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海造田”中国并非始作俑者。在荷兰、日本等国家,因早年国土不足而填海造田带来一系列危害后,他们开始还原海岸线和湿地。而这时,中国以拓展沿海新区房地产和工业化用地开始了一轮填海造田高潮,给海岸线和近海生态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一场轰轰烈烈的围海造田工程,反映出中国拾人牙慧获取利益的盲目冲动。其实,填海造田并非不可取,只是要在科学审慎的前提下进行。 一、荷兰日本放弃“填海造田” 全球围海造陆最成功的范例当属荷兰,已有800年的历史,有20%(约7000平方公里)的国土是从大海里“夺”过来的,被公认为是人类战胜自然的壮举;在亚洲,陆地资源贫乏的沿海国家和地区,如日本和韩国,也都曾重视利用滩涂或海湾填海造地。而当初热衷围海造田的国家发现围海造田已经威胁到海洋生态和海岸线存亡的时候,就陆续放缓甚至放弃这项工程,开始让近海环境休养生息。 全国湿地减退过半:荷兰将300公顷土地还给大海 荷兰国土面积的1/5是通过填海造陆形成,1950~1985年间,荷兰湿地损失了55%。湿地的丧失让荷兰在降解污染、调节气候的功能上出现许多环境问题,如近海污染问题、鸟类减少。1990年,荷兰农业部制订的《自然政策计划》指出,将花费30年的时间恢复这个国家的“自然”。位于荷兰南部西斯海尔德水道两岸的部分堤坝将被推倒,一片围海造田得来的300公顷“开拓地”将再次被海水淹没,恢复为可供鸟类栖息的湿地。 荷兰政府将围海造田的土地恢复成原来的湿地,这项方针就是要保护受围海造田的影响而急剧减少的动植物,并通过使过去的景观复原,为老百姓的生活增添亮丽的风景线。计划里的“生态长廊”,是要将过去的湿地与水边连锁性复原,建立起南北长达250公里的“以湿地为中心的生态系地带”。 日本造田致赤潮增多、滩涂减少,近海渔业受创 20世纪50年代开始,东京地价暴涨导致填海造田工程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进行。据估算,在过去的100多年中,日本一共从海洋索取了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其沿海城市约有1/3的面积都是通过围填海获取的。大规模填海造陆,破坏了生态环境,纳潮量减少、海水自净能力减弱导致海水水质恶化、海洋生物资源退化。此外,还导致日本一些港湾外航道明显减慢、天然湿地减少、海岸线上的生物多样性迅速下降。湿地破坏更严重,明治时代九成以上湿地已经丧失,95%的海岸线变成人工岸线。 日本环境厅曾经发表的调查数字显示:1945~1978年,日本各地沿海滩涂减少了约3.9万公顷,后每年仍以约2000公顷的速度消失。很多靠近陆地的水域里已经没有生物活动,因海水自净能力减弱而导致赤潮泛滥。认识到问题后,日本人用种种办法来改变和修复环境,开始审视填海建设,每年投入巨资设立专门的“再生补助项目”,希望找到一些恢复生态环境的方法。目前,日本围填海总面积已经不足1975年的1/4,每年填海造地面积只有5平方公里左右。 二、中国式填海造田充满风险 珠三角早在近代就因围海造田有过沉痛的教训。从清朝中后期就出现“围海造地”对珠江三角洲滩涂进行垦殖。到今天,由于围海填海,汕头港港口越围越狭窄,纳潮量不够,造成内河严重污染,代价沉重。近10年来,中国因围填海失去了近50%的湿地;2002~2007年,年均湿地消失速度从20平方公里增加到134平方公里。近海富营养化加剧,海洋生态灾害严重。有害赤潮频发,有毒种群不断出现,大规模大型海藻(浒苔)逐年暴发性生长,大规模水母逐年泛滥成灾。 岛屿消失、海岸线改变 2011年初,一份历时6年的中国908专项海岛海岸带调查曝光,中国海岸线因填海造地导致逐年减少,在过去20年间共700多个小岛消失。其中,浙江省海岛减少200多个,广东省减少300多个,辽宁省消失48个,河北省消失60个,福建省海岛消失83个。 围填海造地最大的弊端是人为改变了海岸线的位置,而这些海岸线是海洋与陆地在千百万年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一种理想的平衡状态,海岸线附近的湿地、近海生物等也受益于这种平衡。一旦人为地将海岸线前移,这种平衡便被打破了。如果作为屏障的小岛都消失了,沿海湿地更易受影响,甚至会引发赤潮、洪灾和海啸。 生物多样性降低、渔业资源减少 据国家海洋局统计,2010年中国填海造地面积达13598.74公顷。其中,建设填海造地13454.91公顷。近海滩涂、红树林、潮间带等湿地是陆地与海洋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对海岸带的开发会导致来自陆地的营养物质不能入海,威胁那些在海岸带生存的海洋生物,从而影响海洋食物链和渔业。广西自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的海岸带开发,使得70%的红树林丧失,红树林的大面积消失使许多生物失去栖息场所和繁殖地,海岸带也失去了重要的生态防护屏障;厦门海域污染令白海豚几近绝迹,辽宁庄河蛤蜊岛“中华蚬库”已不复存在。 不利于泄洪,引起城市地面沉降等问题 围填海还引发洪水、地面沉降等灾害。如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城市用地不断向位于洪水位以下的低洼地区扩展,导致这里洪水灾害逐年增多、洪泛平原和回填土地的地基承载力较差且不稳定。对中国沿海城市而言,围海造地使岸线缩短、湾体缩小,阻塞了部分入海河道,影响了洪水的下泄;围海同时又使部分天然泄洪出口受阻,使更多的地表水下渗到地下,造成局部地区的地下水位上升。近年来,广州、深圳等地不少楼房地基受地下水浸泡,地下室进水、楼房开裂,都与地下水位上升有关。 三、做好规划 严控规模 改进方式 各沿海地区应对围海造陆建设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效益及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广泛全面的研究,为规划提供科技支撑,保证规划的超前性和科学性。研究内容包括海岸线演变及泥沙运动规律,风暴潮、洪水灾害评价,生态环境影响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日益关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省不再轻易批准各地要求围填海的报告,围填海规模总体上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在韩国,自1998年以来开始实施谨慎的围填海政策,进行围填海总量管理。政府多次对《公有水面围填法》进行修订,并要求制订和公布《公有水面围填基本计划》,经审批获得许可后方能填埋。 人工岛式围填海是目前国外的流行趋势,虽然会增加围填海成本,但是具有十分明显的优点,例如在一定程度上仍能维持水体交换和海洋生态系统,对海洋生态影响相对小一些。正基于此,日本围填海已很少自岸线向外延伸、平推,而是通常建成人工岛。神户的港岛和六甲岛、东京湾内的扇岛、长崎市的香烧岛、大阪市的钢铁净岛等,都是十分知名的人工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