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大帝又称玄武大帝、九天荡魔祖师、玄天上帝、金阙化身荡魔天尊等,全称“祖师北极法主真武佑圣灵应真君玄天上帝”,尊居元和迁校府。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中的武当山便是真武大帝的应化道场。 真武大帝,形象非常威武,其身长百尺,被发跣足,金锁甲胄,足踏玄武,按剑而立,眼如电光。《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中记载,真武帝君原来是净乐国太子,生而神灵,察微知运。长大成人后十分勇猛,唯务修行,发誓要除尽天下妖魔,不愿继承王位。后遇紫虚元君,授以无上秘道,又遇天神授以宝剑。真武大帝曾入武当(太和山)修炼,居二十四年功成圆满,白日飞升。玉帝令其敕镇北方,统摄玄武之位,并将太和山易名为武当山,意思是“非玄武不足以当(挡)之”。 在道教及中华传统信仰中,真武大帝的信仰由来已久: 其一,真武大帝是北方之神。《楚辞·远游》注云:“玄武,北方神名。”《史记·天官书》曰:“北宫玄武,虚危,危为盖屋。”《重修纬书集成》卷六《河图》:“北方黑帝,神名叶光纪,精为玄武。” 其二,真武大帝是水神。根据阴阳五行来说,北方属水,故北方之神即为水神。五逸《九章怀句》云:“天龟水神。”《后汉书·王梁传》曰:“玄武,水神之名,司空水土之官也。”《重修纬书集成》卷六《河图》:“北方七神之宿,实始于斗,镇北方,主风雨。”因雨水为万物生存所必需,故玄武的水神属性,深受人们的信奉。 其三,玄武是阴阳交感演化万物的象征。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子,君子好逑。雄不独处,雌不孤居。玄武龟蛇,纠盘相扶。以明牝牡,毕竟相胥。”诗文中利用龟蛇纠盘的例子,说明阴阳必须相合的观点。 其四,真武大帝主持兵戈,为剑仙之道守护神,是武学之人的护法者。灵龟为盾、玄蛇为剑,玄天上帝位列北极四圣,属中天北极紫微大帝直隶。北极四圣上统三界群魔诸妖邪,下摄酆都幽冥鬼魅,令三界逆魔邪首不敢残害生灵。 其五,真武大帝是司命之神。龟因其寿命长而成为长寿和不死的象征,《史记·龟策列传》称其能导引咽气。《抱朴子》亦称其能导引,并曰:“城阳郄位少时行猎,坠空冢中,饥饿,见冢中先有大龟,数数回转,所向无常,张口吞气,或俛或仰。乃试随龟所为,遂不复饥。”此外,北方玄武首宿即为斗宿,俗称南斗。《星经》曰:“南斗云星,主天子寿命,亦宰相爵禄之位。”晋干宝《搜神记》中引用管辂的话曰:“南斗注生,北斗注死。”既而人们相信祭拜南斗就可以增寿。 据《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中称,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变化之身,托生于大罗境上无欲天宫,净乐国王善胜皇后之子。皇后梦而吞日,觉而怀孕,经一十四月及四百余辰,降诞于王宫。后既长成,遂舍家辞父母,入武当山修道,历四十二年功成果满,白日升天。玉皇有诏,封为太玄,镇于北方。 以上可知,真武大帝是独属于道教信仰中的一位尊神。玄天真武,又号终劫济苦天尊,其可救度众生,破诸魔法邪宗。皈命玄天上帝座下,可使众生不堕邪见。宋高承《事物纪原》中记载了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营中有卒见龟蛇者,军士因建真武堂。二年闰四月,泉涌堂侧,汲不渴,民疾疫者,饮之多愈”的灵应故事。真武大帝慈爱万民,所以以真武为信仰的道众们也必然保持着对众生的慈悲心肠。倘若心生歹毒,祖师也一定会对其示以惩戒。 《道藏》、《续文献通考》、《三教搜神大全》、《历代神仙通鉴》等书中,均载有诸多有关真武身世的传说和神异故事。其中有一则故事记载到:洪武初年间,有乡民八九人登山寻讨铜铁。行至紫霄宫,望见太子岩有铁圣像,即至,用石打下铁手一双,岩下巨蛇满前,惊怕且去。转上雷公洞,打下雷君铁裙三五片,雷火赶遂,直至太子坡。巴子始觉畏惧,将铁片抛入山下。不过三五年,其八人俱得恶报死。既后,巴子顽心不改,又带领数人至清微宫偷盗铁钟。忽然,烈风雷火骤发,其余从逃入林谷,惟巴子被火围绕烧死。 单是对祖师不敬,就已经遭到如此下场。那些强行改变真武信仰宗教属性和显化道场的人们,也必将逃脱不了他们各自的果报。代表中国正统文化的真武信仰之所以能受到全国各地百姓的尊奉,仍源于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忠诚。真武信仰,是对中华民族真精神的坚守。上有苍天与神仙圣真,下有百姓与万民,愧对任何一方,都将是对信仰的亵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