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原创)爱“下冷口”的土狗

 武当书苑 2019-01-12

本文参加了【家有萌宠】有奖征文活动

 


杜文杰:(原创)爱“下冷口”的土狗


“下冷口”就是指趁人不注意时,咬人一口。


小时候家里也养过几只“土狗”,它们雅称“中华田园犬”,狗忠家护主,对主人最忠实纯朴了。


狗从不离开家和主人,除非在“乱花渐入迷人眼”的城市花花绿绿的世界,狗迷了路,找不到回家的路,而成为漂泊可怜的流浪狗。农村家养的土狗,很少听说跑丢了,除非被别人炸死、毒死、或套跑被宰杀而英勇牺牲。


农村养的土狗大多非常机敏、聪明,爱跑爱动,受主人驯化,表现不一。


说“狗仗人势”一点不假,有些有钱人家,把钱财看得重,教狗看见不认识或有歹意的人就咬;还有些心肠狠毒的人,平时心狠手辣,欺骗相邻,真是人模狗样,什么样的人就教出什么样的狗。

 
 

所以,农村各家的狗大多只认各家的主人,大多其他人一概不认。这就是狗都不对,不像现在城里,一些宠物哈巴狗对人特友善,喜欢跟人逗着玩。时代不一样,现在的狗真是文明礼貌了很多。


我家养的狗自然对我的家人不错,我们家按当年算“中农”出生,不是很有钱的主,也受过苦,受过地主的剥削。记得爷爷和外公都以种田为生,也做个过小货郎生意,一年到头,辛辛苦苦赚不了几个钱的。


记得父亲说,爷爷解放前夕,认不清形势,谁说土地世世代代不是农民的命根?爷爷辛辛苦苦积攒了一些大洋,全换成了几十亩土地。本想也当一回“小地主”,可万没想到,解放后土地改革,全都没收充公了,可算是血本无归,自认倒霉。


当年,没找麻烦就不错了,要是买多了,真的成为剥削贫苦农民的地主阶级,那就会被带上高帽子挨批挨斗好多年了。


爷爷,其实也是贫困农民出生,更没有剥削压迫贫苦农民。小时候爷爷最喜欢宠爱我,晚上我大部分时间陪爷爷睡觉,冬天懒脚、暖被子。


也算是破财免灾,土地主动交给了国家,钱就算打水漂了,只字不提。一夜又回到了从前。


所以,我家的狗也仗不了什么人势,自然,从我记事起,爷爷这一辈都是老实本分的人,从不欺压、欺骗别人,对人总是友善和睦相处。

 
 

我知道,爷爷、父母亲总是教我们做人做事都要善良本分。家里的狗也不敢违逆主人意图,也不敢做“不忠不孝”之狗,其实,我家的狗真的没有什么人势可仗,也是老实本分,但也很顾家。和其他家的狗一样,晚上也常“汪,汪,汪”叫个不停。遇见陌生人从门前过,也要“汪汪”叫几声。但在我印象中,好像从没有咬伤过别人。


说实在的,农村家的狗都特厉害,不厉害点,看不住门,会挨主人骂,那时养狗除防坏人,也防狐狸和豺狼来袭击小孩或牲畜。


我们一个村有几个湾子,都相距不远,几乎家家养狗,白天晚上有时那真叫热闹。狗除重点看家护院外,空余时间,附近的狗也经常在一起“闲聊打闹”,狗喜欢聚在一起交朋友,有“狐朋狗友”之说。

 
 


狗也有很强“领地意识”,除各家狗看好各家外,狗发情时,常出门乱跑或打架。


虽然村里邻居都相距不远,小时候最要防狗,人都种种色色,狗也个性各异,附近邻里的狗经常不认人,要不追人咬,最恐怖的是“下冷口”,咬伤人。


对“下冷口”的狗,在村里都挂上了号,我们心中也有数,出门要谨慎小心一点才是。


大哥曾告诉我,狗咬人,最怕人蹲地,狗以为你是在捡石头砸它,所以,爱咬人的狗一看见人快速蹲下,吓得转身拔腿就跑。曾经有几次遇见狗咬,用了这一招还真奏效。


好在城市很多体型较大的狗,都在主人的教化下,不“下冷口”了。因为咬伤人,主人要给受害人赔钱、道歉,狗也会挨主人一顿臭骂或毒打。


 
 

图片来自网络            2019.1.12              书馆首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