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味药,为何能够力压人参地黄,排名兵器谱第一?(上)

 松静空空 2019-01-16



   本  期  导  读    

本篇来自阅素灵老师的分享,《神农本草经》第一味药——菖蒲。




之所以从药开始,而不是像市面上一样,从中医理论开始,是不希望有一个房子的框去填砖,而是有材料有实证后自己悟出整个世界的真相。这样子开始虽然比较困难,而越往后会越容易,因为每一件事情都是参予了,实践了的。这才容易出现不落窠臼,道法自然的大医。


再一个不要欺骗自己,比如你尝了没尝,其实你自己很清楚。绝知此事要躬行。


中医是绝对可以自学成功的,既不需要上那些收费高昂的培训班,又不需要考中医学院,甚至也可以不用拜一个要求多的师父。



神农本草经第一味药:菖蒲。


《本经》所载为正品药用菖蒲,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


目前市面上有三种菖蒲在药用,石菖蒲,水菖蒲,节菖蒲,后两种与本经记载石菖蒲不可替代,实属赝品。


上图左边为石菖蒲活着的图形,所谓石菖蒲,就是生于石上,并非生于水中。中间图为水菖蒲,确实生于水中淤泥,并且高大。右图为节菖蒲,直接连科属都变成了毛艮科。


上图左为石菖蒲,根部死尸态;中间为水菖蒲;右边为节菖蒲。


后两种赝品菖蒲,一种尝之有异常腥恶气味,一种有毒,皆非正品菖蒲,不建议做为菖蒲使用。然而现今市面药铺大多进货全部是赝品水菖蒲。所以那些说尝到了异常腥气味道的同学,是真正尝了的,只不过尝到的乃伪品水菖蒲。 

    

这三者的区别,水菖蒲根最为肥壮,只有此根能切出直径超一厘米的饮片。并且此根颜色淡灰白,三角形鳞片少,见不到石菖蒲特有油性点。节菖蒲最为细小,掰断之后有白色断面点。


而真正的石菖蒲呈现特有三角标志,断面有一圈非常明显的油性内环,并且气味非常芳香清冽,石菖蒲的叶子香且苦不甚带少甜味。由于本经所记载为正品石菖蒲,所以后两种伪药我们不予讨论。




我学药的时候问师父,为什么菖蒲能够力压人参地黄等,而排名《本经》兵器谱第一?


因为它能开心孔,通九窍。首先要看看这个药哪个州出产最多,道地产地在哪里?生长在哪个环境下最优?其次要看看它活着的时候什么个造型。


在古人的时代,石菖蒲生于山间清泉石上,洁净芳香,叶如剑形,传说有神兽名曰风兽,行走如风,可活千岁,死后其脑落地化为石菖蒲,道人得知合药可延寿百年,身具大神通。


姑且不考虑传说,考虑其生长的环境与造型,至少我们第一判断可以为,这是一个可以祛湿的药。往往生活在潮湿地方的药都可以祛湿,这可以理解。再次它个剑形的叶子,但并不刚硬,而是绿油油一团。那我以古人的思维取象比类一下,往往这种造型易具有其象为风,有调畅气机的作用。


再看看它这个用药部位,一节一节的条根团在一起,很容易让人想起两个器官,一个肠,一个脑。如果只从条节上面来讲,还有点像经络穴位节点。所以至少仅仅从一个简单的非常粗糙的取象上来看,这药很有可能具有祛湿,入肠,入脑,通经络…好吧,还入气管的作用。


往往天生一物,其形必体现其所偏之气,所以这么个药只从形象上看就十分之有用。所以这个药左看右看,从形象上面大致我们会对它有一个推论和印象。当取象比类结束了之后,古人往往要尝一尝,在实践当中来实证推理。


正品的石菖蒲,芳香辛辣,辣多于苦一点,苦多于麻一点,最后还有点儿微甜。当年一起尝药的,有几位身体洁净,内视功能不错的人,服下此药后,见此药从任脉而下,取坎中一阳出,先降走足三阴而后升足三阳而上胸腹。又见其气,散于心包,开通心窍,且见一股青气入于紫府神台,祛浊醒神,十分之神异。


做为一普通人,我无此感受。但曾嚼吃并单味煎服过此药多次,就我个人感受而言,此药首先是一个强力祛浊辟秽药。无论是嚼,还是水煎剂,能作用于胃肠是一定的,其次它有良好的排痰祛湿作用,并且有确凿的醒脑畅神与镇静双向作用。这个药长得还像神经,在内服内观实验中也好,在临床实践中也好,发现它确实能作用于神经系统,这个作用是非常直接的,因此这个药同时是一味极良好的引经报使药。


菖蒲这个药,能排除经络中的浊痰,温胃醒胃达机效果良好。历来是道家秘传辟谷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朝历代都有记载道人单服一味菖蒲十几年,行走如飞,通神灵的例子。




端午节一般挂于门上的,现在水菖蒲为多。多种道书,本草书,对此药物具有高度评价。此药,确实是居家旅行,救人性命之必备物品。临床实践下来,这个药确实是单味极少数的,能真正直接作用在精神层次药。


二十几年前的时候我曾经嘲笑过靠含菖蒲药物读书的人痴心妄想,比如:古有:读书丸一方。后来知道是我错了,靠着嗑药真的可以增长聪明记忆,而且我再也不敢嘲笑那些炼外丹的人。多年的实践证明,甚至连性格也可以用药物来调整五脏的偏差而得到好转。


药物组成:石菖蒲1两,菟丝子(酒煮)1两,远志1两,地骨皮2两,生地黄1两,五味子1两,川芎1两。


处方来源:《准绳·类方》卷五。方剂主治:健忘。制备方法:上为末,薄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临卧白汤送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