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方周易》十 履 六三 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六三 象曰 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咥人之凶,位不当也。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

 zhaogengbai 2019-01-13

声明:此译文由赵庚白原创,复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直方周易》十 履 

【履】六三 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大君

【译】六三 一目失明另一目尚能视物的人,与脚有病尚能勉强行走的人,都行走在虎的后边驱赶猛虎,害怕猛虎咬人大家都心存恐惧小心行动,继承这种作风的人可参与到天子身边做事。

注释: 一目失明。陈寿《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注引《魏略》即使其两目盲,尚当与女,何况但眇。

      ⑵瘸。因腿脚有毛病,行走不正。《说文》:,行不正也。

      ⑶咬。马中锡《中山狼传》:今反欲咥我。

      ⑷”害怕,恐惧。《国语·晋语一》:“敌入而凶,救败不暇,谁能退敌?”

      ⑸继承。《诗经·大雅·下武》:“下武维周,世有哲王。”

      ⑹”参与。《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⑺引出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对象、范围和原因的介词。可译为: 在、向、到、从、对于、由于、在…中、在…方面(上、中)《后汉书·列女传》:“捐金于野。”

      ⑻“大君”天子,君王。《文选·潘岳·藉田赋》:“大君戾止,言藉其农。”


【履】六三 象曰 眇能视,不足也。跛能履,不足以与也。咥人之凶,位不当也。武人为于大君,志也。

【译】象眇能视是不能完全看得清楚;跛能履是不能完美地跟随正常人一样行走。害怕猛虎咬人大家都心存恐惧,(没能有效地防止虎患)是地方官不适当。继承这种作风的人可参与到天子身边做事。是他们的心里素质能够将言行掌握得恰到好处。

注释: 充实;完备(完全;完美。);足够。《墨子·公输》:“杀所不足。”

      ⑵句中语气词。韩愈《贺册尊号表》:“欢欣踊跃,以歌以舞。”

      ⑶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荀子·议兵》:舜伐有苗汤代有夏。

      ⑷看得清楚。《荀子·劝学》:目不能两视而明。

      ⑸跟随。《国语·齐语》: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故又大施忠焉。

      ⑹行走。《史记·五帝本纪》: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

      ⑺官爵。《孟子·万章下》: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

      ⑻”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国语·晋语》:“志,德义之府也。”

      ⑼”表示事物正好达到某种程度,有“不多不少”的意思,相当于“恰好”。如:水刚剩下一杯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