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腹血糖7.4,餐后血糖5.8,吃了饭血糖反而低是为啥?

 天天听健康 2023-07-31 发布于山西

【专业医生天天和您说健康】

“我连续测了几天血糖,空腹血糖总在7.4mmol/L左右,餐后血糖有时比它还低,只有5.8mmol/L,这是怎么回事,这是糖尿病吗?”

这样的问题不少人都遇到过,大多数人认为吃了饭血糖应该比空腹或餐前血糖高,如果餐后血糖比没吃饭还低,是不是测错了或是有什么问题。事实上,这是有可能发生的,为什么呢?

血糖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进餐后吸收了食物中的葡萄糖,这是血糖最主要的来源;二是机体将身体当中贮存的糖原分解成葡萄糖或是将脂肪、蛋白质等转化成葡萄糖,常发生于血糖过低时,机体启动自我保护机制补充血糖的情况。

血糖是一种能量物质,机体组织细胞的生理活动都需要像汽车离不了汽油一样,依靠血糖来提供能量,当生理活动增强时,比如增强运动等都会增加对血糖的消耗。

在机体利用血糖的过程中,必须有胰岛素的参与才能完成,而胰岛素是由胰岛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胰岛细胞功能的正常与否,决定着胰岛素的分泌量以及分泌的时机。

了解了这些知识,再来看餐后血糖比空腹或餐前血糖低的情况,不外乎几个原因:

  • 首先,所吃的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较少,比如主食较少,其分解成的葡萄糖较少,血糖升高幅度较小。

  • 其次,饭后增强了活动量,比如餐后运动可以大量的增加对血糖的利用,结果就是大幅度地降低了血糖。

  • 第三,在糖尿病的早期,胰岛细胞功能受损常表现为空腹时处于休眠状态,受进餐血糖升高的刺激,其分泌功能迅速被激活,分泌出大量的胰岛素而增加对血糖的利用,血糖便会快速下降。

由此可见,餐后血糖低于空腹或是餐前血糖是完全可能的,并非测量有误。需要提醒的是:实际生活中,只针对从吃第一口饭算起2小时测得的血糖制定了正常与否的判定标准,因此测量餐后血糖是指测量餐后2小时的血糖。

至于糖尿病的诊断,空腹血糖与餐后2小时血糖都可以用于诊断,且两者是各自独立的,而非必须同时达到诊断标准,也就是说如果空腹血糖达到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即使餐后血糖比空腹血糖低,同样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我国目前采用的血糖分级标准如下:

  • 正常血糖:空腹血糖3.9-6.1mmol/L及餐后2小时血糖4.4-7.8mmol/L

  • 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6.1-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7.8-11.1mmol/L

  • 糖尿病: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11.1mmol/L

特别要注意上述标准中空腹血糖与餐后2小时血糖之间“及”与“或”的关系,注意不要忽略对餐后2小时血糖的测量,因大多数体检都是只测空腹血糖,从而有可能错过早期发现餐后血糖升高的机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