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论太烧脑,还是老办法,咱们今天换个轻松点的内容缓冲一下。明天(周五)会放送一篇相对论番外,详解“双生子佯谬”,等你来挑战。

一个有关工资的冰冷计算
| 音频转述师:怀沙 |

咱们想象你是一个资本家。你拥有一家利润丰厚的大商场,它每年给你赚的钱已经多到……超出了你的初衷。那请问,你打算给你商场最底层的员工、那些普通的售货员,发多少工资呢?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资本家,你会给员工一个相当于市场水平的工资。你赚多少钱那是你的事儿,如果这个人的技能在市场上只值这么多钱,你就只给他发这么多工资。

可是如果你是一个有情怀的资本家,你可能会给他发一个高于市场水平的工资。虽然他没有多少技能,但他是*你的*员工,而你希望你的员工都能拿到体面的工资。

我觉得大多数自己不是资本家的人会选择后者。这个情绪就如同我看那些小煤窑残酷对待工人的新闻时候的感想一样:你赚了那么多钱,花钱的时候一点都不在乎,那你为什么不给工人更好的条件呢?

1.高工资的好处

我们之所以讲这个问题,是因为最近出了个新闻,美国亚马逊大幅度提高了底层配送工人的工资 [1]。美国最低工资的规定是每小时7.25美元,亚马逊配送工人此前的起薪是每小时11美元,而现在亚马逊一次性地把公司最低工资提高到了每小时15美元。

这个动作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连曾经的美国总统候选人、著名的民主社会主义者、民主党领袖伯尼·桑德斯都发了推特表示赞赏。

而有经济学家分析说 [2],亚马逊这么做不但有社会效益,而且有经济效益。高工资会提高工人的士气。人们会更愿意到亚马逊工作,现有的员工也会为了保住这份工作而更努力。

经济学家这个说法是有根据的。历史上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亨利·福特在1914年大幅度提高了福特汽车生产线上的工人工资 —— 从每小时2.35美元提高到了5美元,大大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福特还把每天的工作时长从9小时降低到了8小时,给工人更好的待遇。

结果工人没有辜负福特,士气高涨,人们以在福特工作为荣,福特汽车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大大提高。这件事是亨利·福特一生的得意之作。

那这么说的话,在公司财力允许的情况下,给工人更高的工资,这是一件双赢的大好事。

可是为什么绝大多数公司都没有这么做呢?贝佐斯作为世界首富,亚马逊作为这么成功的公司,难道不应该早就这么做吗?

2.工资和效率

最近《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一个分析 [3],认为对底层员工来说,仅仅提高他们的工资,而没有配套措施支持的话,高工资可能没有那么好的效果。

这三个研究者都是女性,来自麻省理工的斯隆商学院和一个叫“好工作”的非盈利组织。她们专门研究零售业的底层员工的工作效率问题,她们不乐观。

是,高工资能吸引更高素质的人, 也能提升员工的士气。但是现代的百货商店不是福特当年的生产线,商店里的很多工作,既不需要高素质,也体现不了士气。研究者举了一些例子,告诉我们真实的商店里,店员每天都做些什么 ——

价格变动了,你去把商品的价格牌全都调整一下。

总店弄了个紧急的促销活动,你得赶紧备货。

有些商品的送货时间突然变动,你得马上处理。

收款机坏了两台,需要找人来修。

你注意到有的商品这两天卖的特别好有的商品卖不动,你想建议经理调整一下价格,可是经理没时间理你。因为你一个同事连顾客要退货这点小事都不敢自己做主,已经把经理逼疯了。

……

一个充满职业自豪感、心情舒畅的店员,他能给客户更好的服务体验,他还可能给公司提供一些创新的想法,这些当然能提升商店的效益。可实际情况是,上面那些麻烦的小事儿,才是店员们每天都做的事情。

这些事而只会消磨士气。工资再高,做这些事儿做多了也会变成一样消极的态度。

这个道理是单纯用高工资换来的士气提升,也许几乎不能体现在业绩上。

当然,这几个研究者也只是估计亚马逊这么做不见得能有很好的效果。到底会怎么样,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才能知道,我想也许会有研究者把亚马逊这个举措当成一次自然实验去研究。

蒂姆·哈福德 [4] 倒是曾经提到过这么一个实验。经济学家假装开了一家公司,贴出一份招聘广告,广告上宣称的工资相当于平均水平。招到几个员工之后,当场宣布给他们一个意外的高工资,想看看这样能不能提高士气。

结果是这些员工的士气真的很高,干活特别卖力……但是只维持了半天。几乎是刚到下午,他们就该怎么干活还是怎么干活。

所以站在资本家的角度,高工资到底有多大作用,你也许不能太乐观。

3.现实和情怀

如果让中国导演拍一部关于百货商店的成功故事的电视剧,他肯定会描写一个士气高涨的团队。老板给员工高的工资,员工热情地服务顾客,上下关系其乐融融,共建和谐社会。

但是真实世界里那些成功的商店好像不是这样的。比如说全世界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对员工就是出了名的苛刻。工资低、福利差、而且工作时间也不人性化。美国沃尔玛商店里的售货员和收银员的士气非常低,对公司完全没有什么认同感。结果沃尔玛店员的离职率很高,大都是实在没办法了才进沃尔玛,干一阵儿没意思就不想干了。我在美国生活这十多年来,一直听到全社会指责沃尔玛。

然而,沃尔玛的销售利润率在各大零售商中却是最高的。好事多(Costco)和塔吉特(Target)的员工待遇都比沃尔玛好很多,可是如果你是资本家,你可能更想当沃尔玛的股东。

低工资和低士气,显然并没有影响沃尔玛取得高利润,而且沃尔玛明摆着也不在乎。我以前曾经听说,沃尔玛在招聘员工的时候,会先让他做一套心理测试题,测试一下这个人的忠诚度如何,会不会轻易离职。而这套题的评分标准是,你表现出来越*没有*创造力,思想越*不*灵活,沃尔玛越愿意要你。

这个事实是只要各项制度健全,一个员工就算士气很低,他也不能给沃尔玛带来什么损失,他该干的活还是得干。沃尔玛是超市,商店并不需要他跟顾客有太多互动。工资就算低,他毕竟需要这份工资。

沃尔玛不需要快乐的聪明员工,它需要的是低工资的老实员工。

所以真实世界和一般人的情怀很不一样。现在一说团队建设都要提高士气,但现实是对像沃尔玛这样的公司来说,高士气既不是千金难买的东西,更不是千金不换的东西!

而且高工资还可能会有坏处。美国汽车制造业的效率之所以很低,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工资太高、给员工的福利太好。甚至有人说美国的那几个汽车厂现在已经不是制造汽车的公司了 —— 他们是福利公司,他们用卖汽车的方法给员工发福利。

***

我们讲这些并不是站在资本家的立场说话。我们是想知道为什么绝大多数公司给员工低工资,自己还能运行良好。我们想知道真实世界是怎么运行的。

一手创立了亚马逊的贝佐斯是个非常有理想有抱负有见识的人。他改变了现代商业,他促进了科技进步,他还弄了个搞载人航天的公司想要探索太空,他非常有社会责任感,但是他不是用情怀办公司。这就是为什么亚马逊创立这么多年,直到现在才想起来给底层员工加工资。

像乔布斯、马斯克这样干了大事的企业家,他们身边的人、他们公司的员工,也都不是那么喜欢他们。说的极端一点,就是他们办公司不是为了给员工谋幸福。

有些人梦想的挣钱方式是开一家咖啡馆,因为他喜欢咖啡馆的氛围……另一些人开咖啡馆则真的赚到钱 —— 他们通常不是同一类人。所以你到底是想把生意做好,还是你只是喜欢被人喜欢的感觉?

那为啥亚马逊现在又加薪了呢?以我之见,首先现在亚马逊不差钱,它的利润体现在商业模式和科技上,底层员工工资占总成本的比例很小,亚马逊的市值已经把贝佐斯送上了世界首富的位置。而更重要的原因则是世界首富这个位置不太好坐,社会会对你有一个期待,你得有非常好的抗压能力才能自己当着首富,还让自己的员工拿最低收入。

我以前有个同事,就因为沃尔玛对员工太差,单方面宣布自己从此抵制沃尔玛,我对这种个人的个性政策表示钦佩。我还觉得像桑德斯这样用社会压力逼企业家分享利润是个挺有意思的机制,可能以后会越来越厉害。

沃尔玛现在已经把最低工资提高到了每小时11美元 —— 正好是亚马逊以前的水平。开公司不能讲情怀,但我们买东西还是可以讲讲的,我推荐买亚马逊的东西。

参考文献

[1] Karen Weise, Amazon to Raise Minimum Wage to $15 for All U.S. Workers, New York Times, Oct. 2, 2018.

[2] Ray Fisman and Michael Luca, How Amazon’s Higher Wages Could Increase Productivit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Oct. 10, 2018.

[3] Katie Bach, Sarah Kalloch and Zeynep Ton, Higher Wages Aren’t Enough to Turn Mediocre Jobs into Good One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Oct. 29, 2018.

[4] Tim Harford, The Logic of Life: The Rational Economics of an Irrational World,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