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逯欣心:当老师时,孩子听我的;当妈妈时,孩子不听我的

 道德经学用 2019-01-13

我有一位同事,师范毕业就来到幼儿园,与我共事了18年。

工作中,她有两个特点,不抱怨、不居功!是一个爱学习、说的少、做得多,特别踏实能干的人。

 

有这样特点的人,是很容易脱颖而出的。她就是从最基础的岗位做起,一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教育专家和一级一类幼儿园园长。

 

不过,最近我们发现她有点烦躁,说话语速越来越快。

聊天中发现,原来是为了她儿子的学习。她天天和孩子讲道理,孩子却越来越逆反,这下让她很光火!

我实在是很同情现在的父母,哎,敢于辅导孩子作业的家长,真的都是最勇敢的人!

 

刚好,今天幼儿园里举办道德经学用读书会,分享第二章《有无相生》。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老师们探讨,其实很多东西都没有属性,是因为我们彼此的观点不同、角度不同,同一个东西才出现了不同的表象。

 

比如一把刀,握在邪恶之人手中,就是伤人利器;拿在侠者手中,就是替天行道、为百姓披荆斩棘的工具。

 

又比如一个老师,当我们在孩子面前时,我们说的每一句话自己都做到了。

像一日生活常规,老师自己做到了,孩子自然而然能做到;像不吃零食,老师不吃,孩子自然也不吃;像学习、游戏,孩子们干什么,所有老师也一起干什么,孩子自然就不做他想……

 

这就是老师在“行不言之教”——最好的教育,往往不需要说话;做到的磁场,比说什么都有用。

所以在幼儿园里,孩子的常规都非常良好,到了时间,该做什么自己就会去做什么。

 

孩子做好之后,老师会由衷的赞叹“你真棒!”孩子学到了新本领,老师会引导他继续探究下去,激发他的兴趣,让他自主学习,感受成就。

而没有一个老师会说:“你学会了,这是我的功劳;你做到了,这是我教得好……”

 

所以,这就是老师在“处无为之事”——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按照规律做了,做了还能放下,做了还能归功于孩子。

处无为之事的作用,就是让孩子觉得是自己强大,而不是他的老师或者爸爸妈妈强大!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是圣人做的事情,是天地的品格。谁能做到,谁在那一刻就是孩子心里的“神”!

 

所以,家长总是好奇:为什么孩子听老师的,而不听爸爸妈妈的?

知道这个道理,也就不足为怪了!

只要家长把要求孩子做的事情,自己一个不拉都做到了,那往往不用再说什么,孩子自己就能做的很好,甚至超越家长。

 

回到我的同事身上,她的角色定位是老师、是园长时,她往往不用说话,走进她的幼儿园里,那种秩序、那种和谐的氛围就能扑面而来。

因为,当她是老师、是园长时,她真的做到了“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但回到家里,面对顽皮的儿子,她的角色定位成了“妈妈”,开始喋喋不休的讲道理,希望孩子能按照她的想法去学习、去发展。

 

可孩子是小树苗,我们是土壤。土壤只有肥沃,小树苗才能汲取养分,扎根大地,对抗风雨。

若是土壤一天到晚觉得小树不好,自己又没有养分,那怎么能利益小树成长呢?

所以,想得到孩子的尊重和爱戴,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品质,必须要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我们建议这位同事,每天晚上和儿子一起聊聊天,反省一下自己,让儿子说说自己今天哪里做的不好?需要改进?

圣人才能做到一日三省吾身。

当我们把眼睛转过来关注自己时,不断地完善自己,就是在给孩子做一个好样子、提供一片沃土!

 

当老师时,孩子听我的;当妈妈时,孩子不听我的。

问题不在孩子身上,在我们自己身上。

 

只要我们亮化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品质,品质的魅力最吸引人!

我们就不用说什么了,孩子自然会自己往前走的。

教育,本来就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而是一个家庭共同的终生事业!

 

逯欣心

2019111日,第31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