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小白鼠走迷宫
2019-01-11 | 阅:  转:  |  分享 
  
小白鼠走迷宫实验2015级特教1班:阿依古丽·艾散目录1.人物介绍2.实验背景3.实验目的4.实验原理5.实验过程6.实验结果和分析人物介
绍托尔曼(E.C.Tolman,1886~1959)是寻求认知过程和行为过程相统一的第一人。他受行为主义和格式塔理论的双重影响,提
出符号-完形学习理论,属认知行为主义理论。其最著名的是白鼠走迷宫的实验。托尔曼(E.C.Tolman)是一位新行为主义者。但他是一
位外行的行为主义者,他经常用动物的动机、认识、预期、意向和目的来描述动物的行为。他关心行为理论如何同诸如知识、思维、计划、推理、目
的、意向等概念相联系。他的理论被称为目的行为主义、整体性行为主义、符号—完形说或预期说。由此可见他所受的格式塔学派的影响。他以白鼠
学习方位的迷宫实验(图81)证明了他的理论。实验目的:1.通过观察,分析小白鼠学习和记忆过程,理解大脑在动物行为机制建立中的作用。
实验原理学习和记忆是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重要机能之一。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接受环境刺激而获得的行为习惯和经验;获得的行为习惯和经验;获
得的行为习惯和经验维持一定时间就是记忆。动物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对其生存具有重要意义。在迷宫里,白鼠通过不断感受复杂通道的结构,调整和
改进自己的行为。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条件反射逐渐建立,以至在大脑皮层形成记忆。通过记录动物搜寻食物的时间长短可以对此加以评价,同时
也可以考察一些刺激(如饥饿和化学药剂)对记忆的影响。实验过程左图是白鼠学习方位的迷宫。实验时将白鼠置于箱内的出发点,然后让它们自由
地在迷宫中探索,迷宫中有到达食物箱的三条长短不等的通道。当白鼠在迷宫内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后,被置于箱的出发点,研究者观察它们的行为
,检[1]验它们的学习结果。结果是:若三条通道畅通,白鼠选择第一通道到达食物箱;若A处堵塞,白鼠选择走第二通道;若B处堵塞,则它们
选择走第三条通道。根据这个实验以及其他许多实验,托尔曼认为,动物的学习并非是一连串的刺激与反应,它们学习的实质是脑内形成了认知地图
(即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的认知结构)。外在的强化并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不强化也会出现学习。在此实验中,动物在未获得强化之前学习已经
出现,只不过未表现出来,托尔曼称之为潜伏学习。实验结果分析他认为白鼠走迷宫,学习的不是左转或右转的序列,而是在它的脑中形成一种认知
地图,一种关于迷宫分布的心理地图,如果一条熟悉的路被堵塞,则白鼠就会根据认知地图所展现的空间关系采用另一条路线到达目标。说明这一理
论的是位置学习实验。AB两组白鼠,A组白鼠从S1出发向右转到达食物点F1,从S2出发也向右转到达食物点尺,反复试验多次。B组白鼠则
从起点S1出发向右转到达食物点F1,若从S2出发则向左转到达食物点F1,F是固定的。实验结果表明B组白鼠的学习速度比A组快,这一事
实认为白鼠的学习主要是认识达到目标的符号及其意义,即获得位置的认知固,不是获得一套特殊(向右或向左)的动作反应。?迂回实验也是证
明位置学习优越性的实验,这一实验所用的迷宫有三条通向食物的途径,途径1最短,途径2次之,途径3最长。实验时先让白鼠熟悉三条通向食物
的途径,一般情况下,自鼠选择较短的途径通向食物,当途径1被堵塞时(阻塞A),白鼠就在途径2与3中选择较短的途径2,如果途径2亦被堵
塞(阻塞B),白鼠只好走途径3了。迷宫实验中当堵塞A时,白鼠从A点退回,定途径2,当堵塞B时,白鼠退回,不走途径2而走途径3(大
多数白鼠是这样),好象白鼠头脑中有一个迷宫情景地图,更明确其间的空间关系,可见其学习不是对平时训练的途径顺序的习惯行为,而是对迷宫的空间关系进行学习。谢谢观赏!
献花(0)
+1
(本文系J简简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