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BIM在机电施工中的应用价值

 寒儒lyw 2019-01-13

不知不觉,这是第15篇有关BIM应用分享文章。目前为止,将是BIM应用基础的最后一篇,前面第一部分的10篇文章,主要就BIM的基本应用及土建专业主打应用价值及路径,后面第二部分的5篇文章,就扩展专业(幕墙、钢结构、装配式、装饰、机电)方面的价值进行分析。

机电安装专业一直是BIM应用的一大场景,其中涉及安装机电系统的设计优化、能耗分析、管网综合、运维监控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将给业主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所以将来安装机电BIM运用,将需要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共同参与开发利用。

1、 机电BIM应用流程:

机电深化设计建模(原建筑模型基础上进行)、碰撞检查(各专业间管网综合)、加工图、工艺方案模拟、施工过程模型维护/深化、竣工模型交付。注意:建模过程中,机电与建筑各专业项目基点、方向、标高、单位应一致。针对机电专业内部之间的管线综合排布,与各专业系统的合理排布与优化,应遵循设计、施工规范要求进行。

2、 机电深化设计BIM应用:

1、 流程:在施工图设计模型基础上,创建机电深化模型、经碰撞检查(软/硬碰撞)校审后,提取工程量清单,生成深化图(管线综合图),指导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2、 准备工作:BIM机电团队组建分工、收集建筑/结构/装饰等其他专业图纸(或BIM前置模型)、收集各机电水暖专业相关技术资料/规范文件、积极与设计沟通,把握设计意图、收集机电各专业设备设施资料,明确安装方式及安装/维修空间/接口方式,并分类整理、加强与精装专业协调,确定各区域中的吊顶标高/吊顶布置/安装方法、收集土建现状及预留预埋资料、制定BIM工作实施计划。

BIM在机电施工中的应用价值

3、 BIM辅助管线综合(价值点): 综合管线布置原则,需满足深化设计施工规范,合理利用空间(尽可能集中布置);满足施工和维护空间要求;满足装饰要求;保证结构安全。

两步走:第一步:配合土建预留预埋工作,进行机电管线与一次结构相关内容深化设计;第二步:配合精装修要求,进行机电末端深化设计,施工深化模型建立,施工进度模拟,平面布置模拟,重点施工方案模拟与优化;

应用点:管线综合应处理土建信息、剔除不需要的信息(轻量化处理),检查空间及管线布置是否满足相关要求,利用可视化优点进行管线协调/交底工作。重点注意:综合支吊架的设计,节省材料、制作工艺简单、能大批量工厂化生产为佳,简洁、美观,能承受各专业管线的静/动载荷,碰撞检查时注意查缺补漏,图纸审查留意软碰撞检查。

重点区域:

吊顶区优化无压管道的走向,合理设置检修口;

非吊顶区长距离输送管线的变形控制、净高控制;

设备机房:维修空间预留、设备运输路线规划、噪音控制;

管井:设备管线综合布置、支架设置、维修空间预留;

公共区域:建筑/结构标高差异、保温层厚度、管道坡度及间距、灯具/烟感/喷头/桥架/放线等操作空间,及运维阶段的维修方便;

BIM在机电施工中的应用价值

4、 各专业BIM协调:

土建预留预埋施工图,与综合深化图匹配,机电施工前的现场复核,误差应及时反映在BIM模型中,配合确定二次结构(反坎过梁等)和预留孔洞位置。根据整合幕墙、精装模型,调整机电末端管线,避免碰撞、减少返工、满足幕墙/精装对高度、形式及安装的综合布置要求。

机电内部专业协作,暖通专业、消防专业、电气专业及全专业机电模型综合应用,综合布置中应模型轻量化,省略直径小于50的管线(但应在专业模型中补充)。根据实际设备采购参数,进行专业管线相应位置与接口定位调整,补充完善各专业模型中的设备材料信息(如:用电负荷、设备参数、外形尺寸、安装方式等)。完善补充各专业图毛细管路、末端/器具/阀门等,对尺寸定位必须准确。各专业模型是在审批后的综合图模型中进行拆分。

5、 模型维护:负责跟踪图纸变更、修改,保持BIM模型与二维深化图同步,对几何及非几何信息的定期更新、维护,通过协同管理平台,对BIM资料管理(设计模型、深化过程资料、深化成果、BIM族库资料、应用成果资料及各类相关工作沟通协调、纸质文件/档案归集)。

配合各专业人员需要,查询、整理、输出相应BIM模型成果及表格,指导现场施工验收、质检技术资料归档挂接。

BIM在机电施工中的应用价值

3、 机电施工工艺模拟BIM应用:

针对机电施工复杂、重要的工艺进行动画模拟,包括大型设备运输及复杂构件安装模型、重点难点施工方案及复杂节点施工工艺模拟等方面,可视化指导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4、 机电工业化加工BIM应用:

1、 工业化加工基本单元:

各类机电模块化产品(如:水泵、风管、法兰、阀门、支吊架等标准与非标件),基于材料采购计划,提取模型工程量,应考虑工厂加工能力进行分批生产。在构件生产和质量验收阶段形成进度信息,成本信息和质量追溯信息,为后续产品现场安装施工精度提高保障。模块准备。加工、检验入库一体化,通过数字化模块产品设计,建立模块产品BIM数据库,形成BIM标准系列化产品模型族库,体现核心竞争力。

2、 智能化方案:

对加工设备效率进行动态监控,通过传感器网络向上层传递信息,反馈整个生产过程;在流水线上,利用条码技术、RFID读取产品信息,实时显示加工状况,通过网络互通,实时过程进度反馈至工地智能化平台;通过物联网,对材料采购、加工、生产、运输、进场检验、转运堆放及吊装、交付等全过程的搭建智能化管理系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