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易简读书 ID:yijiandushu 人们都想让对方看到,自己想让他看到的那一面。 最近微博上多了一个#朋友圈是压抑自己吗#的新话题。 点开一看,发现阅读量竟高达3亿!就连讨论也有10.7万次.... 我发现大家诉说的遭遇基本都相差无几。 其中心思想无非就是“我其实真的不能在朋友圈做我自己……” 01 哪个圈才能让你表现真我? 朋友圈指的是微信上的一个社交功能,人们可以通过朋友圈发表文字和图片来展现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同时可通过其他软件将文章或者音乐分享到朋友圈。也可以对好友新发的照片进行“评论”或“赞”。 可以说朋友圈既改变了生活,也定义了生活。 同时朋友圈也是时下最流行,最多人用的一种社交模式。 朋友圈是社交圈,但现在大多数年轻人发朋友圈屏蔽父母,朋友,同事,已经慢慢地成为了这个“社交圈”的现状。 有代沟,怕尴尬,社恐,成为90后这代人新的社交代名词… 那么这代年轻人展现真我的地方究竟在哪?而他们内心的想法以及想展现的“自我”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我怀揣着好奇心,问了几个身边的朋友,直接闯进了他们不为人知的一面… 02 我在朋友圈“装死”,却每天在微博“蹦迪” 姓名:张球球 性别:女 年龄:23 职业:公司行政 我的长相跟身边大多数女孩相比,其实并不出众。 甚至还有点自卑,虽说爱美是女孩子的天性,但我却不敢拥有… 上大学时,我曾在朋友圈发过几张自拍,只是希望喜欢的那个男孩能够看到。 “互删吧,原来你长这样,我真觉得恶心” 他一句话瞬间让我破碎了。 那天我哭得很凶... 原来被喜欢的人否定,是如此心碎。 不知何时开始我喜欢上了微博,因为我可以肆无忌惮地发自拍,哪怕没人看见,没人点赞。 我还喜欢追星,每次转发他的动态,看他发的照片,是我每天最开心的事情。 所以我在这个世界里有两个小号,一个是负责追星吃瓜,而另一个负责自捧自夸。 在这里,我能看到各种新鲜的事情,遇见很多志同道合的人。 有人曾经私信给我告白,夸我好看,我开心了许久,原来我也可以被人喜欢。 有人给我评论,我就遇到了现在每天无话不谈的星友。 我也有关注许多很有意思的博主。每当我发丧的时候,只是刷了刷他们的动态,心里那片乌云也就会跟着一起散开。 只有微博,能让我摘下我生活中虚伪的面具。做回那个爱笑的自己。 03 我从来就不喜欢社交,孤独才能让我“升华” 姓名:小烁 性别:女 年龄:21 职业:设计师 我这个人从小就不爱说话,我觉得享受孤独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我用微信,但我不聊天,不发朋友圈,我想做人群中独一无二的那个人… 每当我刷朋友圈,看到朋友们聚会的合照,情侣的合照,甚至是和家人的合照,我竟然一点感觉也没有,甚至也不会说很羡慕… 孤独对我来说是一种境界。 可这两个字,却是现在很多人脑海中的消极词汇。 一个人的时候,可以有很多空档期,时间都是自己的,不用把时间分给别人。 虽然是少了很多关心,出了事没人照应,有时会感到无助,容易胡思乱想之外。 噢~对了!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没了人际烦恼。 活着就已经很累了,甚至累到我已经不想再顾及他人的感受。 傻瓜,有能力就多爱自己吧。 吃一个人的火锅不用担心点到对方不喜欢吃的菜,自己可以放心地大快朵颐。 喝一个人的奶茶,也不用担心对方讥讽,只要我想喝全糖,绝不将就喝半糖。 逛一个人的街,也不用担心对方想去的地方跟我不一样,只要我想去的地方没有人能阻止我。 买一个人的衣服,也不用担心对方眼光,只要我喜欢我想买就能买。 我觉得人是活给自己看的,并不是活给别人看的。 我不需要通过任何社交软件来表达自己,但我现在就是在做我自己。 04 我尝试融入父母,但我后悔了 姓名:张饼饼 性别:女 年龄:21 职业:大客户经理 导致我离开朋友圈原因是,我跟父母有隔着一条如黄河般宽的代沟。 我发什么内容都会被说,于是我开始尝试进入他们的世界… 我自认为出生在一个传统的家庭中,从小就是被父母看管着长大的,他们对我的约束很严,对我学习成绩也是抱有非常大的期望。 我很羡慕我邻居家的小孩,因为小时候开家长会他爸妈对孩子说:“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如果你确实考不到好成绩,爸爸妈妈也不怪你。爸爸妈妈想要的,是一个身体健康,人格健全,心灵美好和性格优秀的你。” 打那时候开始,我就十分羡慕这种开放式的教育。 等长大之后,我才发现在这个社会上,女孩子必须要自立自强。 跟我爸妈对我说的“女孩子长大就该找个有钱人嫁了”的观点,有着十分大的出入。 我骨子里倔强,我不想成为一个依靠别人的人。 渐渐地我对我爸妈开始产生了厌恶。 每天不间断的激烈争吵,曾一度导致我跟父母断绝关系。 在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里,父母是伟大的,不可违抗的,他们做什么都是为了我们好,哪怕方式欠妥,我们也应当体谅并感恩。 然而越往后越明白,父母也是各色各样的凡人,也有好有坏,有优点缺点,他们并不总是正确的,也绝对不应该被无原则地谅解和迁就。 某天在家,我想跟爸妈看看电影,希望能缓和一下彼此之间紧张的关系。 剧情到了正高潮的时候,我爸忽然看看了手表,然后掏出遥控器直接把台调到了《新闻联播》并说到:“现在到我看了,你们爱干嘛干嘛去吧!” 这件事情发生之后,让我感觉家人连一点点的尊重也没给我。 然而这只是前奏,真正让我感到心寒的是下面这件事儿...... 有天,我咬了咬牙买了一双奢侈品牌子的鞋。 想作为生日礼物,送给那位每天含辛茹苦把我拉扯大的母亲。 为此,我存了很久的钱,只为了她一个惊喜。 可就在生日当晚,我把礼物给她时,我却直接被她骂哭了。 她说:“你这个赔钱货,买这么贵重的东西干嘛?你竟然哪来的钱买!你是不是在外面被包养了?” 话音刚落,我心理防线被彻底压垮了。 我憋屈已久的眼泪,瞬间涌出。 直接摔门从家里跑了出去… 不是我不愿意拥抱这个所谓的“朋友圈”,只是中间有太多的隔膜,让我无法真正去靠近每个真实的世界。 连最亲近的父母有时候都不一定理解自己,那更何况是泛泛之交的朋友? 05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离开了朋友圈? 我想大多数人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害怕” 是害怕失去空间,害怕与人交流,害怕不被理解。 把最真实的自己暴露在朋友圈里,得不到回应的冷清是难过,被误解也是难过。 每个人都有蜷缩自己的时候。 所以,大多数人觉得还不如不发朋友圈,既省了被理解的期待,也不用去接受不理解的人,恶意的冷嘲热讽。 人类的悲喜,其实并不相通。 别人不是你,你也不是别人,每个人对每个人都无法感同身受。 你的喜悦可能会刺激他的悲痛。 你的伤心可能会淹没于他的欢声笑语之中。 那些让你引以为豪的成就,在他看来或许微不足道。 那些让你痛苦不堪的事情,他也并不会完全代替你去承受。 我们可能都会有一段不愿提及的艰辛时光,可能没人会知道你独自在深夜里痛哭。 就算你向别人提及时,他再怎么地说感同身受,那也仅仅只是一瞬间的同情。 再苦再累再痛再难熬的日子都只能自己独自撑过。 既然如此,那为何还不如用觉得最舒服的方式过完你的人生呢? 最后我想说,尽管属于你一个人的世界很精彩... 但我还是希望,在我的世界里,有你。 |
|
来自: 茂林之家 > 《社交/成功/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