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传统的过年食物

 元霄2017 2019-01-14
□ 朱兴弟(顺庆)

  自古以来,南充民间就有腊八节吃腊八饭、 大年初一和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吃腊八饭用来祭祀祖先与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吃汤圆寓意全家团团圆圆、事事如意。
  改革开放前,虽然物资匮乏,但每到腊月初八这天, 南充城里人都是要煮腊八饭吃。腊八饭由大米、糯米、豆类、花生、核桃、豆干、米豆腐、红萝卜、白萝卜和腊肉煮成,后面几种食材要切成颗粒状加入。当然,这些食材不一定能凑齐,于是粉条、海带,甚至蔬菜都可加入。然后放上猪油和盐巴,就成了营养丰富、味美可口的腊八饭。
  居民吃完腊八饭后, 就开始张罗过年了,年的味道飘然而至,而且越来越浓。那时,城里人都要提前准备过年的食物,除了必须排队购买政府定量供应的猪肉、菜油、糯米和食糖等年货外, 还得自己动手加工汤圆粉、红苕干,炒胡豆、炒豌豆等。汤圆粉是将糯米浸泡一天一夜后, 用家里的小石磨碾细,再用布袋吊干水分,然后摊开晾干成粉状待用。后来,下半城文明街的市福利院、上半城延安路的切面社有了钢磨, 有的居民就把用水漫泡后并晾干了的糯米拿去用钢磨碾细。由于磨汤圆粉的居民太多,往往得排上大半天的队。 而汤圆馅儿大多直接使用供应的红糖,因为那时很少有白糖,更没有其他附加物。等到条件稍好一点,就在糖里加上碎花生、芝麻和一点猪油,制成汤圆馅儿。
  红苕干是先把红苕蒸熟, 再切成条状晒干,然后用桐油制过的河砂炒熟;胡豆、豌豆、花生也是用河砂炒熟,吃起来又香又脆。这些小食品可是困难年代大人小孩的最爱。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市场上的食物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做腊八饭时加入的东西可随意挑选, 比如四十年前罕见的莲子、板栗、白果等干果都可加进腊八饭。当年溢香扑鼻的腊八稀饭, 只是一年一顿能饱口福的美味佳肴;现在的腊八饭,不仅是时令美食,也是食之可口的养生佳品。
  超市里各种口味的大小汤圆供人们选择、随时食用,城乡居民不用再费时费力地自己磨汤圆粉、晒汤圆粉、做汤圆馅儿、包汤圆了。现在人们吃的东西越来越丰富,犹如天天过年, 因而在腊月初八做腊八饭的居民越来越少, 以前只在大年初一早晨和元宵节吃汤圆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
  困难年代, 一年一顿的腊八饭和汤圆十分难得,因而不论是香喷喷的腊八饭,还是吊浆汤圆那种粘牙的特殊口感, 永远留在一代人的记忆深处,令人至今回味无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