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识】中医贴敷与西医外治法详解

 伊悠帆123 2019-01-12
中医贴敷的历史

宋代医家认识到药物可以通过人体皮肤吸收而治疗全身性疾病,所以穴位贴敷疗法在宋代非常普遍,不仅常用神阙、囟门、涌泉等穴位,还常用背俞穴和腹募穴等。


宋代儿科医家钱乙还常采用贴敷疗法,尤以贴囟门最为常见,治疗儿科疾病,如所著《小儿药证直诀》中就记载了涂囟法,百日内外小儿,可用此。元朱丹溪《丹溪手镜》中也提及“乌附尖、茱萸、大黄同为末,贴涌泉即脚底心也。”

    

唐代《孙真人海上方》记载了应用敷贴治疗小儿夜啼的方法:“朱甲末儿脐上贴,消消清清自然安”,并提出在“无病之时”用膏摩囟上及足心,以避“寒心”等未病先防的方法。

中医贴敷的原理

穴位敷贴疗法,融合了穴位与药物的双重作用,其发挥养生保健功效的理论依据是“调节经脉,平衡阴阳”。中医学认为,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同时又能行气血、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温腠理、调经脉之虚实,可以治百病。虽然穴位敷贴疗法与内治的给药途径不同,但其治疗原则相似,都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指导,只要用之得法,对内外诸疾颇具效验。

中医贴敷的作用
1. 疏通经络、运行气血

敷贴用药与针灸疗法一样,以经络学说为依据。中医经络学说认为,经络是人体营卫气血循行出入的通道,无论病从外入,抑或病由内生,都离不开经络,而经络上的穴位则是经气运行通路中的交汇点。运用敷贴疗法,将药物敷贴于皮肤穴位之上,作用于体表腧穴相应的皮部,药气透到经脉,通过药物的刺激,从而达到改善经络气血运行的预防保健作用。

2.调理五脏、扶正祛邪

中医治病,不外乎内治与外治两法。


内治给药,药物须先入胃,经过消化道吸收入血后,再输送到全身发挥药效。外治用药,药物敷贴于体表穴位,该穴位的组织结构、皮肤、神经、血管、淋巴等均发生相应变化。某些中药能刺激穴位,使局部温度增高,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中药有效成分通过皮肤,穿过毛孔,不断进入淋巴液、血液而发挥药理作用。还可能通过刺激穴位及药物的吸收、代谢,对机体的有关物理、化学感受器产生影响,直接反射性地调整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正如《理瀹骈文》所云:“切于皮肤,彻于肉里,摄入吸气,融入渗液”穴位敷贴能将药之气味透过皮肤直到经脉,摄于体内,融化于津液之中,具有内外一贯之妙随其用药能祛邪、拔毒气之外出,抑邪气以内消;能扶正气、通营卫、调升降、理阴阳、安五脏挫折五郁之气,以资化源。

儿科疾病治疗-中药贴敷疗法PK直肠给药、雾化疗法


儿童贴敷疗法

优点:

1、刺激穴位,通过经络作用,调整脏腑功能,发挥强大的功效;

2、可延长给药时间:维持恒定的有效药物浓度,作用长达6小时;

3、药物不经消化道 :避免胃酸对药效的破坏作用及对胃肠道的刺激,保护脾胃;

4、不损伤肝肾:药物是通过皮肤穴位吸收,不需要肝肾代谢药物,避免了对肝肾的潜在危险;

5、无痛苦、无伤害:远离抗生素,减少打针、输液带来的痛苦及危害;

6、对症下药,用药灵活:根据不同疾病及相应穴位进行给药;


直肠给药

直肠给药又称之为灌肠,是由内服药物的给药途径改成了由直肠送药。

直肠给药的缺点:

1、直肠感觉神经特别丰富,对热、冷、触痛等刺激非常敏感,稍有刺激即有便意。直肠给药,药液进入直肠,可能会产生一定刺激性,引起排便感觉;

2、直肠有其固有的生理环境,长期或多次直肠滴入给药,会导致直肠黏膜、直肠的酸碱度、直肠壁的分泌吸收等生理功能和生理环境的改变,损伤肠道;

3、稍微大点的孩子会排斥这种治疗,痛苦大,操作复杂;

雾化疗法

1、给药时间断,药效不持续;

2、操作复杂,对于症状剧烈的晚上没作用;因此,晓婴坊穴位敷贴疗法是外治很好的方法哦!


中医穴位贴敷


中药敷贴适应症:

穴位敷贴法适应范围相当广泛,不但可以治疗体表的病症,而且可以治疗内脏的病症;既可治疗又可以保健。

 

治疗病症:

寒感、热感、咳痰、腹泻、便秘、汗多、积食、湿疹、脾胃失调、夜啼、生长发育缓慢、因喉炎、扁桃体炎、厌食、遗尿、流涎等。

 

保健调理:

长高调理、三伏贴、三九贴等

 

敷贴治疗注意事项:

1. 孕妇、皮肤溃烂者,糖尿病,高热患者慎用;

2. 防止敷贴粘连到皮肤衣物上了;

3. 敷贴后皮肤局部出现微红或色素沉着,轻度瘙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

4. 敷贴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

——来源:万密斋汉派小儿推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