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解读《道德经》第50至52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的和要求:对字、词、句进行注释;对章节进行语译、领诵、朗读;引导学员进行学习、研究。原文解读把握义理、情理和条理,注重字词训诂、义理阐发。 教学重点:出生入死,顺其自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天下有始,为天下母。 第五十章 【原文】 出生入死①。生之徒②,十有三。死之徒③,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⑤,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④。盖闻善摄生者⑥,陆行不遇兕虎⑦,入军不被甲兵⑧。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⑨。 【注释】 ①出生:出为生。入死:入为死。 ②生之徒:寿终正寝的人。十有三:十分之三。 ③死之徒:死于非命的人。 ④生生:过度求生,人为延长生命。⑤动之于死地:自己走向死路。 ⑥摄生:养生。 ⑦兕(sì):犀牛。 ⑧被:遭受。甲兵:兵器。 ⑨无死地:没有伤害自然生命的领域。 【译文】 出生入死(从生到死), 道赋生命,能够完成归根复命的人十个人中有三个,身虽死元气抱一归根还道;能够安享天命到元气散尽的人十个人中有三个,身已死,元气也散尽了;还有一种人,天命未尽,然而元气已散,身体也死的人十个人中也有三个,这是什么原因呢?这都是因为他们自身后天德性的积累的不同造成的呀。 放弃求生的努力,就只好接受死亡。顺顺当当活下来的人占十分之三左右;早夭的人占十分之三左右;虽然活了下来,但常常受到死亡威胁的人,也占十分之三左右。他们为什么还能活下来呢?就是因为他们求生的愿望十分强烈。曾听说那些善于保护生命的人,在陆地行走时不会遇到兕虎,在战争中也不会受到兵器的伤害。兕角无从擅他,虎爪无从抓他,兵器无从伤他。什么道理呢,因为他不去找死。 【评析】 本章探讨人之生死问题,是老子生命观、养生观的集中体现。老子在这里揭示了人的养生之道,提醒人们不要为养生而害生。生命,父母精血聚合成为体就是‘命’,道赋真气于身体就是‘性’,性与命不可分离。‘性’与身体分离,身体死,然‘性’能‘抱一’回于归道,为生;‘性’散,身体死,为死。 人生在世,随自然无为而做,依附道性,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刻刻守中抱一,自然真气长聚,虽世间依存之体消失,但真气仍回归道中,就像树木冬季返命归根,春季能重获新生一样。人与物不符合道的弊病,造就了人与物生命的各不相同。天地生命尚不能久,何况人物?但人与物自身道德的修为,决定了人与物生命的长短。天命是在人物出生时已决定的。有些人出生时天命是很长的,然而由于这些人在世间的修为、举止、行为等方面违背了道德的基本规范,背离了大道,就是进入到了死地,于是这些人虽有天命,但还是死去了。 有的人,依附的元神具备一定程度的道德修养,所以这些人是不会受到伤害的,所以据我们经常听到有些人生命不会受到外界伤害的事情,他们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凶恶的犀牛和猛虎,在战争中也受不到武器的伤害。因为犀牛对他无处投角,老虎对他无处伸爪,武器对他无处刺击锋刃,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他没有进入会发生危险的范围。就像我们看到或听到的有些人高楼掉下无损伤,有些人酒后摔的很惨无大碍,有些人被车辆撞击、碾压也没事,这些事情很玄妙,民间讲就是有元神护体等,这是他们没有死地的原因。这些人之所以生命不能受到侵害,是因为他们的元神受到了各方面臂如今世之德、前世阴德、父母祖先阴德等等说不清的因缘在庇护着他们,使他们没有了死地。这就告诉我们:只要人能够依照天道行事,那么外患就不能侵入其身,他就不会走向死亡的领域。 【学习札记】 出生入死乃轮回,生生不息合道规。生老病死各有因,摄生养性神自归。 新陈代谢和为贵,骄奢淫逸易自毁。趋吉避害离死地,延年益寿莫妄为。
第五十一章 【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注释】 ①生:化生。畜:养育。之:指具体事物。 ②物:各种区别。形:显现。势:情势。 ③尊、贵:都指尊重、敬重之意。 ④莫之命而常自然:不加干涉,而让万物顺任自然。 ⑤长、育:在此都是抚养、抚育的意思。 ⑥亭、毒:在此都是安定的意思。 ⑦养:保养。覆:保护。 ⑧有:占有。 ⑨为:给予。恃:矜恃。 ⑩长:抚育。宰:宰治、主宰。 ⑾玄德:变幻莫测、最深远的德。 【译文】 道生之(大道规律创造了生命), 物形之(物种的差异形成了各自的特点), 道赋予了生命,德蓄养了生命,万物养育了生命的形体,自然界运动发展的趋势成就了生命。因此天地万物都遵从道的规律推崇德的能力。道所以被尊崇,德所以被珍贵,是因为没有道德就没有生命,而这一切尊道贵德的行为又都是万物自然行为的表现。所以说道生成天下万物,德蓄养天下万物,(道德)天地任万物发育生长,(适当的给予)四时节律的制约,使万物功成而又使万物复归生命起点。这种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养万物而不居功自傲,助成万物而不主宰的行为,就是深奥玄妙的‘德’。 讲“道”,说的是生;讲“德”,说的是容;讲“物”,说的是外形;讲“势”,说的是所成。因此万物没有不以道为尊而以德为贵的。道之为尊,德之为贵,并不是出于谁的封赠而一向是自己形成的。所以,道就是说生,德就是说容;容其生长,容其繁育,容其安分,容其凶恶,容其天年,容其倾覆。生养万物却不占有它们,做了事情却不倚仗它们,统领万物却不主宰它们,这就是最基本的德。 【评析】 本章阐述道和德,道德为万物之本。教人尊道贵德,体道虚怀,积德修真。老子在这一章中主要说明大道生育了万物而不占有,缔造了万物而不依赖,成就了万物而不主宰,自然而然的最基本的、深远的德行。 道性有德,可谓天德,性命之主;天地正气在身体内的不断聚集,可谓后天人德,是维护性命(道)之能量。先天、后天的德性共同养育生命的长久。 ‘德’天下人皆推崇,皆以‘有德’以为荣,‘无德’而为恶名。就好像一个十恶不赦的人,也不愿别人说其‘无德’一样。德是生命的护体,德性具足同于道,性命常而久。德是道赋予人类的生活准则,它是天地间善行、正义、正气、正念的聚集,它是道的产物,它是天地间一团太和之气的显现,它是道‘朴’的一分子,维护着道的自然运动变化。天地万物生命循环、生生灭灭、给生命提供丰富的物质营养,自然规律四时变化让生命节节生长、成成亡亡。生命万物都尊道贵德。万物尊道贵德的行为,是万物对‘道’的感恩和‘德’的需求的自然举动,而不是因被主宰而被动接受的行为。蓄养生命的道路,就是‘积德’,德性具足方能从返大道光明;指出一条寻求‘德’的方向,就是“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养万物而不居功自傲,助成万物而不主宰的行为,是至高无上的‘德’。 【学习札记】 无位而尊道之尊,道生万物品类盛。无名之贵德之贵,德育万物大势成。 天地万物依道生,大道玄德凝为神。体道虚怀尚自然,尊道贵德诚修真。
第五十二章 【原文】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①。既得其母,以知其子②。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③。塞其兑,闭其门④,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⑤,终身不救。见小曰明⑥,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⑦。是为袭常⑧。 【注释】 ①“天下始”、“天下母”皆指“道”。 ②知:识别,显现。子:指万物。 ③没(mò)身:终身。 ④兑、门皆指人身上的孔窍,如耳、目、鼻、口等等。在此喻指向外追求的欲望。 ⑤济:增加、增益。 ⑥见小:知微、知几。⑦遗(wèi):加给。无遗身殃:不给自己增加祸患。 ⑧袭:合。袭常:承袭常道。 【译文】 天下有始(天下万事都有它们的初始), 道生天地万物,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母亲。既然道为天下万事万物的母亲,就知道天下万物都是道的儿女;既然知道天下万物都是道的儿女,儿女终要回归守候自己的母亲,这样就能虽身命消失但天命常在。塞住通达的感官,关闭认识的门户,终身就不会有劳苦愁烦;敞开通达的感官,极尽聪明能事,便终生不能得救。细微处见著大道微明才是智慧,能持守大道柔弱胜刚强才叫强壮。藉著大道的光亮复归大道光明之中,就不会再有任何的祸殃了,这就是是承袭永恒,得著永生的道理。 天下有个开端,这就是天下之母。了解了这个天下之母,再由此认识她所生出的万物;认识了万物,再回过头来坚持这个天下之母,就可以终身没有危险。遮住耳目,关闭门户,终身都不致劳碌。放开耳目,多所事务,终身都无法解脱。能看清细节叫“明”,能坚守雌柔叫“强”。在上面所讲原理的指导下,再回来认识各种细节,从而不给自己留下祸患,就是我们所说的遵守常性。 【评析】 本章阐述体道之理与法。掌握了绝对真理(既得其母)就能夠把握住相对真理(以知其子)。老子从生命的起源入手,说明如何养生,对天下终日为名利而奔竞的人们不无借鉴价值。 道生天地万物,道是天下万事万物的起源。道生天地,天地生万物,这就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基本理论。‘道’混沦无相,生天地而有万物,天下万物都是从无到有终归要返还到无。所以‘道’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本源,天下万物终归要归根复命归于’道‘。知道了天下万物终归要复归于’道‘,就要保持与’道‘不分离,就像儿女守护在母亲身边一样,尊重她,爱戴她,坚守身不离道的理念,这样就会与道长存,道赋予的真气就会永远抱一常在,身虽死,精神常在得永生。 世间的琐事,只会徒争烦恼;名与利的诱惑,只会扰乱平静的心田,世间的繁华,会打开欲念的大门。没有欲念,就没有烦恼。保持追求“道”母的心,杜绝外界的认知与诱惑,就会没有烦恼,没有烦恼的一生是幸福的一生;保持自身质朴的’道‘性,无事于心;心常安住在寂静中,内心清净自然如明镜是大智慧,大智慧的一生是快乐的一生。感观对世界的认知,知晓俗世的事理,就打开了欲望的大门;进入多事的烦恼,就扰乱了内心的宁静,如明镜蒙尘越积越厚。失去了‘道’赋予的自然大智慧,就失去了永久的快乐,甚至失去生命的永恒。人生在世,追求物欲名利,其过程有物欲刺激欢乐的一刻,也有被认为成功幸福的一生,这些短暂的欢乐,是建立在无数的痛苦之中的;成功幸福的一生,也只是人生旅途的短暂的一程。只有永恒的快乐,永生不灭才应该是人生最大的追求。 道与人如鱼与水,鱼不可片刻无水,人不可片刻离道。鱼在水间而不知有水,人在道间而不知有道。所以懂得‘道’无处不在,其小甚微的特性,是明智的人;固守‘道’其性柔弱的特性是真正的强人。大道以其光明向天地万物展露其真谛的存在。天地万物受‘道’光明的引导追寻‘道’、归附‘道’,在复归‘道’的大道上,是不会受到伤害的,因为这种行为顺应‘道’。 【学习札记】 万物原始依道生,大道如同慈母亲。溯根寻源知终始,道为本体德为用。 悟道无言亦感恩,收视返听守根本。见微守柔归其明,塞兑闭门勤修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