间的保持苹果的水分,苹果果皮也不会皱缩。而不打蜡的苹果,放置一段时间后,果皮就会皱缩。

这种损耗,水果经销商是很难承担的。

那么,水果打蜡技术到底是一种“毒门邪术”还是一种“正道神功”呢?

其实,大部分技术本来没有好坏之分,主要是在于使用它的人。在不法商贩的手中,给水果打蜡,从食用蜡变成了工业用蜡,这种自然是毒门邪术,为法律和人情都不容。

而正确的、符合规定的水果打蜡,是水果保鲜的一种正常手段。

在没有水果打蜡的时候,水果很难能持久的进行运输、贮藏。尤其是放在超市、水果店等货架上的水果,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如果不进行打蜡,必然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笔者认为,水果打蜡保鲜技术理应被消费者所接受,然而用工业用蜡代替食用蜡的不法之人,更应该受到惩罚和制裁。

对于水果打蜡,你们是如何看待得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