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木香草堂 2019-01-13
初中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逆反心理问题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社会阅历的丰富,其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发展起来。自尊心、自主要求增强了,可是认识能力还比较薄弱,比较幼稚,这就形成了较强的独立意识与相对薄弱的认识能力之间的矛盾。此时孩子最容易逞强蛮干,逆反心理较强,具体分析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个体生理心理、性别与信仰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进入青春初期,由于生理特别是性机能的发育,他们开始趋向成熟,在心理上产生了脱离成年人的离心倾向,故意不听大人的话;自我倾向表现突出,尤其是男生,反抗逆反的心理比例更高于女生。有些孩子由于信仰、追求意识与愿望极为强烈,对家庭的过分束缚反感情绪浓厚。
        二是个性特征的因素。在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家庭较为普遍,这些家庭的“小公主”、“小皇帝”更是刻意追求自我的独立个性,追求与众不同。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更是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自负、独立、偏激,其行为与思想更不愿受人支配,受人约束,喜欢标新立异,这就更增强了逆反心理。
        三是家教观察的负作用。家长不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孩子逆反心理产生的重要根源之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渴望孩子成社会的栋梁之材,可谓家长们普遍愿望。然而孩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追求。当二者愿望相背离时,则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两代人之间的矛盾与心理隔阂,从而无形中加深了孩子的不满、疏远与抗争。
        四是家庭氛围的影响。中国家庭一般来说比较保守,两代人之间缺乏心理上的沟通与情感上的交流,即使有充沛的感情也不愿去表现,更是羞与启齿去表达,这无形中又加深了两代人之间本不可避免的代沟。更何况有时基于社会交往世俗礼仪等原因父母还会强迫孩子干一些本不愿意做的事情。
        五是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对学生自我管理和主动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以致出现师生隔阂,互为不满的困窘局面。特别是在升学率一杆旗的召唤下,为了考试分数,个别素质低下的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生每天都要做到晚上12时左右。这种以牺牲学生休息时间、摧残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换取零点几的分数来应对末尾淘汰制,学生象印刷机一样每天无奈地、重新抄写着自己熟悉的知识,负担重、压力大,先由不愿做作业,到后来的厌烦学习。学习好的,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学习差的不堪重负开始逃学,到校外寻找生存空间。
        六是学校周边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有的学校附近有游戏机、网吧数家,而且每天中午和下午生意火暴,这些游戏室的顾客差不多都是中小学生。有的学生玩游戏上了瘾,根本无心学习,成绩迅速下滑,许多学生甚至大清早路过也要玩一把。而在这方面的教育管理显得薄弱,教师只能以说教为主,学校管理也不能干涉商家营业,诸多因素无疑促成学生嗜“吧”成瘾。
        目前,在社会大力提倡做好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时,要使有逆反心理的孩子能健康成长,我们不妨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是创设和平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在中国现代家庭中虽然古老的“一言堂”作风已不复存在,但是某些传统思想仍残留在人们的头脑中。“家长就是家长,是一家之长,”似乎对孩子来讲具有至高无上的尊严,决定着孩子的未来。这无形中造成了家庭氛围的沉闷,在此环境中孩子很难有一个宽松的教育,更难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自由自在的成长。明智的家长就该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具有逆反心理的孩子感受到气氛的和谐,父(母)子关系的融洽,家庭的温暖,进而自觉的融入其中,逐渐淡化消除逆反心理。
        二是身教重于言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之师。孩子的生长过程同时也是在对父母的观察模仿学习中渡过的。在孩子的幼儿时期由于没有独立思维与判断能力,因而感觉到的都是父母美好的一面。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父母判断能力增强,他们不再局限与父母的口头语言。这就需要做父母的更要重视自己的行为,保持言行一致。即使是此时的“言”也要和彼时的“行”保持一致。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随形势的变化不一致时,也要向知情的孩子讲明道理,让他们理解自己的“言”与“行”,以面给孩子造成“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的印象,降低自己在孩子心中的份量。在无形中树立其为人的榜样。
        三是心理疏导,情感沟通。心理学认为,当一种情绪产生后必须通过一定方式发泄出来。心理疏导的关键就是与孩子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创设一种情景,让孩子自由的表达受压抑乃至反抗的情感原因,把不满情绪全部发泄出来,以达到上下两代人之间的心理沟通和内心平衡。
        四是态度宽容,注意效果。让学生明白我们大家都会犯错误。特别是学习差、爱上网吧的学生,应采取一种更宽容和善解人意的态度。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有了认识并表示愿意改正时,就不要抓住问题不放,不要新帐老帐一起算,不必声色俱厉,应把握分寸,心中充满对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即使是批评学生也应建立在全面了解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如对性格暴躁、性烈如火的学生,不宜操之过急,先让他情绪稳定下来后,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说服;对热情洋溢、性格爽朗的学生不必绕弯子,象朋友般畅所欲言;对个性敏感、自尊心强的学生,则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对偶尔犯错误的学生要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作适当的批评即可;对“软硬不吃、刀枪不入”的有严重行为过失的学生,将批评与关爱相结合,然后适度表扬启导,就有可能“点”石成金、培养成才。孟子曰:“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虽说教诲无涯,教无定法,但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灵活的采用恰当的方法,肯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由于我国历代思想文化的沿袭和生活习俗的影响,人们在情感表达上比较含蓄,上一代人不好意思将自己的真实情感在子女面前暴露。这无疑会造成子女的误解,认为父母对自己漠不关心或强加干涉,甚至想到用《未成年人保护法》来反对父母对自己的所谓“干涉”,这就需要父母、老师在感情沟通上更要主动,让孩子了解自己的酸甜苦辣。子女也只有认识到父母、老师也和自己有欢乐也有悲哀时,才能真正的长大,也才能真正走出逆反心理的困惑。

(转载)作者:甘肃省高台县城关初中高台

文章来源:网络

 初中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